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親身體驗過這樣的情境,就是和自己最親密的家人比較容易發脾氣,而對外人就算是生氣也有時候會憋著,這其實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家人永遠都能原諒自己,那么,為什么對家人容易生氣?關系越親密就越會發脾氣嗎?
一、人際互動狀態分類
心理學家總結了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的策略,總結出6種互動狀態:
1、嚴厲型家長狀態
當一個人處于這種互動狀態時,喜歡命令、糾正,超過合理范圍會變成批判、指責,有時甚至苛責,或者陷入偏執;常用的身體語言是皺眉、緊閉雙唇、搖頭、臉色嚴厲、嘆息;常用的口頭語言包括:“應該、必須、絕對不能、你不能、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了、如果我是你……”
2、呵護型家長狀態
當一個人處于這種互動狀態時,會變現出關懷、擔憂、關愛體諒、同情照顧、樂于助人等特性,超過合理范圍會變成在沒有要求下給予幫助,或者不合理地庇護;常用的身體語言是問長問短、拍拍肩;常用的口頭語言包括:“發生了什么?需要幫忙嗎?不用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3、率真型兒童狀態
當一個人處于這種互動狀態時,會顯得好奇、有創造力、自然率性、充滿活力的,喜歡直接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情感反應,超過合理范圍會變成缺乏責任心、自我中心、立即滿足需要;常用的身體語言是充滿活力、昂首挺胸、信心十足、跳動,喜歡使用的語言包括:“太棒了!我就喜歡這樣!我想……!我不想……!糟了!”
4、順從型兒童狀態
當一個人處于這種互動狀態時,表現得有禮貌和謙遜、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會調整自己適應他人和情景的需要,依照他人和情景的需要來決定自己怎么做,但如果超出合理范圍會變成退縮、壓抑自己的需要、漠不關心;常用的身體語言是拘謹、逢迎、沮喪、不堪重負;常用的語言包括:“是,好的、我猜想……、我不知道……、我總是遇到這種事。”
5、反叛型兒童狀態
當一個人處于這種互動狀態時,喜歡挑戰規則和制度的界限、與別人的期望背道而馳、給別人臉色看、自我保護、操縱他人;常用的身體語言是激動、打擾別人、生悶氣、吐舌頭,常用的語言是:“這不公平、為什么其他人都可以?”
6、成年人自我狀態
當一個處于這種互動狀態時,會表現得情緒穩定、有同理心,能夠客觀、理智、獨立思考、整合信息、估計可能性、作出邏輯推理;常用的身體語言:用心聽時臉部、眼睛不斷運動,表情率真;常用的語言是:“為什么、什么、何處、誰、如何、可能、未知、我的想法是……”
二、判斷你自己常用的互動模式是否有問題
這六種狀態每個人身上都兼而有之,而且遇到不同的人,會使用不同的狀態去應對。但大部分人都會有1-2種最常使用的狀態。比如我自己,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最常用的兩種模式是呵護型家長狀態和順從型兒童狀態。
其實一個人常用的模式不管是什么,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社交領域都會受到歡迎,也能建立起健康的親密關系。
比如你和閨蜜聊明星八卦、吃喝玩樂時,你們能聊得口沫橫飛幾個小時停不下來,你們倆都處在率真型兒童狀態,此時你的狀態必然是愉悅的;而當你和同行理性地探討問題,你一言我一語交流互動時,你能感受到思想的火花在碰撞,這時你倆都處于成年人自我狀態,你的狀態也是愉悅的;當你遇到問題請教上司,上司給你悉心指導,這時你處于率真型兒童的狀態,你的上司處于呵護型家長的狀態,你也會覺得很開心;當你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決斷的時候,請教前輩,前輩三言兩語給你指明了方向,你覺得很有幫助就遵照著做了,你處于順從型兒童的狀態,前輩處于嚴厲型家長的角色,這次互動依然是愉快的。
這些令人愉快的互動,都可以稱為健康的親密關系,健康的親密關系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利于身心健康。
但如果我們的人互動狀態超出合理范圍,就會帶來問題:
三、惡性循環的互動陷阱
當一個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無法把自己的六種互動模型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就無法與人建立起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從而陷入互動陷阱,營造出看起來親密的關系把彼此捆綁在一起,害人害己。無法建立起親密關系的人,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必然成為下面這個叫做卡普曼三角的某個角色的充當者:
關于這一點,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在他的《人間游戲——人際關系心理學》里剖析了很多經典的案例,有興趣啃大部頭的人可以去拜讀。我在這一節剖析三個比較常見的陷阱,便于大家理解:
1、陷阱一:“我都是為你好!”
這句話最容易從父母的口中說出:
“讓你學醫你就學醫,你怎么就不聽呢?我都是為你好!”
每次安排孩子干什么事不會好好說,而是:“你怎么沒一點眼色?地那么臟blabla……”“你怎么一天到晚只知道玩,還不滾去做作業!”
交代孩子代為轉告給長輩什么事,回來一定要細細盤問怎么說的,每句話該或不該這么說,最后陳詞總結:“你怎么這點事都辦不好?”
很多父母一生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和閱歷累積自己的心智,明明外部的世界和他們曾經經歷的環境已經變得完全不一樣了,他們那些適用于曾經的經驗早已過時,他卻還奉為圭臬想要強加給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愛的人,這是悲劇的源頭。
父母運用自己的嚴厲型父母狀態監督孩子學習、指導孩子做事,如果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能有效地指引孩子成長,并且讓孩子身心愉悅,從而和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親密關系。
但案例中分析的父母,因為不懂得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系,所以只好用超出合理范圍的嚴厲型家長的狀態與孩子相處,轉而成為卡普曼三角里的迫害者。他們一次次以“我都是為你好”的名義打壓孩子的“率真型兒童狀態”和“成年人自我狀態”——哪怕孩子的這些狀態在合理范圍內也慘遭荼毒。
此時,父母布下一個陷阱——我就是這么嚴厲,你看著辦吧。作為孩子,你到底往不往里面跳?以怎樣的姿勢跳?你的“率真型兒童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了,但如果你選擇以“過度的順從型兒童狀態”或者“過度的叛逆型兒童狀態”和父母相處,都會讓自己處在負面情緒中,身心會受到損害,長大以后很難自發地學會如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系。
而且,你不可能一直順從,當你被父母折磨得四處跟人抱怨他們怎么怎么控制你時,你又陷入了“受害者”的角色,這個陷阱二會詳細剖析;更進一步,如果你忍受不了父母的控制爆發了,和父母大吵一架或者大打出手,你又會陷入迫害者的角色,父母轉而成為四處向別人說自己養了不孝子的“受害者”。這樣一來,和父母的關系陷入卡普曼三角的陷阱難以逃離,必然以悲劇收場。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當父母的“嚴厲性家長狀態”過度時,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啟動“成年人自我狀態”,不要陪他們玩卡普曼三角的游戲——但孩子這么做可能會被父母打、或者切斷經濟來源,所以并不現實。所以要跳出卡普曼三角,只有靠父母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把自己的“嚴厲型家長狀態”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可是大部分不學無術的父母只會停留在經驗里,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察覺自己的問題。
但愿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以后有了孩子,能夠跳出延續自父母的卡普曼三角陷阱,讓自己成為孩子成長的守護者,而不是迫害者。
拓展一下,這個案例不僅是針對父母,對和領導相處、戀人相處同樣適用,當你的領導或者戀人沒能很好地控制“嚴厲型家長狀態”,對你非常苛刻或者各種挑剔時,你應該認真思考下自己怎么來破解難題,而不是一味地以“過度順從型兒童”或者“過度叛逆型兒童”的方式陪對方玩卡普曼三角游戲。
2:陷阱二:“是的……,可是……”
陷阱一講的是處在迫害者角色的人們因為無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系喜歡布設的陷阱,接下來講講通常以“受害者”角色出現的人喜歡布設的一個陷阱。
有個女人說:“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我回答她:“那就離婚呀!”
接著她又說:“可是我要是離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辦?如果真要離婚的話,我就沒有辦法照顧孩子了!”
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監護權,你可以用法律途徑解決!”
她說:“這樣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這樣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對我的公婆和親戚?”
這就是一個典型互動陷阱,女人在充當受害者的角色,她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別人給她建議和幫助,但是當別人真正給她建議時,她卻又一直找理由回絕。事實上,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別人的意見,因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向我求助,只是需要我來安撫她,像呵護型家長一樣給她同情和關心。總是有一些比較熱心幫助別人的人,會一再地掉入拯救者這種心理游戲中,并一再地上鉤。
但真正的問題在于,受害者想和我建立起親密關系,采用的“假意尋求幫助,實則尋求呵護”的方法是不對的,但如果我不能及時發現她布下的“陷阱”,就會呵護型父母狀態泛濫,不停地給她建議,在這樣不斷重復的交談里,我作為真正想要幫助別人的人會變得愈來愈沮喪、愈來愈挫折,甚至轉而去跟別人抱怨這個女人,這時我又轉變成喋喋不休的受害者,去禍害別的拯救者了;而那個尋求他人幫助的女人,到了最后他又會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時受創的經驗里,于是,被她深埋在心中那個“沒有人可以幫得了我”、“我總是求助無門”的聲音,又再次地被喚醒,變得更加自憐自艾。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這個心理游戲困住的受害者,可能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學會不斷用受害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關愛,這樣的人一直讓自己扮演受害者,以吸引喜歡拯救別人的人出現,但是那個企圖幫助你的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個被迫害的受害者,于是,在這游戲終止之前,兩個人都帶著很無奈、很沮喪的感覺,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饋都是十分負面的。
受害者還喜歡玩一個“都是你害的……”進階版游戲:“你看啦!你把我害成什么樣子!要不是前幾天你給我出的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會把自己搞得這么慘……”
當有人跟你說這話的時候,你一定是掉進另外一個互動“陷阱”里了,喜歡在互動中設置這種陷阱的人必須一個人承擔責任時,他的內心會有巨大的擔心和恐懼。所以他總是充當受害者,向拯救者求助,他會欣然接受對方給他的意見,而且他回去之后也會照著對方給他的建議去做,但是,當他失敗時,他就會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那個好心給他意見的人身上。
在他的人生里,他會縱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這個心理游戲,而到最后卻又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別人身上,只因為這樣子他可以不必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
在這個過程中,他消耗了拯救者想和他建立起親密關系的渴望,暫時得到了心靈的解脫,但長遠來看,只會讓自己離健康的親密關系越來越遠。
3、陷阱三:忍不住的出軌和戒不掉的酒癮
這個心理游戲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時,心中隱約知道別人不認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會讓身邊那些愛你、關心你的人失望、傷心,可是你仍然會忍不住偷偷地做。你以為自己一定可以把這件事情隱藏得很好,但是,因為你這個強盜或小偷并非專業,所以你總是會留下些蛛絲馬跡被身邊的人發現,甚至有的人會故意留下線索讓別人揭穿自己……當我們終于被身邊心愛的人逮到的時候,會縱容自己童年時的感覺再度浮現,并陷入強烈的自責、悔恨或是“我總是讓愛我的人受傷”的念頭中而無法自拔。很多人承諾戒煙、戒酒、忠于婚姻,卻一再打破承諾、自責不已。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經常在玩這個心理游戲,可以試著回想小時候父母是不是也這樣對待過你,他們是否時常對你說:“你看看!爸爸、媽媽這么愛你、這么關心你,可是你卻總是讓我們失望……”
當孩子很自然地表達出自己內在的需求卻遭到父母的禁止時,他會開始背著父母偷偷地去滿足自己的需求,而當他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卻被父母發現時,父母又讓他覺得他這樣的作為是很不對的,于是,當他長大以后,在人際關系或待人處事中就經常會出現“我總是讓愛我的人受傷”這樣的念頭。
凡是心理游戲最后通常會出現兩種極端不同的結局:一種是將全部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錯。”另外一種則是將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別人:“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錯。”而事實上,只有真實地面對自己,坦誠面對自己的需求,才是唯一能終止這個心理游戲的方法。
四、身陷卡普曼三角陷阱的人如何逃離?
“一個人之所以會和另外一個人吵架,是因為他們之間沒能成功建立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所以會通過吵架這種極端的方式證明彼此之間的聯系”,所以只有我們自己好了,世界才會好,當你學會如何與別人建立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才能避免不和諧的人際關系。
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被沒有能力把自己的人際互動狀態控制在合理范圍的父母、老師、朋友所禍害,學不會如何建立親密關系,然后又去禍害自己的孩子、學生、朋友,代代相傳。
可心理的問題,最難的一點其實只是“察覺”,當你發現自己有問題,并且看到這個問題的癥結在哪兒的時候,就看到了問題解決的希望。好好記住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六種互動狀態,去分析別人與自己交往的時候使用了哪種狀態,是否過度,如果過度了自己怎么見招拆招;對照自己平日里與人的交往屬于哪一種,是否過度,如果過度了想辦法去調整、糾偏,讓自己回歸合理范圍——從而避免陷入卡普曼互動陷阱三角,擁有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成就更好的人生。
1、傷心臟。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為期2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生氣會導致心梗(MI)或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危險增加4.74倍。另一項研究發現,與善于控制情緒的人相比,健康的愛發脾氣者罹患心臟病而死亡的幾率高出19%,愛生氣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更是增加24%。
2、傷肝臟。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氣會導致慢性丙肝病人病情加重。杜克大學的研究發現,愛生氣、充滿敵意和輕中度抑郁人群體內C反應蛋白(CRP)水平更高。《動脈硬化血栓血管生物學》雜志刊登以色列一項研究發現,CRP水平升高與肝炎和肝損傷關聯密切。
3、傷肺臟。美國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學院生理學專家貝妮塔·杰克遜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年齡越大,越容易生氣,肺功能也越差。生氣時情緒激動過度,呼吸急促,甚至出現過度換氣。結果造成肺泡持續擴張,得不到正常放松和休息,導致肺臟功能失常。專家表示,適當深呼吸,讓肺泡得到適當的放松,有益肺臟健康。
4、傷胃腸。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醫學教授馬克巴比亞斯基完成的研究發現,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胃腸血流量降低,蠕動減速,食欲不振,嚴重時還可引起胃潰瘍。
5、皮膚愈合慢。美國《大腦、行為和免疫》雜志刊登俄亥俄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脾氣暴躁的人,身體自我修復能力更差,傷口愈合也更慢。生氣會導致人體應激激素皮質醇的增加,皮質醇則會導致與人體組織修復密切相關的兩種免疫細胞減少,進而導致皮膚愈合速度大減。
6、致癌。生氣憋悶是導致癌癥的快捷方式。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博士完成的研究發現,生氣10分鐘耗費的體能相當于3000米賽跑。長期生氣導致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和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癌癥更容易發生。
7、猝死。《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刊登耶魯大學蕾切爾·蘭帕特博士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脾氣暴怒的男性不僅容易發生腦卒中,也容易發生猝死。研究發現,生氣會對心血管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怒發沖冠時,肌肉中血流量高出正常水平,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引發心肌缺血、心律不齊、大腦缺氧、氣短、甚至猝死。
8、折壽。研究發現,經常生氣的確會縮短壽命。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專家約翰·巴爾福特對118名參試大學生進行的25年跟蹤調查發現,對他人敵視程度高的參試者,50歲前死亡的比率高達近20%。相比之下,“敵視度”最低的參試者50歲前死亡幾率僅為5%。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