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我們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以及節奏都非擦汗你趕快的原因,其實每天都是需要面臨著很多的挑戰,需要適應每一天的變化,疏于對健康的管理,體虛的人很多,而西洋參是非常不錯的滋補補品,那么,怎樣食用西洋參的效果最好?人參主要有哪些品種?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肺、腎經,具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之作用。不過一個藥物的療效與它的服用方式有關,而且服用時也需注意一些注意事項,否則可能會降低藥效,甚至危害人體健康。那么,如何使用西洋參?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
西洋參的服用方法有很多,例如:
1.煮服法:將西洋參切片,取3克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2.沖服法:將西洋參用小火拱干,研成細粉,每次取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開水沖入,加蓋后5分鐘,可分數次服用,以空腹飲用為佳。
3.蒸服法:將西洋參用小火烘干,研成細末,每次取5克,用1個雞蛋拌入,蒸熟后服用。
4.含化法:將西洋參放在砂鍋內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凈的小玻璃瓶內或小磁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后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咽下。
以上方法都能使西洋參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不過,服用西洋參也需注意:
1.不要飲茶:因茶葉中含有多量的鞣酸,會破壞西洋參中的有效成分,必須在服用西洋參2~3日后才能喝茶。
2.不要吃蘿卜。
3.警惕不良反應:有的人服西洋參后,會出現畏寒、體溫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瀉;也有的會發生痛經和經期延遲。還有的會發生過敏反應,上下肢呈現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癢異常,停藥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4.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
1、人參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溫,是“補氣之圣藥,活人之靈苗”。
野生者為“山參”,山參經曬干,稱“生曬山參”,無溫燥之性,大補元氣,為參中之上品,但資源少,價值昂貴。
栽培者為“園參”,園參經曬干或烘干,稱“生曬參”,其性較平和,不溫不燥,既可補氣,又可生津,適用于扶正祛邪,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園參蒸制后,干燥,稱“紅參”。紅參具有溫補的作用,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長于振奮陽氣,適用于急救回陽。
還有一種人參叫高麗參,出產于朝鮮半島,其參味較一般人參要濃,氣香濃郁。總的來說,人參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之功效。
2、黨參
秋冬進補要吃“參”
黨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為補氣養血之佳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
它適用于體質虛弱,氣血不足,以及病后產后體虛者,表現為脾胃氣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四肢乏力,食少便溏,肺氣不足,氣短,虛喘咳嗽,易于感冒等人群服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黨參列入人參條目之內。其實,從植物學分類來看,黨參屬桔梗科,人參屬五加科,黨參不同于人參。但從藥效來看,黨參功效與人參相似,故被稱為人參的“兄弟”。
黨參因其藥力平和,量多價廉,更適用于日常保健。正如《黨參新研究》所說:“人參為溫補峻烈之劑,用以峻補五臟陽氣之君藥,黨參為平補和緩之劑,用以滋養脾胃之要藥”。
3、沙參
沙參有補而不燥的特點。沙參屬補虛藥,味甘,善補五臟之陰,尤其擅長補益肺、胃之陰。中醫認為,沙參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
沙參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癥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干結等證。
在嶺南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煲“清補涼”湯,里面就含有沙參。
4、丹參
丹參是活血祛瘀的佳藥,藥用歷史悠久,與心腦血管關系密切,用丹參做成的制劑特別多,常見的有丹參滴丸、復方丹參片等。
《神農本草經》言其“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中醫認為,丹參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之功效。
丹參適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癓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瘀滯腹痛、瘡瘍腫毒及跌打損傷等癥。
在中醫界有一句名言:“一味丹參,氣死名醫”,將丹參推至崇高的地位。甚至認為一味丹參有四物(指四物湯,由熟地、當歸、自芍、川芎組成)之功。
《本草備要》曰:“丹參,調經脈,除煩熱,功兼四物”。《本草匯言》記載: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
5、西洋參
西洋參亦稱“花旗參”,原產于美國和加拿大,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我國開始引種,目前我國為第三大西洋參生產國。
中醫認為,西洋參味甘、微苦,性寒,歸肺、心、腎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本草備要》載:“西洋參苦甘涼,味厚氣薄,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西洋參對氣虛而陰津耗傷有熱者最適宜,主治陰虛發熱、咳嗽、咯血、虛火牙痛、口渴津少等癥。
6、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干燥根莖,又名孩兒參、童參、四葉參、四葉菜、米參等。
《本草從新》謂其:“大補元氣,雖其細如參條,短緊堅實,而有蘆紋,其細力不下人參”。中醫認為,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肺經,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癥。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