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青春期 > 癌癥晚期女孩發文曝學校體罰,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多圖]

        癌癥晚期女孩發文曝學校體罰,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多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0-26 10:11 患癌女生舉報學校教官

        在青春期的時候,不少孩子表現出很叛逆的行為,家長們覺得自己管不了,有些會把孩子送到一些特殊一些的學校,那里有教官管制,希望孩子能被馴服,多聽話,但是有些體是不為人知的殘忍,近日有一患癌的女生在網上爆料,學校體罰他們,而且還有教官逼學生喝尿。

        癌癥晚期女孩發文曝學校體罰,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1)

        1、患癌女生舉報學校教官

        女孩趙某曾在豫章書院及南昌陽光學校就讀,被診斷出淋巴癌晚期后,她發微博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甚至有男生抽煙被抓后自殘,“發微博是不想讓那些學生家長再進去”。但自殘男生說和學校無關,是“因為過年想回家”。也有學生說校長在發現教官體罰學生后,“直接讓教官把衣服脫了,說這種打人的不配當教官”。校長張云輝表示:“這是個別教官的行為,我一點都不知情,我對這件事情負全部責任。”

        癌癥晚期女孩發文曝學校體罰,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2)

        2、如何糾正孩子任性

        第一,家長應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為界限,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讓孩子明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并鼓勵他堅持執行。不能總跟孩子說:“就今天這一次啦”、“下不為例啦”。

        對孩子超越行為界限的事,決不能遷就,否則,只會嬌慣孩子,助長孩子的任性毛病,以后難以改正。還須注意的是:父母必須一致。

        第二,在孩子任性時,父母要善于把孩子的興趣引開去,以轉移他的任性。例如,孩子進入超市,吵著要買糖果,看見氣球,又鬧著要氣球,此時,父母可設法讓孩子去觀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剛才哭喊著要的糖果、氣球。

        第三,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當孩子哭鬧時,父母可采取漫不經心的態度,讓孩子感到,他的哭鬧嚇唬不了誰,讓他漸漸安靜下來。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強,父母可適當給他一個“臺階”,幫他“收場”,然后再通過“擁抱——對視——談話”的方式進行教育。

        擁抱,可使孩子感受到,雖然他做了錯事,父母還是愛他的,使孩子對父母不產生抵觸情緒。

        對視,可讓孩子從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和對他任性的不喜歡。

        談話,要簡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今后該怎么做。

        癌癥晚期女孩發文曝學校體罰,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3)

        3、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并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并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并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表,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表時,這個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表現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后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表定理”。

        癌癥晚期女孩發文曝學校體罰,舉報教官逼學生喝尿(4)

        孩子不聽話,家長們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教育,以免加重孩子的叛逆心,僅僅是希望孩子被學校教育好,是不足夠的,而且進這些學校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可能受到迫害,家長們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對孩子多關心,正確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