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測血壓要注意什么?測血壓的方法[圖]

        測血壓要注意什么?測血壓的方法[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2-02 18:57 血壓高血壓測血壓

        正常的血壓對于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一旦出現疾病血壓就會出現問題,特別是現在很多人都有高血壓,還有一部分人有低血壓,這兩類人經常要測血壓來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那測血壓要注意什么?測血壓的方法是怎樣的?

        測血壓要注意什么?測血壓的方法(1)

        1、測血壓要注意

        (1)測血壓應該是在身心安靜的狀態下,情緒激動或劇烈運動都容易血壓升高,沒有高血壓病的人也會升高。因此在情緒激動或大量活動之后不要立即測血壓,應該先休息一會兒,等情緒平定、脈搏平穩了再測。測血壓的時候不要說話,以盡量保持呼吸均勻。

        (2)測血壓的時候有一個帶粘扣帶的寬帶子,需要緊貼著胳膊或手腕上,但又不要包裹的太緊。太松了測不著,太緊了會壓迫血管,造成測量值比實際血壓偏高。

        (3)測血壓的時候應該兩個胳膊都測。大部分人雙側胳膊的血壓值是接近的,但有一少部分鎖骨下動脈狹窄的人,患有動脈狹窄的一側胳膊的血壓值可能偏低,只測這一邊無法察覺血壓的異常升高,可能延誤治療。自我感覺健康的人可以只測一側的血壓,有高血壓癥狀的人需要兩個胳膊都測。

        (4)就算把這些情況都注意到了,還是會有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影響血壓值,比如天氣、抽煙、洗澡、吃飯、憋尿等等。因此測血壓的時候應該測3次血壓的平均值,不要太在意單次測量結果的小波動。

        2、側血壓的方法

        (1)水銀柱血壓計

        水銀柱血壓計因操作較為麻煩,需俱備豐富經驗的醫護人員使用,但測量效果較好。主要是醫院醫生使用,普通家庭用戶使用較少。需要注意的是,測血壓前,受試者應至少坐位安靜休息5分鐘,30分鐘內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

        (2)動態血壓計

        目前一般使用動態血壓記錄儀測定一個人晝夜24小時內,每間隔一定時間內的血壓值。24小時、白天與夜間血壓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時段血壓的總體水平,是目前采用24小時動態血壓診斷高血壓的主要依據。這種無創血壓避免了單次測血壓之間的客觀差異和“白大衣現象”,它有助于篩選臨界及輕度高血壓,有助于評價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有助于探討靶器官損傷程度并估計預后等。

        (3)家庭電子血壓計

        操作比較簡單,但準確性無法得到驗證,。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聯盟歷次發布的《高血壓治療指南》慎重地明確這類自動測壓只能是對診所測量的“一種補充”,不能作為行醫真的的數據資料。一般適用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監測;白大衣高血壓識別;難治性高血壓的鑒別;評價長時血壓變異;輔助降壓療效評價;預測心血管風險及預后等。對于精神高度焦慮患者,不建議自測血壓。

        3、正確監測血壓

        (1)血壓計校正

        所有電子設備都存在設備穩定性的隱患,所以要定期進行維護檢測校正,以保證測得血壓值的準確性,才可對臨床用藥有指導作用。建議至少每6個月校正血壓計一次。

        (2)血壓測量的要求

        每個人的血壓都是動態變化的,而且血壓測得的高低有很多干擾因素,例如活動、熱飲、洗澡等都會使血壓值偏高,所以在測血壓時要盡可能避免一切干擾因素。因此,應選在安靜狀態下,情緒穩定時測量血壓,如有活動需先安靜休息30分鐘。

        (3)血壓測量的方法

        測量時卷袖、手掌向上、肘部伸直,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的置于上臂中部,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指為宜。如袖帶纏得太松,使得測得血壓偏高;反之,偏低。測量血壓時應將手臂測量位置與心臟同一水平,即坐位時測量肢體與身體角度應大于70°。平臥位時肢體與軀干處于同一水平。若肱動脈高于心臟水平,測得血壓值偏低;反之,偏高。

        (4)血壓的生理波動

        一般來說,血壓有晨低晚高的特點。不同體位測得血壓也有不同,立位>坐位>臥位。所以,長期臥床的患者由臥位改為立位時要預防血壓變化誘發跌倒危險。一般血壓右上肢>左上肢,差值10-20mmHg,下肢>上肢,差值20-40mmHg。而且,每個血壓計的精確度也有差異。所以,測量血壓時要做到“四定”,即每次測血壓在同一時間,同一側肢體,同一個姿勢(坐位或臥位),同一個血壓計,這樣才能讓所測得的血壓有可比性。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