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醫學認為,黃芪的性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的作用。黃芪可泡水,可泡酒,可熬湯,可熬粥,其中泡水是比較常見的做法,而且做法簡單,平時可當做茶飲用。那吃黃芪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快來一起了解看看吧!
本文目錄
1、吃黃芪的副作用是什么?
2、喝黃芪泡水注意什么?
3、黃芪可以長期泡水喝嗎?
4、黃芪哪些人不能吃?
5、黃芪能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嗎?
黃芪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一種補氣的中藥,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氣虛及中氣下陷,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常與白術等配伍使用,氣虛比較嚴重的配伍人參。
黃芪本身沒有毒性,一般情況下沒有什么毒副作用,但是中醫講究辨證用藥,有其證用其藥,如果沒有氣虛的癥候,口服后會引起上火等癥狀。
用黃芪泡水的時候,一開始不要喝太多,如果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之后再慢慢增加飲用的量,避免身體出現不適,如果服用后出現胸悶,有疼痛的感覺,就需要暫停飲用黃芪茶飲。
一般用黃芪泡水喝是因為身體比較虛弱,或者沒精神,但即便這樣也不能喝太多。如果飲用后乏力、氣喘或者多汗的癥狀的得到緩解,那樣證明并沒出現副作用,可以增加飲用的量。如果想要保險一點,可以先泡黨參喝,沒有問題了再改泡黃芪水喝,泡的時候可以加上枸杞、玫瑰花或者紅花等。
黃芪補氣有向上升的方向性,因此臉部容易長痘痘、容易臉紅,經常熬夜,口干舌燥、嘴巴破、容易口渴,或是氣血循環、消化不好,容易胸悶、肚子悶、肚子脹的人,都不建議自行食用黃芪,以免癥狀惡化。黃芪壯脾胃,對氣虛脾濕的人很適合,因為這些人虛胖,肌肉松軟。但是火氣大,身體干瘦結實的人就不適合了。感冒、經期都不適合用黃芪泡水喝,因黃芪固表,會留邪滯病。陰虛、濕熱、熱毒較重的人,不可吃黃芪,會助熱傷陰,使病情加重。
陰虛者使用黃芪,要加養陰藥,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者吃黃芪,要加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者服用黃芪,要加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敗醬草等等。黃芪泡水只適合「神疲乏力」講話講一講就要喘口氣的「氣虛型」體質者喝,而且一周只能喝2天至3天,不適合天天喝。
黃芪是一味中藥,藥物的使用一定是建立在適應癥的基礎上的。黃芪本身入肺經和脾經,是一種補氣的中藥,只有對于氣虛的患者才適合使用黃芪。不管是泡水、煎湯內服,還是其他的服用方式都是針對氣虛患者的。如果有口干舌燥、口舌生瘡、五心煩熱等情況,不適合使用黃芪。如果沒有確定是氣虛的問題,黃芪是不適合長期泡水喝的。黃芪雖然有補養的作用,但如果辨證錯誤的話,長期泡水喝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在臨床上建議患者不要自行長期用黃芪泡水喝。
1、陰虛有熱者。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等癥狀的人群不宜單獨服用黃芪。
2、濕熱內盛者。有頭重、干嘔、身熱不揚,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癥狀的人群不宜服用黃芪。
3、熱毒熾盛及陽證瘡瘍者。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等癥狀的人群不宜服用。
4、臨產孕婦。臨產孕婦不宜吃黃芪,黃芪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的功效,起到協同滋補的作用,可使胎兒骨肉發育長勢過快,容易引起過期妊娠,導致胎兒過大而造成難產。
黃芪可以和枸杞一起泡水喝。黃芪具有益衛固表、補氣升陽、利水退腫、脫毒生肌的功效,對于氣虛導致的各種癥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果有血虛血滯引起的關節麻木、關節疼痛以及半身不遂的情況,使用黃芪也可以起到治療的效果。枸杞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對于肝腎不足引起的視力減退、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癥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將黃芪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可以起到益氣固表、滋陰明目的作用。
總結:一般用20g的黃芪泡水即可,太多反而過了,先觀察身體的反應,再增加或減少黃芪的量。不想用黃芪泡水喝,也可以將黃芪當成湯料煲湯,或者熬粥,也能起到同樣的功效。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