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腸道問題最常見的一種表現,止瀉不等于治愈。”5月29日,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2024年世界腸道健康日特別策劃直播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消化內科專家樊代明表示,“可能腹瀉止住了,但腸道炎癥依然存在。如果忽視了,可能會隱藏腹瀉背后更關鍵的健康問題。”
2024年世界腸道健康日特別策劃直播節目現場。
腹瀉,中醫稱其為泄瀉,“泄”與“瀉”有何不同?國醫大師李佃貴介紹道,這兩個字代表著腹瀉的輕重緩急——“泄”即大便溏,排出較緩,癥狀較輕;“瀉”即大便稀薄,排出較快,癥狀較重,可能伴隨發熱、嘔吐等不適。
“腹瀉雖然是腸道表現,但涉及全身。所以腸炎需要中西醫整合治療,包括判別是局部問題還是全身性疾病引起。”樊代明表示,同時要注意日常加強身體健康狀態,從鍛煉、營養、心理等多個方面干預。
樊代明強調,腹瀉治療要有的放矢。對于飲食不潔、過敏、精神緊張等因素引起的急性腹瀉,可能不需要過多干預;而感染、全身性疾病等引起的慢性腹瀉,尤其是炎癥性腸病,即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患者往往難以自己判斷,只知道腹瀉要吃止瀉藥,殊不知可能是腸道有炎癥了,不僅要止瀉,更要消腸炎。
對于腹瀉的治療只能用消炎藥嗎?李佃貴解釋說:中醫治療腹瀉講求辨證論治,可以分為七個證型,急性腹瀉與濕濁、寒濕、濕熱、食積有關,慢性腹瀉則與脾虛、腎虛、肝郁乘脾有關。“中醫不是慢郎中,辨證準確,用藥準確,效果也是很快的。”
李佃貴表示,中醫治療腹瀉不一定要用止瀉的方法,比如對于舌苔黃膩、脈弦滑的濁毒內蘊人群,需要排出濕熱和濁毒,改善身體內環境,一味止瀉只會閉門留寇。
不少人選擇止瀉藥、消炎藥搭配著益生菌吃,樊代明提示,若腹瀉或服用藥物導致了菌群失調,吃一些益生菌,有助于回歸平衡,但長期吃下去,又會引發新的失衡。“腸道內有2~3斤的細菌,保持在一定的數量才能彼此平衡,所以說,沒有壞的細菌,只有壞的狀態,‘狀態’指的就是菌種之間的比例。”
李佃貴表示,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也與中醫講求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不謀而合。對此,康恩貝副總裁葉劍鋒介紹,中成藥在改善腸道微生態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可能與中成藥改變腸道微環境,有利于益生菌在腸道內繁殖有關。
夏季胃腸病高發,李佃貴提醒,氣候潮濕,細菌繁殖快,為“天之濁毒”;飲食容易變質,為“地之濁毒”;個人心理狀態不佳、飲食不節等,為“人之濁毒”,日常需要從這三方面著手預防胃腸疾病。注意手衛生,不吃隔夜食物,少吃辛辣、肥甘、煎炸熏烤的食物,多選擇新鮮蔬菜,充分休息,讓身體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提高正氣,自然可以抵御病邪。
此次直播節目最后,樊代明、李佃貴以及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魏瑋、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脾胃科主任紀太軍,發出了“529世界腸道健康日,健康始于腸道,腸健康才能常健康”的倡議。
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正常的膳食途徑已不能滿足對蛋白質量的需求,人們通過對含有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進行加工,提取出高純度的蛋白質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