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關于腎臟的誤區你知道多少?怎么做可以保腎養腎?[圖]

        關于腎臟的誤區你知道多少?怎么做可以保腎養腎?[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4:46 腎臟尿頻高血壓保健藥

        腎臟是人體排毒過濾毒素的器官之一,對人體健康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愛護我們的腎臟,不應該不顧自己的腎臟的健康好壞而誤信那些謠傳的養護腎臟的方法,那么關于腎臟的誤區你知道多少?怎么做可以保腎養腎?

        關于腎臟的誤區你知道多少?怎么做可以保腎養腎?(1)

        1、關于腎臟的誤區

        1、誤區一:身體不適才就診

        腎臟是人體的清潔工,負責每天清除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并維持正常血壓,避免貧血和骨病的發生。腎臟組織損傷超過三個月,伴或不伴有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臨床上即可診斷為慢性腎臟病。

        徐安平表示,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都是身體有了不適才想起到醫院就診,比如長時間小便泡沫多、像洗肉水樣微微發紅,晚上經常起來上廁所,早上起來眼皮或臉部水腫,常常不明原因腰背酸痛等征狀。當你的身體表現出明顯不適的時候,其實腎臟病已經非常嚴重了。

        對策:實際上,慢性腎臟病可通過簡單的常規方法進行檢測,如檢查尿常規、血肌酐、血尿素等而被發現。

        即使是輕度的蛋白尿或血尿,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追查到底,明確診斷,對癥用藥。因為不同的腎臟疾病,雖然早期均可表現為蛋白尿或血尿,但臨床預后、治療方法卻千差萬別、相差甚遠。例如,同樣表現為輕度蛋白尿伴血尿,既可以是新月體腎炎所致,也可以是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前者腎功能可能在短短數周內就喪失殆盡,而后者的腎功能可能在數十年后還保持穩定。

        早期發現和預防是最有效的防治慢性腎臟疾病進展的方法,廣大市民一定要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自己的腎臟功能,以免遭受腎臟病這一“隱形殺手”的毒害。

        2、誤區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慢性腎臟病在中國的發病率呈升高趨勢,除了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發病率居高不下之外,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缺血性腎臟病的發病率也迅速增加。徐安平表明,慢性腎臟病的一大特點是合并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但認知率很低。

        慢性腎臟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高血壓、糖尿病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慢性腎臟疾病又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生及高死亡的重要原因。

        對策:慢性腎病患者加強血糖、血壓監測和控制。約有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腎損傷,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規律復查腎功能非常重要。如果早期發現,糖尿病腎臟損害可以預防或者減輕,其中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此外,大部分人都很清楚,高血壓可以導致中風或者心血管事件,但是高血壓與腎損害的關系并不廣為人知。若高血壓與糖尿病、高脂血癥以及心血管事件疊加時其導致腎功能損害可能性更大。

        3、誤區三:不良的生活方式

        2012年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示,在普通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約11%,保守估計,我國有1億多慢性腎臟病患者。徐安平介紹,隨著腎臟病變日益年輕化,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又經常高蛋白、高熱量、高嘌呤、高脂肪飲食。同時吸煙、喝酒會給腎臟帶來很大負擔,尤其吸煙可減慢血流進入腎臟,因此可影響腎臟功能,吸煙還可增加腎癌的發生率。

        對策:廣大市民平時要注意葷素搭配、平衡膳食,戒煙限酒,健康飲食可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與慢性腎臟病密切相關的系統疾病。其中控制鈉鹽的攝入非常重要。還有適當的運動有助于幫助降低血壓水平,因此也就降低了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適當喝水也有助腎臟保健:目前經驗認為日飲水量1.5-2L是最佳飲水量。充足的飲水量可以幫助腎臟清除鈉、尿素以及毒素,從而減輕發展為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而過量的飲水則會加重腎臟負荷。然而適當的飲水量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性別、運動量、健康狀況等而不同。

        有慢性腎臟病病史的在此基礎上,更要注意優質蛋白、低鹽飲食。如存在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父母或家庭成員中患有腎臟病,因定期監測腎功能:以上因素均為慢性腎臟病重要的危險因素,如出現以上危險因素,需密切監測腎功能。

        4、誤區四:亂吃保健品、中藥

        徐安平教授表示,一般的保健品只起到保健作用,沒有治療作用。食補以純天然食品為佳,并且要長期服用,才能達到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效果。一般補腎的保健品(特別是中藥),成分復雜,有的甚至本身就對腎臟有損害。服用西藥也應注意,避免規律服用非處方藥物(OTC),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等,在腎臟相對健康的狀態下,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為緊急用藥沒有太大的危害,然而如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導致腎損害。

        對策:不能濫用“補藥”,給腎臟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點進補,切忌聽信虛假廣告、自行進補。臨床上因為濫用藥物帶來的腎臟損害屢見不鮮,有些藥物并無明確的“腎臟保護”作用,需要病友們仔細甄別,聽從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指導。

        2、保腎養腎方法

        1、方法一:呼吸心法

        功法動作: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寬,雙臂上舉伸直,在腦后交叉,此時小腹略向前傾,雙手盡量向上伸直后壓,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

        然后力量從腰椎發出,令兩臂以最大弧度從腦后向身體兩側壓下來,同時下蹲,兩手最后在兩膝間交叉,結束時意念集中在前腳掌5秒鐘。腳后跟不可離地。

        (在兩臂向兩側下壓時,胳膊不使一點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

        再站起時,前腳掌先用力,做為起動能量,緊接著將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兩腿不要用一點力量,向起站立。兩手一直交叉,從胸前-直上頭頂-到腦后。

        (站立過程中身體頭腳在后,小腹向前,身體呈弓形)。

        呼吸方法:身體下蹲的整個過程,呼氣。身體向上站起的整個過程,吸氣。在呼吸轉接時,略屏息兩秒鐘。(最好用腹式呼吸法)

        2、方法二:吃芝麻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這是一位“老神仙”親口傳的。老神仙其實是一位道士,年逾六旬,須發烏黑,精神抖擻,仙風道骨。

        他在深山里修行了40多年,淡泊名利,每日粗茶淡飯,自得其樂。道家養生是從養腎開始的。腎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養腎的佳品莫過于黑芝麻。

        芝麻有黑的,有黃的,還有白的,但與腎的本色相應的黑芝麻,才有更好的藥用價值和養生之功,黃芝麻和白芝麻都只能用來做一般的食品。

        3、方法三:引火歸源法

        點按涌泉即點按足心。每晚臨睡前,用溫水將腳洗凈,盤膝坐于床上,一手握住腳趾,另一手點足心,每次點下去的時候要隱隱的疼。

        涌泉是足少陰腎經穴位,摩擦此穴,可以補腎益精,通調氣血,腎氣充足,則體健壽延。

        最重要的能把平時節省下來的“錢”腎精存到銀行里。換句話說就是固腎。

        4、方法四:心腎相交法

        此法不僅強補腎精,通治一切耳病。

        心腎相交法一:鳴天鼓

        心腎相交法的第一種叫做鳴天鼓。我們的后腦勺就叫做天鼓。鳴天鼓要用到我們的聽聞穴和勞宮穴。

        具體鳴天鼓的做法是:

        先用我們的手掌心,即用勞宮穴貼住耳孔,把整個手搭在后腦勺上,將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往下一彈,產生一個彈擊的力量。

        就這樣使勁壓住聽聞穴,然后彈撥后腦殼,彈幾次再壓緊,然后突然放松,耳朵就會有一種特別清爽的感覺。經常這樣做對耳朵的保健作用很大。

        心腎相交法二:按摩聽聞穴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經的井穴,屬于心,耳朵、眼屬于腎。

        首先,掌心向后,然后用中指插進耳朵孔里去,塞進去以后,手指在里面轉180度,讓掌心向前,然后讓手指輕輕地在里邊蠕動。

        心腎相交法三:手心搓腳心補腎水

        我們的腳底板有一個腎經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們的手上是勞宮穴。我們可以平時沒事的時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腳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

        心腎相交法四:揉耳法

        把耳朵給蓋上,然后用掌根揉耳朵背。但要注意,不是揉耳背這個皮,而是隔著耳背揉耳朵眼。揉的時候腦子里要這樣想,好像隔著耳背已經揉到耳朵眼里面去了。

        5、方法五:提肛術

        處于安靜狀態下,全身放松,用順腹式呼吸法(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收縮),并在呼氣時稍用力收縮前陰和肛門,吸氣時放松,重復10次。

        6、方法六:上廁所時不可說話

        解手的時候處于一個吸氣、氣往里收的狀態,是不開泄的。咬牙,并且提起腳后跟,就等于補了腎氣。

        而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在廁所里一邊夾著手機大聲地說話,一邊大小便,這就是在損耗腎氣。這在傳統養生文化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對身體損害極大。

        7、方法七:叩齒法

        健壯牙齒的好方法就是多叩齒,早上300下,用上下兩排兩個牙齒撞擊就行了,就這么簡單。注意:撞擊的地方主要是后面的槽牙,不要讓前面的牙先叩。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