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怎么樣?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危害?[圖]

        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怎么樣?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危害?[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2-02 17:53 飲料膳食飲食

        碳水化合物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物質,在很多食物中含量都非常豐富,那么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怎么樣?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危害?碳水化合物不能多吃,否則也會對人體代謝造成很大的影響,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具體內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怎么樣?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危害?(1)

        1、導致肥胖

        碳水化合物中的精制白糖純度非常高,能達到99%以上,這就意味著其中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物質,只有大量能量。吃甜食多了,人就會因攝入能量太多而產生飽腹感,影響對其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食品的攝入。過量的糖還能自行轉化為脂肪,影響正常的食欲,妨礙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成分的攝入,導致人體肥胖。

        2、引起三高癥

        對于中年婦女來說更應該少吃碳水化合物(甜食),以免使血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引起高脂血癥、動脈硬化、肥胖癥、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疾病,從而危及健康。美國科研人員發現,50歲左右的婦女吃甜食過多,會導致膽結石。

        3、容易得乳腺癌

        碳水化合物(糖類)吃多了還可促發乳腺癌的好發概率。據研究,長期攝入高糖食物,能使血內胰島素含量經常處于高水平狀態,而早期乳腺癌細胞的生長,正需要大量的胰島素。被乳房大量吸收的胰島素,對乳腺癌細胞的生長繁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4、容易衰老

        碳水化合物(糖類)吃多了,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使人體環境適應能力差,頭發變黃變白。糖留在口腔內,細菌就會大量繁殖而形成一些有機酸和酶,直接破壞牙齒,使牙齒脫鈣、腐蝕,形成齲齒。因此中老年女性不宜多吃甜食。

        5、容易骨折

        吃多了碳水化合物(白糖),使體內的代謝需要消耗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經常吃糖會造成維生素缺乏、缺鈣、缺鉀等營養問題。日本營養學家認為,兒童吃碳水化合物(甜食)過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美國營養學家也指出,愛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較高。

        6、誘發慢性疾病

        盡管吃糖可能并不直接導致糖尿病,但長期大量食用甜食會使胰島素分泌過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紊亂,引起人體內環境失調,進而促進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癥、老年性白內障、齲齒、近視、佝僂病的發生。多吃甜食還會使人體血液趨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環,并減弱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

        7、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1、供給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供給人體能量的最主要、最經濟的來源。它在體內可迅速氧化、及時提供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可產生4千卡的能量。腦組織、心肌和骨骼肌的活動都需要靠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健美愛好者在進行增肌訓練時主要的能量就是靠糖的酵解來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補充不足,會造成訓練中疲勞乏力,訓練計劃不能完成,難以達到理想的增肌效果;

        2、節約蛋白質。

        大負荷訓練會耗盡肌肉的氨基酸和糖原儲備(后者是訓練時的主要能量來源)。隨著訓練的進行,機體不斷消耗肌肉的糖原儲備。如果糖原儲備過低,就會迫使機體改變能量來源——動員更多的蛋白質作為燃料。一部分蛋白質來自食物,而大多數來自肌肉,這勢必造成肌肉蛋白的分解,不利于肌肉體積的增長。因此,這就是碳水化合物作為健美訓練時的主要能量來源的另一個原因——為了節省蛋白質。有研究顯示補充碳水化合物能明顯降低血液中蛋白分解產物——尿素的濃度,從而達到節約蛋白質的作用;

        3、促進肌肉合成。

        我們知道肌肉的增長離不開體內良好的激素環境。而胰島素是人體三大促合成激素之一,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作用,從而促進肌肉增長。運動后體內較高而穩定的胰島素水平是保證肌肉增長的重要因素。而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最簡單而有效的手段就是合理補充碳水化合物了。

        4、提高肌酸效用。

        肌酸是許多健美愛好者普遍使用的一種營養補劑,能起到提高肌肉力量、促進肌肉增長的作用。而肌酸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糖的幫助。研究顯示,將肌酸與簡單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白糖等)一同補充,能夠使肌肉當中的肌酸含量提高約20%,大大提高肌酸的增肌效果。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