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女性 > 女性體內雌激素低有什么癥狀?女性體內雌激素低該怎么辦?[圖]

        女性體內雌激素低有什么癥狀?女性體內雌激素低該怎么辦?[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8:10 雌激素低女性調理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體內是有兩種激素作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男女都有的,女性的體內激素雌性激素,男性的體內激素雄性激素,而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通常由卵巢和胎盤產生,如果女性體內雌性激素太低的話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就很大,比如雌性激素太低就會有骨質疏松和內分泌失調等癥狀的出現,那么女性體內雌激素低有什么癥狀?女性體內雌激素低該怎么辦?

        女性體內雌激素低有什么癥狀?女性體內雌激素低該怎么辦?(1)

        一、女性雌激素太低癥狀

        1、潮熱

        在無任何誘因下,熱感從胸部向面部和雙上肢迅速蔓延,有時伴有心慌、出汗。還有的病人以夜間潮熱為主,常常是半夜醒來,渾身大汗,潮熱和夜汗,發生的原因都是雌激素缺乏,導致血管收縮舒張運動處于無政府狀態。

        2、腰酸背痛

        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3、皮膚黯淡

        月經來之前的幾天和月經來潮時皮膚干燥、晦暗、缺乏光彩,細小的皺紋也變得更加明顯。這個期間身體里雌激素最少。

        4、精神、神經癥狀表現異常

        雌激素低時會有如焦慮、抑郁、煩躁、易怒、易哭、疲乏、皮膚蟻走感等,總覺得成群的螞蟻在皮膚上、頭發里爬來爬去很難受,經皮膚科檢查卻并無異常發現。

        5、骨質疏松

        女性在絕經期間,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大幅度降低,最容易出現“骨質疏松”。骨骼會變輕、變軟、變脆,容易骨折;身高縮短、駝背,出現腰酸背痛的癥狀。

        6、心悸

        更年期婦女說這種感覺簡直就像做賊心虛,很不是滋味兒。當外界有突然響動,有時動靜并不大,自己卻感到一陣心慌,心臟突突突地跳個不停,需要好大一段時間才能漸漸平靜下來。反復做心電圖檢查,做24小時心電圖,甚至平板運動試驗,結果常常正常,充其量發作時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

        7、性困擾

        欲望低下,女性私處干燥,外陰瘙癢,同房疼痛或者情緒總是不穩定,性格有很大的改變,易發脾氣,總處于煩躁狀態。

        二、如何調理雌激素低

        1、良好睡眠

        如果每天可以保證8小時良好睡眠,會對激素水平的正常有很大幫助,因為睡覺時機體會產生荷爾蒙,盡量保證在晚上十點前入睡,這是由于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機體處于最佳修復狀態。在枕頭旁放些熏衣草,就寢前1小時保持放松狀態。

        2、減輕壓力

        處于緊張狀態時,排卵功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如果不能正常排卵,在卵泡期就不能產生足夠的孕激素,沒有了孕激素,就不能使雌激素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雌激素的副作用就會產生。壓力也會使皮質醇水平增高,這會使其他的激素水平相應的失去平衡。哪些變化能使你更舒心:換工作,結束一段惡劣的關系,得到預定的經濟適用房,如果這是近期的目標,試著做做瑜伽,轉變態度。在壓力狀態下,你不能改變這個局面,只能控制自己的反應,此時,要盡量保持冷靜,因為你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3、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減少壓力,改善睡眠習慣,幫助減少過量的激素。機體一般有5種方法減少毒素:呼吸、出汗、月經、排尿、排便。健康的最大益處是,增加心臟的收縮、儲存功能以及血管彈性。每天至少散步30分鐘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合理飲水

        水幫助我們幫助機體有效排泄激素的代謝產物,每兩磅體重每天喝1盎司水(如果體重128磅,你應該喝64盎司水),盡量少飲用咖啡型飲料,咖啡因會刺激腎上腺產生更多的皮質醇,增加疲勞、擔憂和其他癥狀。報告顯示,經常飲用可樂、咖啡、茶的人比不飲用的人更易患經前期綜合癥。對于酒精,如果飲用過多,會降低肝臟降解雌激素的功能,導致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其用途減到最低。

        以上內容介紹了預示女性體內雌激素太低的癥狀,還介紹了應該如何調理雌性激素低的方法。生活中一般來說,女性雌性激素太低會出現在35歲以后,雌性激素太低在初期會造成一定的麻煩,長期如此對女性的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生活中女性朋友要懂得保護好自己,在生活中最好避免流產,這樣對雌性激素太低有一定的積極預防作用。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