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保健藥品 > 常見的中藥零食有哪些呢?養生可以吃哪些中藥零食?[圖]

        常見的中藥零食有哪些呢?養生可以吃哪些中藥零食?[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2 11:02 中藥喝茶泡茶清熱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吃到一些藥物做成的零食,很多都是中藥做成的,因為很多食材其實是藥食同源的,如果我們身體出現一些不適,但是又不想吃藥的話,就可以吃些中藥零食。那么,常見的中藥零食有哪些?養生可以吃哪些中藥零食?

        常見的中藥零食有哪些呢?養生可以吃哪些中藥零食?(1)

        1、中藥零食

        (1)龜苓膏

        中藥成分:龜板、土茯苓、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

        食療作用: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

        怎么吃:對于經常口干心煩、面部痤瘡、習慣性便秘的陰虛之人,龜苓膏是非常適合的辦公、居家零食,因為它滋陰潤燥,可緩解陰虛癥狀。超市賣的盒裝龜苓膏,每盒大約有180-300克,每天吃一盒就足夠了,每周不要超過3盒。不過龜苓膏性質偏于寒涼,脾胃虛弱的人不能多吃。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孕婦不能吃,月經期也不宜多吃。

        (2)阿膠蜜棗

        中藥成分:大棗、阿膠。

        食療作用:補脾和胃、益氣安神、養血補血,滋陰潤燥。

        怎么吃:阿膠蜜棗越來越受女性朋友的喜愛,很多白領都喜歡在桌子里放一袋。其實,阿膠棗只是適合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食用,有助于改善面色黃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癥狀。常言道,一日三顆棗,青春永不老。但是阿膠棗不太好消化,每天不要多于10顆,另外,蜜棗滋膩不好消化,多吃還容易上火。

        (3)涼茶

        中藥成分: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

        食療作用:清熱除濕、滋陰去火。

        怎么吃:涼茶適合溫熱體質的人,如通常面紅目赤、急躁多語,經常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大便干結不通暢,喜歡喝冷水吃冷食。涼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拿來當水喝,過量喝涼茶會損耗人體的陽氣。每天喝200-400毫升,不宜再多。但是寒涼體質的人盡量不要喝涼茶。寒涼體質的人通常面色偏白、氣短懶言、容易疲勞、手腳冰涼、大便較稀。

        (4)茯苓餅

        中藥成分:茯苓。

        食療作用: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怎么吃:別小看茯苓餅,它可是很好的健脾食品,經常吃點茯苓餅,有助于提高食欲、幫助消化,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預防感冒、咳嗽。對于腎虛所致四肢水腫、小便不利,茯苓餅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現在市面上的茯苓餅里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往往較高,如果有時間,建議盡量在家用茯苓粉自制茯苓餅,方法是,用茯苓粉與糯米粉調成糊,微火攤烙成薄餅即可。

        2、龜苓膏功效

        1、美容養顏

        龜苓膏中含有豐富的活性多糖和氨基酸,能促進新城代謝,幫助清除體內毒素,對皮膚干燥長斑、衰老長皺紋,或者年青人的青春痘(粉刺)都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2、調節三高

        龜苓膏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等的特點,可以調節血脂和血糖,適合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食用。

        3、滋陰補腎

        龜苓膏的藥效主要來自龜板及土茯苓,龜板,又叫龜甲,性味甘、寒,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頭痛眩暈、盜汗遺精、手足震顫、腰膝酸軟、驚悸、失眠健忘、婦女崩漏及月經過多等。因此,多吃龜苓膏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4、清熱降火

        龜苓膏含有土茯苓、金銀花、蒲公英、菊花等多種藥材成分,能清熱降火,在吃過燒烤、火鍋等辛辣食物后,服用龜芩膏可以起到降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廣東地區悶熱潮濕,講究清熱解毒、除濕去熱,因此常吃龜苓膏。

        5、潤肺止咳

        龜苓膏性微寒,可以祛毒解熱、潤肺止咳,適合上火導致的咽喉干燥、干咳、口舌生瘡,或咽喉腫痛者食用。

        6、治療便秘

        龜苓膏味甘,性偏寒,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輔助治療上火導致的大便干結,幫助緩解便秘。

        7、止癢祛濕

        龜苓膏能清利濕熱,在潮濕、干燥的環境中,常服用龜芩膏,可起到去濕、止癢、去瘡毒的功效。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