寶寶的免疫力低下,很容易生病,家長們需要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避免寶寶生病,平時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也要給寶寶適當的時間鍛煉身體,才能更有效的增強寶寶抵抗力,那么怎么樣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怎樣讓寶寶健康成長?下面為大家介紹。
1、增強寶寶免疫力--讓寶寶運動和鍛煉
運動和鍛煉是增強寶寶免疫力的良好途徑,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論在什么季節,都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運動,增強體質。另外,活動身體可以加快寶寶體內循環,增強寶寶胃口,并有助于他們休息。
淋巴擁有很多抗感染細胞,而運動可以促進淋巴在寶寶體內的循環。
2、增強寶寶免疫力--讓寶寶休息和放松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體迅速恢復。尤其是在寶寶疲勞和疾病前后,休息和放松更是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建議:媽媽應幫助寶寶在活動和休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確保寶寶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時間,這包括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和其他休息時間(比如講故事時間)。
身體的恢復過程是在休息時進行的。相反,持續不斷的活動使你的寶寶緊張勞累,這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免疫系統。
3、增強寶寶免疫力--讓寶寶每天日光浴
我們都知道適當的自然光照可以保證寶寶的免疫系統正常工作。
每天帶你的寶寶到戶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這將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尤其是對新生的寶寶來說,在冬天里,保證每天日曬可以有效地防止佝僂病。如果裸露小屁股在陽光下,還可以很好地防止尿布疹的發生。
把皮膚暴露在自然光下有助于刺激寶寶身體內的T細胞,它們是寶寶體內對抗感染的關鍵“衛士”。
4、增強寶寶免疫力--讓寶寶注射疫苗
疫苗能使寶寶的體內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帶寶寶到所屬地段醫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種疫苗。
在此,要提醒媽媽的是,你應當為寶寶保留每次疫苗注射的記錄,以備寶寶進入幼兒園后,把記錄交由幼兒園保健醫生管理,作為寶寶在幼兒園期間進行統一疫苗注射時的備注。
1、蛋白質:足月兒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3克。
2、脂肪:每天總需要量為9~17克/100卡熱。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僅占34%。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花生四烯酸則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9種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頡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新生兒每天必須足夠地攝入這9種氨基酸。
4、熱能:足月兒生后第一周,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250~335千焦;生后第二周,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335~420千焦;生后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要420~500千焦。
5、糖: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約占一半。
6、礦物質、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鈉:食鹽就是氯化鈉,提供人體必需的鈉。媽媽喂奶期間不宜吃得太咸,但并不是一點也不需要鈉。乳母在月子中一點不吃鹽的做法是不對的,新生兒也需要鹽。
鉀:乳品中鉀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要。氯:氯隨鈉、鉀吸收。鈣、磷:母乳中的鈣,有50%~70%在新生兒腸道中被吸收;牛乳鈣的吸收率僅為20%。因此母乳喂養不易缺鈣,牛乳喂養容易缺鈣。磷的吸收比較好,不易缺乏。
鎂:鎂缺乏時影響鈣平衡。
鐵:母乳和牛乳中鐵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鐵不易吸收,因此牛乳喂養更容易缺乏鐵。
鋅:新生兒期很少缺鋅,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發鋅不能代表當時的血鋅情況。因此,不要以發鋅衡量當時的血鋅情況,發鋅低不能代表血鋅也低,應以血鋅為準。
7、維生素:健康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很少缺乏維生素,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準媽媽妊娠期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胎盤功能低下并早產,新生兒可能缺乏維生素D、C、E和葉酸。
維生素K: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兒自發出血癥或晚發性V-K缺乏出血癥。尤其是純母乳喂養兒,發生的概率比較大。因此,常規上給出生后的新生兒肌注V-K11.0毫克,是起預防作用的。早產兒腸道菌種成長較晚,肝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V-K缺乏,應每日補充維生素K1毫克,連續補充3次。
維生素D:雖然新生兒出生時儲存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由于不能夠在室外接受足夠的陽光,又不能經食物攝入,嬰兒期可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嬰兒手足搐搦癥和幼兒期佝僂病。應該從出生后半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國際單位。
維生素E:早產兒需要補充,每日30毫克。維生素A過量:在補充維生素D時,有的選用魚肝油制劑,即維生素AD劑。如果比例不合適,可發生維生素A過量,甚至中毒。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