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懷孕后會特別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懷孕初期的時候女性的胎盤是不穩定的,胎盤是胎兒吸取營養的重要部位,而且胎盤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孕婦平時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都要注意,那胎盤會出現什么情況?一次搞懂孕期胎盤問題?
胎盤的基本功能是從母體傳遞養分與氧氣給胎兒,母體也會藉由胎盤替胎兒代謝掉部分體內的廢物,例如:二氧化碳等。胎盤與胎兒之間憑借著臍帶作連系,胎盤對于胎兒來說相當重要。
胎盤鈣化為胎盤的老化現象,通常發生于40周以后,多數孕婦在懷孕滿40周后都會逐漸胎盤鈣化。不過也有部分孕婦提早胎盤鈣化,對胎兒是否造成影響會依鈣化的程度而定。
假使胎盤鈣化(胎盤老化)的程度比較嚴重,會導致母體輸送給胎兒的氧氣與養分不夠,甚至會使胎兒生長遲滯;如果胎盤鈣化的程度不嚴重,則可能會繼續觀察。
胎盤鈣化的原因除了自然老化之外,少數人的胎盤鈣化也可能因為輕微出血導致胎盤有血塊瘀積,受損的部位即使能夠自行修復,不過也可能造成胎盤部分鈣化;另外也有一些提早胎盤鈣化的成因目前仍不明。
胎盤鈣化的程度在42周后會更為嚴重。根據統計顯示,42周后胎死腹中的機率由原來平均1%~2%的機率,上升至6%的機率。
因為胎盤鈣化會使母體輸送給胎兒的血流供應量、營養與氧氣皆減少,有胎兒窘迫等可能性,所以呼吁不要等到42周以后再自然產,時間到了還是應該催生,可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生產時機。
孕婦不會有任何不適癥狀,通常藉由照超音波可以判斷。胎盤鈣化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可能是胎兒的體重與前一次產檢相較之下沒有增加、羊水量或血流不夠、胎心音變慢,有些孕婦也可以感覺到胎動減少了。
胎盤鈣化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辦法能減緩鈣化的程度。由于胎兒的周數愈大,所需要的養分也更多。
因此一般建議40周以后都要做胎動測試,藉由觀察胎兒的心跳與子宮收縮的頻率,醫師會評估胎盤功能是否受到影響以及需不需要提前生產。
胎盤娩出的時間究竟要多久才算正常?胎盤太慢娩出會不會有危險?
每一位產婦產后胎盤娩出的時間不一定、不同胎次胎盤娩出的時間也不一定。胎兒娩出后,多數產婦的胎盤大約半小時以內就會娩出;
有些人則可能有植入性胎盤的問題,胎盤在產后半小時內不會自行娩出(往往到生產時胎盤拿不出來,才會發現是植入性胎盤,產檢時不一定能夠斷定為植入性胎盤)。
必要時醫師也會伸手進去剝離胎盤,假使真的拿不出來也不用強行取出(在胎盤「完全滯留」的情形下),可持續觀察,有些胎盤在產后1個月內會自動娩出。
生產時可分為4產程。第1產程為腹部疼痛直至子宮頸全開;第2產程為子宮頸全開至胎兒娩出;第3產程為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第4產程為胎盤娩出后的2小時。
這期間因為仍有風險(例如:子宮收縮不良、母胎凝血問題),所以不能輕忽。通常醫師會在胎盤娩出以后,檢查一下娩出的胎盤組織是否完整,倘若胎盤組織「部分滯留」,則可能會引起大出血。
顧名思義,植入性胎盤指的是胎盤異常緊密地附著于子宮肌肉層上、抑或嵌入子宮肌肉層中。
依嚴重程度又可分為「粘連性胎盤」(胎盤絨毛緊密地黏附于子宮內壁上)、「嵌入性胎盤」(胎盤絨毛細胞嵌入子宮肌肉層)、「穿透性胎盤」(胎盤絨毛細胞穿透子宮肌肉層),其中以粘連性胎盤比較常見。
危險因子包括:前一胎剖腹產、曾做過人工流產手術、曾做過子宮相關手術、子宮內膜較薄者,此外,植入性胎盤也經常與前置胎盤同時發生。
萬一植入性胎盤與子宮壁嵌合程度很嚴重,可能會使子宮內壁破裂,產后大出血的機率也會提升,醫師也會給予藥物來促進子宮收縮。除了產后大出血的可能性以外,植入性胎盤也可能引起血尿。
為了預防大出血或胎盤滯留體內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假使不打算再生下一胎,剖腹產時也可以考慮同時將子宮切除。假使確診為植入性胎盤,孕媽咪也不用太擔心,醫師也會密切觀察出血量并給予適當的治療,將風險降到最低。
可由出血的時間來觀察可能的胎盤問題
其實換一種角度,也可以藉由出血的時間來初步歸納常見的幾種問題:
1、懷孕20周以前:懷孕初期的出血大多與胎盤問題沒有直接的關聯性。懷孕初期的出血量通常也不會太多,常見的是咖啡色的分泌物。
有一點類似經血,可能是先兆性流產、子宮頸息肉、懷了空包彈等因素。如果有出血癥狀,應就醫檢查原因,并要多臥床休息。
2、懷孕滿20周以后:20周后出血的可能因素除了早產征兆以外,胎盤異常狀況的可能性比較高,另外比較少見的前置血管也會引起無痛性出血。
20周以后常見的出血原因主要為前置胎盤與胎盤早期剝離,這兩種胎盤問題皆會引起大量出血。
正常的胎盤位置應該附著在子宮腔頂端、前壁或后壁上,隨著懷孕周數增加,胎盤的位置也會朝向子宮頂部移動。簡單來說,假使胎盤覆蓋在子宮頸內口上,就稱為前置胎盤。
依據胎盤位置的不同,前置胎盤可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的位置在正下方,完全蓋到子宮頸內口)。
「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部分蓋到子宮頸內口,這也是最常見的前置胎盤種類)、「低位性胎盤」(胎盤并未蓋住子宮內口,不過位于子宮的下段,距離子宮頸內口相當近)。
前兩種「完全性前置胎盤」和「部分性前置胎盤」的胎盤位置皆不會改變;不過隨著子宮逐漸變大,「低位性胎盤」的胎盤位置則有可能改變,因此20周以后才比較能夠確診。
假使超過32周胎盤的位置仍然擋住子宮頸口,胎盤就比較不容易再向上移動,倘若仍想采自然產,可能會引起大出血,必須改采剖腹產。
當懷孕周數仍不足時、如果母胎狀況皆穩定,可以先安胎;萬一母胎狀況不穩定,則建議盡快采剖腹產,萬一有必要時也要考慮摘除子宮。
如果母胎狀況穩定,建議前置胎盤的孕婦最好在38周時提前剖腹產,比較能夠降低大出血的風險。
危險因子、影響與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藉由人宮受孕或曾做過人工流產手術、各種子宮手術的孕婦,比較容易有前置胎盤的問題,另外胎位不正、子宮結構異常或前一胎采腹產者,前置胎盤的可能性皆比其他人來得高一點。
至于影響的部分,前置胎盤除了大多要采剖腹產以外,也與植入性胎盤一樣有產后大出血的可能(因為子宮下半部的肌肉組織不如上半部收縮來得好,胎盤位于下半部較易失血),必要時也有拿掉子宮的可能性;
另外前置胎盤也可能因胎盤位置異常,導致子宮收縮時會拉扯到子宮頸,繼而引起產前出血。
其實前置胎盤與植入性胎盤等問題皆難以預防,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也相同,孕期不能有性行為,也要多休息、盡量別壓迫腹部、少彎腰、別提重物,并且要隨時注意胎動。
產檢時,醫師也不會替有前置胎盤問題的孕婦內診或做女性私處超音波。
1、孕婦應減少活動,臥床休息以左側臥位為宜,如有腹痛、出血等不適癥狀,立即就醫。
2、避免進行增加腹壓的活動,如用力排便、頻繁咳嗽、下蹲等,避免用手刺激腹部,變換體位時動作要輕緩。
3、保持外陰清潔,會女性私處墊衛生清潔墊,勤換內褲,預防感染。
4、飲食應營養豐富、全面多食含鐵較高食物,如棗、瘦肉、動物肝臟等預防貧血。長期臥床為避免便秘應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5、長期臥床者應適當肢體活動,家屬可協助給予下肢按摩,以預防肌肉萎縮,防止血栓形成。同時每日進行深呼吸練習,鍛煉肺部功能,預防肺炎的發生。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