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61歲的趙先生因腹脹、排便困難到醫院就診,本以為是消化不良,結果竟被診斷為結腸癌。
提到結腸癌,大家并不陌生。根據國家發布的最新癌癥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結腸癌屬于高發疾病,近幾年來結腸癌的發生率和致死率均保持上升趨勢,且患病病人呈年輕化趨勢。那什么是結腸癌?怎么預防結腸癌?
什么是結腸癌?
昆明東大肛腸醫院肛腸科黃主任介紹,結腸癌是好發于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臨床表現隨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類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結腸癌患者在臨床上可毫無癥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和病灶的不斷增大,可產生一系列典型癥狀。諸如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和黏液、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以及全身乏力、體重減輕和貧血等癥狀。結腸癌晚期還會發生腸梗阻,腫瘤轉移等情況,嚴重者還會引發全身器官衰竭,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怎樣預防結腸癌?
黃主任指出,結腸癌病因復雜,多與飲食、微量元素缺乏、遺傳、抽煙、年齡增長等因素有關。一般認為“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鹽、高糖,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是主要致病原因。因此,預防結腸癌應做到:
飲食控制,減少食用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此類物質在加熱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多環芳烴和雜環胺,結腸癌的產生與這兩種物質存在明顯關系,建議成年人每周攝入紅肉量不超過500克。
減少加工肉類制品攝入,如熏肉、臘肉、香腸等,這些經過處理的加工肉制品,加工過程中的高溫環境極易產生多環芳烴和雜環胺。
多食用粗糧,每日食用90克粗糧,可以降低結腸癌的發生風險,且粗糧可促進人體腸道的蠕動,防止便秘。
適當運動,肥胖人群患上結腸癌的風險較高,這是因為肥胖者體內胰島素水平較高,會對細胞凋亡產生抑制,且脂肪含量過高會增加炎癥反應,引發結腸癌。因此,要合理控制體重,降低脂肪含量,減輕胰島素的炎性因子水平,建議每周至少5天進行中強度運動,時間為2個半小時,且避免久坐。
怎樣及時發現結腸癌?
觀察排便。很多結腸癌患者的早期癥狀不典型,但會影響排便,在日常生活中需善于觀察排便狀況,觀察自身每天排便次數、大便是否成形、大便顏色等是否出現異常,有無便血等,若發現異常,則需及時就醫。
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據臨床統計,結腸鏡檢查對結腸癌的發現率高達80%,因此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可及時發現結腸癌變。
特別提示:這幾類高危人群需定期查結腸鏡
由于結腸癌的發病率在0~39歲處于較低水平,40歲以后開始快速升高,80歲年齡時達到高峰。因此黃主任建議,對于結腸癌高危人群來說應有意識的定期接受腸鏡檢查,以篩查結腸癌,這對于結腸癌的早發現、早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以下六類人群是結腸癌高危人群,應每年定期做腸鏡篩查:
1、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群;
2、有長期便血癥狀的患者;
3、直系親屬中有腸癌病史的人群;
4、長期有慢性腹瀉的患者;
5、大便異常且持續一段時間的患者;
6、曾患過腸息肉的患者,其腸道惡變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