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哪些平時常見的食物不能吃?生活中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圖]

        哪些平時常見的食物不能吃?生活中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9:14 食物織紋螺番茄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有些食物是我們常常會看到的,但是卻不一定能吃,估計很多人就會想問,那有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呢?畢竟飲食健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些常見的食物不能吃,我們一起來看看。

        哪些平時常見的食物不能吃?生活中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1)

        1、常見食物不能吃

        1.織紋螺

        早在2012年,衛生部就禁止銷售食用織紋螺。因為織紋螺含有高含量河鲀毒素,食用的話可能會引起頭暈、嘔吐,嚴重可致死亡。而且,沒有特效治療的解毒藥物。織紋螺個頭較小,形似圓錐體,大小與指甲蓋相仿,長度在1厘米~2厘米之間,寬度在0.5厘米~1厘米之間,若街坊吃類似的螺,請確認品種。

        織紋螺含高含量河鲀毒素引起頭暈

        2.未成熟的番茄

        很多女性都喜歡吃西紅柿,因為它酸甜可口,而且富有營養。然而,沒有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一種叫做龍葵素的毒性物質。吃了沒成熟的西紅柿之后口腔會有苦澀感,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流涎等癥狀。

        3.發芽的土豆

        馬鈴薯其致毒成分為龍葵素,又稱馬鈴薯毒素,每100克馬鈴薯含龍葵素僅5~10毫克;發芽馬鈴薯或未成熟、青紫皮的馬鈴薯含龍葵素增高數倍甚至數十倍。龍葵素遇醋酸易分解,高熱、煮透可解毒,可是發芽的馬鈴薯卻幾乎無解,而且龍葵素具有腐蝕性、溶血性,并對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產生麻痹作用。

        發芽的土豆含有龍葵素

        4.鮮木耳

        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卟啉類光感物質,當食用鮮木耳后,經過陽光照射,會誘發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膚瘙癢、疼痛、紅腫,出現鮮紅色丘疹和水皰,致咽喉水腫、流淚、流涕以及全身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皮膚組織壞死。所以鮮木耳是不宜食用的。

        而干木耳是經暴曬處理的成品,因為曝曬能夠讓鮮木耳中的大部分卟啉物質降低、分解,再用水浸泡,又可以使剩余的毒性物質全部溶解于水中。

        5.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病原體和寄生蟲,會傳播鼠肺線蟲,感染后會造成腦膜炎。

        6.黑斑紅薯

        當紅薯儲存在陰暗潮濕環境下,會出現黑斑,其中含有多種毒素,人吃后會引起中毒。當紅薯一旦發生黑斑、發硬、苦味、霉變,就千萬別再吃了。因為吃了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的出現氣喘、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7.發紅的甘蔗

        甘蔗發紅本身是因為霉變,如果存放甘蔗堆在通風不好情況也會發霉,同樣容易產生毒。霉菌產生節菱孢霉,節菱孢霉菌會產生一種劇毒物質,人誤食以后可導致中毒。

        白毒傘蘑菇中毒后治療起來非常困難

        8.白毒傘蘑菇

        “白毒傘”的致死率為90%以上,只需一兩就足以將一個成年人致死,而稍微大些的“白毒傘”就有2兩重,這種蘑菇多生長于廣東地帶。由于至今尚無針對它的解毒藥物,所以中毒后治療起來非常困難。

        9.腐爛的生姜

        腐爛的東西一般都有毒,生姜腐爛后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會誘發肝癌、食道癌等,俗話說的“爛姜不爛味”是不科學的。

        2、飲食健康養生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種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種營養物質。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堅持谷類為主是為了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人們應保持每天適量的谷類食物攝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250g~400g為宜。另外要注意粗細搭配,經常吃一些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稻米、小麥不要研磨得太精,以免所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流失。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新鮮蔬菜水果是人類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膳食重要特點之一。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薯類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類的攝入。

        三、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

        奶類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各年齡人群適當多飲奶有利于骨健康,建議每人每天平均飲奶300ml.飲奶量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低脂、脫脂奶。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應適當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g~50g大豆或相當量的豆制品。

        四、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均屬于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瘦畜肉鐵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魚類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且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蛋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各種營養成分比較齊全,是很經濟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目前我國部分城市居民食用動物性食物較多,尤其是食入的豬肉過多。應適當多吃魚、禽肉,減少豬肉攝入。相當一部分城市和多數農村居民平均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還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五、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膳食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

        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營養問題。為此,建議我國居民應養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即膳食不要太油膩,不要太咸,不要攝食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

        六、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運動消耗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而運動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下來,增加體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體重過低或消瘦。

        正常生理狀態下,食欲可以有效控制進食量,不過有些人食欲調節不敏感,滿足食欲的進食量常常超過實際需要。食不過量對他們意味著少吃幾口,不要每頓飯都吃到十成飽。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身體活動減少,目前我國大多數成年人體力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應改變久坐少動的不良生活方式,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堅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動。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及食量,進餐定時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應占30%~40%,晚餐應占30%~40%,可根據職業、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

        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進行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證其營養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適量。不暴飲暴食,不經常在外就餐,盡可能與家人共同進餐,并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來自零食的能量應計入全天能量攝入之中。

        八、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功能。體內水的來源有飲水、食物中含的水和體內代謝產生的水。

        水的排出主要通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其次是經肺呼出、經皮膚和隨糞便排出。進入體內的水和排出來的水基本相等,處于動態平衡。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飲水最好選擇白開水。飲料多種多樣,需要合理選擇,如乳飲料和純果汁飲料含有一定量的營養素和有益膳食成分,適量飲用可以作為膳食的補充。有些飲料添加了一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適合熱天戶外活動和運動后飲用。有些飲料只含糖和香精香料,營養價值不高。有些人尤其是兒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飲料代替喝水,是一種不健康的習慣,應當改正。

        九、飲酒應限量

        在節假日、喜慶和交際的場合,人們飲酒是一種習俗。高度酒含能量高,白酒基本上是純能量食物,不含其他營養素。

        無節制的飲酒,會使食欲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以致發生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危險;并可導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對個人健康和社會安定都是有害的,應該嚴禁酗酒。另外飲酒還會增加患某些癌癥的危險。若飲酒盡可能飲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適當的限量以下,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孕婦和兒童青少年應忌酒。

        十、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食物放置時間過長就會引起變質,可能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另外,食物中還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種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和有毒化學物等。吃新鮮衛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實現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正確采購食物是保證食物新鮮衛生的第一關。煙熏食品及有些加色食品可能含有苯并芘或亞硝酸鹽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食物合理儲藏可以保持新鮮,避免受到污染。高溫加熱能殺滅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延長保存時間;冷藏溫度常為4℃~8℃,只適于短期貯藏;而凍藏溫度低達-12℃~-23℃,可保持食物新鮮,適于長期貯藏。烹調加工過程是保證食物衛生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以及食物加工環境和用具的潔凈,避免食物烹調時的交叉污染。食物腌制要注意加足食鹽,避免高溫環境。有一些動物或植物性食物含有天然毒素,為了避免誤食中毒,一方面需要學會鑒別這些食物,另一方面應了解對不同食物去除毒素的具體方法。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