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青春期 > 男孩沒有遺精正常嗎?青春期男孩總是遺精正常嗎?[圖]

        男孩沒有遺精正常嗎?青春期男孩總是遺精正常嗎?[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1:57 男孩遺精青春期

        進入青春期的男孩身體會開始出現(xiàn)遺精的現(xiàn)象,遺精可以說是一種性反應,一般來說青春期的男孩在14歲左右就會出現(xiàn)遺精癥狀,有些男孩整個青春期都不會遺精,這也是正常的,男孩遺精的時間,次數都是不一樣的,只需調整心態(tài)就可以了。

        男孩沒有遺精正常嗎?青春期男孩總是遺精正常嗎?(1)

        1、男孩青春期性反應

        男性發(fā)育到一定的年齡,由于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成熟,在非性生活狀態(tài)下,從尿道射出精液的現(xiàn)象,成為遺精。青春期開始后,睪丸不斷地產生精子,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腺體不斷產生分泌物,當體內儲存到一定量時,就要排出來。因而,遺精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幾乎每個青春期的男子都會發(fā)生。

        我國男孩發(fā)生遺精大致在15歲左右,目前發(fā)生遺精最小的年齡為11歲,到17歲前后,95%的男子都發(fā)生過遺精,個別男孩始終不出現(xiàn)遺精,也不一定就是異常。已婚但分居兩地的牛郎,較長時間未能過性生活,有時也可能會發(fā)生遺精現(xiàn)象。遺精間隔的時間,每個人長短不一。

        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或不同條件下,其間隔的長短也不一樣,多數是每月遺精一、二次,也有短至三、四天一次的,只要不是過于頻繁,就是正常的。頻繁遺精可能出現(xiàn)腹部疼痛、精神不振、全身乏力、耳鳴口干等現(xiàn)象,這就應該及時去醫(yī)院檢查。

        有些未婚青年遺精過頻,主要是大腦對性的興奮過強,與頻繁的手淫有關;已婚者常常由于房事不節(jié)制所致。這都需要克服某些性的刺激,如過多的閱讀撩拔欲望的書畫、影視作品,男女間過于親昵等,也會發(fā)生遺精。局部物理刺激因素,也能促使遺精,如內褲過緊,被褥摩擦等。要盡量避免這些因素,以減少遺精次數。

        2、男孩頻繁遺精怎么辦

        1、家長要適當引導

        青春期的男孩子雖然性生理已成熟,但性心理并不成熟。這時男孩子往往為首次遺精而感到驚恐和疑慮,這時,就需要家長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在尊重他們生理發(fā)育的事實之時,也要注意向他們宣講科學的性知識,使他們能正視身體的這一重要變化。

        2、家長要教育孩子注意生理衛(wèi)生

        男孩子不宜穿過緊的褲子,因為睪丸對溫度極為敏感,經常穿緊身褲可使陰囊皮膚增厚,睪丸升高達腹股溝外環(huán)部位,從而導致睪丸溫度高于正常溫度,影響睪丸中精子的發(fā)育。此外,褲子過緊增加對丁丁頭的摩擦,容易引起性沖動。男孩還要注意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潔,經常翻轉包皮,清洗其中污垢,以防炎癥的發(fā)生。

        同時,也要注意指導他們培養(yǎng)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培養(yǎng)對生活的廣泛興趣和愛好,不要沉溺于色情夢幻和刺激,防止走上邪路。

        3、注意自己的睡眠狀態(tài)、睡姿及外力刺激

        睡覺時蓋被子不可裹挾太緊,特別不宜擠壓著外生殖器入眠。有的人喜歡穿兜得緊崩的三角內褲睡覺,甚至還錯誤地認為,兜緊生殖器靠外力強壓住,也許就可避免遺精,事實上,這反而更容易引發(fā)夢遺,因外力擠壓而刺激生殖器發(fā)生頻繁夢遺是常見的。正確的睡眠就應盡可將身體放寬松自然,睡姿多取側臥式,但不能將全身蜷縮一團。

        4、戒除“手淫”

        “手淫”乃是自己對自己外生殖器的頻頻刺激所造成。有的人因受外界性刺激的影響,常于夜寢時摩擦自己的外生殖器,有的是于夜寢前看描寫有關性挑逗之類的讀物后,大腦興奮而抑制不住自己要動手去玩弄自己的外生殖器,久之而成癮的。經常手淫者,不但易造成丁丁尿道感染,而且還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精力不足,工作、學習中“走神”而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必須戒除“手淫”!

        5、要加強思想上的自我調節(jié)和修養(yǎng)

        堅持參加健康的文娛、體育活動,也可在入睡前在床上或床下做些俯臥撐、仰臥起坐之類的鍛煉,借此調節(jié)大腦的注意力。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方法得當。不正常“遺精”是完全可以克制的。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