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咽喉炎能吃西瓜嗎?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治咽喉炎?[圖]

        咽喉炎能吃西瓜嗎?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治咽喉炎?[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7:35 咽喉炎西瓜防治

        得了咽喉炎就是喉嚨里有炎癥,喉嚨腫痛不舒服。嗓子啞嚴重了還會影響說話。咽喉炎的癥狀就是咽部有異物感,癢,灼熱,還可能有微微的疼痛。所以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及時的治療。那么咽喉炎能吃西瓜嗎?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治咽喉炎?

        咽喉炎能吃西瓜嗎?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治咽喉炎?(1)

        1、咽喉炎能吃西瓜嗎

        1、養生專家認為西瓜本身是寒涼性食物(小貼士:食物簡單分為寒性、涼性、溫性、熱性、平性五個屬性)寒涼性食物:在藥理上講屬于陰性,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多適用于熱性病癥。而部分慢性咽喉炎患者屬于陽虛,氣血虛或者痰濕體質(小貼士:人體簡單分為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血虛體質、痰濕體質、血瘀體質、氣郁體質等六個易患疾病的體質)。陽虛、氣血虛或者痰濕體質的人怕冷、消化不良或者虛胖等“寒”癥并且都禁忌寒涼性食物,因此西瓜的寒涼性恰恰助長了慢性咽喉炎患者體內中的“寒”癥。綜上所述慢性咽喉炎人群不可以吃西瓜等寒涼性食物。

        2、西瓜里面含糖很多,咽喉處的菌類會得到更多養份,使炎癥加強。輕度、咽炎,或有咽炎的跡象,則可以通過食用具有生津降火、潤肺止咳、防治咽喉腫痛作用的食物進行預防或者輔助治療,咽喉炎人群不可以吃西瓜。

        2、防治咽喉炎方法

        1、咽喉炎致使咽喉腫痛、嗓子燥癢、吞咽有異物感,可采取舌根運動法,能收到良好的療效。即:閉口、舌尖抵牙齒,正轉18次,反轉18次,然后將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堅持各做一次。

        2、飲食上應以涼性和平性食物為主,少食或不食大蒜、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誘發或加重黏膜充血,這對咽喉無異于火上加油。多吃一些具有清熱、生津作用的新鮮蔬菜水果,如梨、甘蔗、西瓜、蘿卜、絲瓜、無花果、荸薺、藕、冬瓜、香蕉、百合等。

        3、食紅棗、濃茶汁調蜂蜜治咽喉炎。用火把5枚紅棗的皮烤焦,沖入白糖水飲服;取適量茶葉用紗布包好,用滾熱開水泡成濃茶汁,再加入適量蜂蜜調勻,每隔30分鐘漱口一次,緩緩吞下,連用多次。這些方法對治療咽喉疼痛、咽喉炎有較好的效果。

        4、適度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人體免疫力的高低與咽喉炎的復發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患者應適當增加魚類、蝦、肉類、奶類等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在補充蛋白質時要注意少吃羊肉、狗肉等過于溫熱的食物,否則容易加重咽喉不適的癥狀。

        5、按摩法: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滴—4滴風油精,按摩(順時針方向)咽喉部位20次—30次。另外,若點壓左手無名指尖,可起到良好止痛、消炎效果。點壓方法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有節奏點壓左手無名指尖,堅持每日三次,飯前點壓。每次點壓10—15分鐘,一般3—4日可起到效果。

        咽喉炎是很好治療的疾病,關鍵是平時的預防和護理措施,特別是飲食這方面一定要做好,這樣才能防止疾病反復的出現,給患者造成比較大的傷害。

        6、洋參蒸梨

        洋參性涼,味甘,微苦。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用于咳喘、痰血、口燥咽干等癥。其主要成分三萜皂苷。有抗疲勞、抗腫瘤和抗病毒等作用。梨,性涼、平,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對咽喉有養護作用。洋參與梨同蒸食對于肺熱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癥有顯著的效果。

        7、蜜汁枇杷

        枇杷性涼,味甘,酸。具有潤肺、止咳下氣的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嘔逆等癥。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潤燥、止痛、解毒之功效。蜜汁枇杷能加強鎮咳、袪痰的作用,對肺燥干咳,痰多,嘔逆等癥狀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3、預防咽喉炎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多進行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2、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慢性咽炎急性發作。應注意天氣的冷暖變化,在流感易發季節,盡量少去公共場所,以免相互傳染。

        3、注意口腔和鼻腔衛生。咽位于口、鼻后下方,與口、鼻直接相連,口腔、鼻腔、鼻竇的慢可愛染常因病毒、細菌、膿液等波及咽部黏膜而導致咽炎,因此,平時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及時治療牙周疾病。

        4、注意飲食衛生,保證身體營養平衡。少吃過熱、過冷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如患了咽炎,應及時治療,不應認為是小病而忽視治療。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