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大多數發生在女性身上,也有少部分男性會患有乳腺癌,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對女性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乳腺癌的發病率并不低,有人身邊有些女性很年輕都患有乳腺癌了,覺得乳腺癌趨于年輕化了,事實是否是這樣的呢?
3月6日,國內知名乳腺癌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大城市乳腺癌平均發病年齡依舊在45歲左右,較歐美發達國家年輕10歲左右,35歲以下乳腺癌人群占8%左右。
邵志敏同時表示,1990年代后,乳腺癌已居女性高發惡性腫瘤前列,這種趨勢延續至今,成為首位女性惡性腫瘤,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美國家都是如此。而隨著醫學的進步以及篩查方式的逐漸普及,乳腺癌在中國已經不是一項絕癥,早期乳腺癌可以獲得完全治愈,中期患者可以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可以說乳腺癌是繼甲狀腺腫瘤之外生存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這一治療水平也已經達到了歐美發達國家水平。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預防部主任鄭瑩教授建議,除了40歲以上女性需定期接受檢查,有乳腺癌家族史、“丁克”或未哺乳的高危人群需將篩查年齡提早到35歲,“現有研究已經明確指出,適時生育、母乳喂養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
乳腺癌已不是“絕癥”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報告稱,乳腺癌位居中國女性腫瘤發病首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預防部的8年(2008-2016年)隨訪數據顯示,該院乳腺外科8年間病患數增長了157%,年平均增長率為12.6%。
此前,著名歌手姚貝娜、臺灣女藝人阿桑等都因乳腺癌死亡,社會上流傳著“乳腺癌呈年輕化趨勢”的說法。對此,邵志敏予以駁斥,“中國大城市乳腺癌平均發病年齡依舊在45歲左右,較歐美發達國家年輕10歲左右,并未出現社會上一直甚囂塵上的乳腺癌呈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乳腺癌人群僅僅占8%左右。”
邵志敏表示,根據醫院預防部發布的乳腺癌患者8年生存率報告,乳腺外科住院治療患者平均年齡50.8歲,絕經前患病女性和絕經后患病女性比例分別為51.8%和48.5%。近些年,臨床上絕經后患者比例有所增加。
“這與歐美等國家有所差異,在國外,70%以上乳腺癌患者為絕經后患病,而在中國則分別占據一半。”邵志敏說。
據鄭瑩介紹,2008-2015年該院出院的乳腺癌0-III期患者20085例,5年無病生存率為85.5%。
“乳腺癌早已不是人們眼中的‘絕癥’,早期乳腺癌可以獲得完全治愈,中晚期患者也可以通過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全身治療手段,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可以說乳腺癌是繼甲狀腺腫瘤之外生存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邵志敏說。
從現有的統計數據來看,乳腺癌原位癌5年總生存率可以達到97.9%,只需手術無需后續的放化療,便能實現完全治愈。II期和III期患者5年平均生存率分別為75%和61%。“很明顯的是,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隨著腫瘤分期的上升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鄭瑩說。
40歲以上女性需定期檢查
不同的疾病譜也造成篩查方式、篩查準確率也有所區別。邵志敏表示,B超和鉬靶檢查是篩查乳腺癌的兩種方式,一般來說,鉬靶檢查針對絕經后的人群來說更為有效精確,他同時建議絕經前人群同時選用B超和鉬靶兩種檢查方式,以提高篩查的準確率。
這樣檢查是否會造成過度治療?
邵志敏表示,乳腺癌作為一種淺表器官的腫瘤,是可以通過自檢和篩查實現早發現的,醫療技術雖說大大提升乳腺癌治療效果,一般而言中晚期乳腺癌醫療技術只能提高30%的療效,復發風險可能較早期乳腺癌患者增加50%,所以早期診斷是極其重要的。
“從當前調查研究來看,篩查可以有效的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減少乳腺癌死亡風險30%,過度治療比起死亡率來說,篩查的意義更為重大,而40歲以上女性為當前乳腺癌高發人群,更應該定期篩查。”他說。
鄭瑩也表示,除了40歲以上女性需定期接受檢查,有乳腺癌家族史、“丁克”或未哺乳的高危人群需將篩查年齡提早到35歲,“現有研究已經明確指出,適時生育、母乳喂養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發病率)。”
至于乳腺癌自查這一方式,專家認為,這種自查方式并不具有科學性,但可以提高人們對乳腺癌這種高發疾病的關注度,為乳腺癌早發現提供可能,因此專家們并不反對這種自查的方式。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