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美容 > 護膚養顏 > 護膚你是怎么做的?護膚小常識一起來get[圖]

        護膚你是怎么做的?護膚小常識一起來get[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21:07 護膚肌膚皮膚

        護膚的方法如果不正確的話,那么就會對肌膚造成一定的傷害的,而且還會影響你的肌膚狀態的,誰也不想自己護膚沒有效果的。護膚是一件需要耐心,方法,堅持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那么,護膚你是怎么做的?下面,來看看文章介紹的護膚小常識,一起來get吧。

        護膚你是怎么做的?護膚小常識一起來get(1)

        1、護膚的小常識

        卸妝要徹底

        1、滴幾滴爽膚水在化妝棉面上

        2、用無名指按住化妝棉,輕輕按毛孔的逆方向擦拭,避開眼唇部位。

        3、別忘了頸部,要向上提。

        潔面要細心

        將潔面用品擠到手心,在臉上輕輕涂勻,然后用指尖作環狀輕輕按摩面部皮膚。要從內向外,由下向上,做最好選用無名指(千萬不要忘了臉部發際線和頸部)。然后,用溫水洗去潔面品(水溫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

        注意:洗臉過程不要超過30秒,時間過長就會吸走水分。

        爽膚水導入

        潔面后肌膚的毛孔會微微張開,這也是最好的補水時機哦。水狀的爽膚水能迅速滲透到表皮層,讓肌膚有“立竿見影”的補水效果。所以MM們洗臉后一定不要忘了拍上爽膚水給肌膚補水咯!

        強效保濕化妝水面膜

        準備一小瓶補水化妝水和一些干凈的面膜紙或卸妝棉,用化妝水浸透紙膜,濕潤的紙膜和臉部肌膚十分貼合,稍干時,用噴霧往臉上噴化妝水,敷15分鐘后,你會發現皮膚的干燥現象得到很大的緩解。

        保濕乳液進一步鎖水

        先將適量的保濕乳液(5角硬幣大小,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倒入掌心中,由臉部易干燥的臉頰或眼睛四周開始涂抹。沿肌肉走向輕輕抹開。

        干性膚質可以多涂一些,“T”型區要少抹一些,涂得太多或油性膚質者,可用面巾紙輕輕按壓,吸去多余的油脂。涂抹乳液既不是用手掌,也不是用指尖,而是要用指腹的力量,指腹的力量適中而且具有彈性,皮膚感覺最舒服。“鎖水功能”是保濕乳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這也是保濕乳液產品為什么最適合干性皮膚的秘密所在,還有在特別干燥的冬季和秋季都適量的用一些!不然會出現起皮的現象。

        提升保養品吸收率

        拍臉,是最簡單也是最經濟的保養。方式是擦完保養品后,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合并拍彈全臉,手法應輕盈快速,不要緩慢沉重,可有效幫助肌膚進行有氧運動,保養品的吸收會更快更有效。眼部四周則可在擦眼霜時,以無名指輕壓眼眶,可刺激眼周的穴道并增進血液循環。

        2、酵母粉美容事項

        1.酵母粉是不定時炸彈,敏感肌弱弱飄過

        既然大牌沒什么了不起,“賢惠派”一致認為相比動輒上千的護膚品來說,不如去市場上敗一些酵母粉來得直接。其實,護膚品的安心取決于它添加的酵母提取物性能穩定,安全溫和,配合其他成分,可以起到修復細胞的,增加細胞防御能力的效果。而直接從超市買回來的酵母粉,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為酵母是堿性的,敏感肌膚或者角質層過薄的皮膚使用時需要注意安全,以免給肌膚造成傷害。

        專家錦囊:

        酵母粉雖好,可不是每個人的肌膚都有繞行大牌占便宜的天分。無論你對皮膚多么自信,使用時都要謹記兩點:一是要做好過敏測試,二是要切記時間不宜過長,間隔不易過短。

        2.酵素熱不起,多吃發面也白搭

        人體內富含有大量的酵素(酶),因為人體的各項功能比如最簡單的消化吸收,糖類轉化為能量的過程等等都離不開酵素的參與。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體內酵素含量越高,人的皮膚狀態越好,身體也越健康。相反,則容易水腫肥胖,膚色暗沉、虛弱疲勞。既然如此,多吃發面就可以提高體內酵素水平嗎?其實不然,因為酵素是一種活性的蛋白質,在加熱的過程中酵素的活性會被破壞,若想通過食物來補充酵素就要多吃生食,比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等,但蔬果所含的酵素分子較大,身體不易吸收,需要吃很大的量,因此選擇口服產品效果更好。

        專家錦囊:

        酵素產品多添加活性酵素,一定要確保新鮮度,開封即飲,不要放置過久,宜空腹食用,避免餐后。沖酵素粉適宜溫水,熱水或涼水都不適合。服用酵素后會促進大腸蠕動,孕婦不宜。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