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女性 > 女性低燒是什么原因?女性低燒的原因有哪些?[圖]

        女性低燒是什么原因?女性低燒的原因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2-18 13:39 女性低燒婦科

        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如果長期低燒,就要就醫檢查了,出現低燒有很多因素。女性出現低燒的情況和身體的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女性在月經期間或者妊娠期間會有低燒的情況發生,那么,女性出現低燒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女性低燒是什么原因?女性低燒的原因有哪些?(1)

        1、常見的低燒是什么原因

        發燒是一種癥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癥、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低燒。

        (1)生理性低熱

        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點,其基礎體溫要略高于男性,在月經來潮前、妊娠期、以及情緒激動是,體溫都可以出現相對增高,出現暫時性的低熱現象。這種低燒一般在37.2-37.4度之間,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

        (2)功能性低燒

        功能性低燒多見于18-25歲的女青年,低燒有其規律性,夏季較高,同時伴有食欲減退、頭暈乏力等癥狀,而冬季低燒略減,其他癥狀也相對減輕。

        其原因主要歸咎于女性青春期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失調,導致人體內的體溫調節中樞也發生功能性障礙,產熱和散熱功能發生變化,而引起功能性低燒。

        一般而言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C和B1,加強體育鍛煉,癥狀會有所改善。

        (3)乳房結核引起低燒

        有些女性的低燒是因為乳房結核引起的,患者多食25-40歲的中年已婚女性,體溫多在37.4-39.8度之間,常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較差,氣色也不好。其低燒時,兩腮不紅潤,白天倦怠夜間盜汗,日久就會變得消瘦和憔悴。

        如出現上述癥狀,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的乳房,觀察乳房是否對稱,觸摸又無硬結等,必要時可咨詢醫生。

        2、女性低燒怎么辦

        首先,如果發現自己患有低燒,就應該增加更多的休息時間,且多補充較好的營養,如果長時間緊張也可能導致低燒,所以平日應該放松心情。

        其次,如一直低燒,應該記錄號自己的體溫變化情況,了解在一天當中自己體溫的最高的時間點。

        第三,如持續低燒應盡快去醫院就醫,建議做一個全身檢查;盡量少參加聚會或者去人多的地方。

        第四,溫度在38℃以上,才應該考慮服用退燒藥,如果你處于低燒期,一定要注意不要濫用退燒藥,低燒患者隨便使用退燒藥可能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

        3、女性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一、借助睡眠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而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二、保持樂觀情緒樂觀的態度可以維持人體于一個最佳的狀態,尤其是在現今社會,人們面臨的壓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襲。

        三、限制飲酒每天飲低度白酒不要超過100毫升,黃酒不要超過250毫升,啤酒不要超過1瓶,因為酒精對人體的每一部分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膽固醇,也應該限制每天一杯,過量飲用會給血液與心臟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壞。

        四、參加運動專家進行的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后,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適合。

        五、補充維生素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專家指出,身體抵抗外來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擾素及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力都和維生素與礦物質有關。

        六、改善體內生態環境用微生態制劑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來已久。研究表明,以腸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廣譜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負責人體免疫的淋巴細胞分裂繁殖,同時還能調動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去“吃”掉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等在內的各種可致病的外來微生物,產生多種抗體,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對于健康人來說,不妨“食療”,多吃些乳酸菌飲料;而健康邊緣人群,可以用微生態制劑來調節體內微生態平衡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