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花卉養殖 > 杜鵑花爛根怎么辦 減除腐爛部位及時消毒上盆即可

        杜鵑花爛根怎么辦 減除腐爛部位及時消毒上盆即可

        大眾健康網 2022-09-28 23:35 杜鵑花爛根怎么辦常見病癥

        杜鵑花,又稱山石榴、映山紅、唐杜鵑,喜生長于酸性土壤中,它的分枝生長茂盛,葉片為卵圓性,葉面翠綠光滑,邊緣有細鋸齒,花朵顏色艷麗漂亮,花量較大,它的花期通常在4~6月。那杜鵑花爛根怎么辦呢?快來讓我們一起了解看看吧!

        本文目錄

        1、杜鵑花爛根了怎么辦?

        2、杜鵑花有哪些常見病?

        3、杜鵑花能長多高?

        杜鵑花爛根了怎么辦?

        1、輕微爛根。如果杜鵑花爛根的情況不是特別的養殖,那么我們可以用甲基硫菌靈、百菌清乳油或是惡毒靈粉來澆灌根部,甲基硫菌靈的使用方法為70%濃度的溶液稀釋1000倍澆灌,百菌清乳油是10%的濃度200倍澆灌,惡毒靈粉是70%1000倍到2000倍澆灌,澆灌的時候每隔7天為一個療程,澆灌兩到三次就會痊愈。

        2、嚴重爛根。

        脫盆:如果澆灌藥劑并沒有阻止杜鵑花繼續爛根,那么我們就需要修剪爛根了,首先我們要將杜鵑花從土壤中取出,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這樣可以讓土壤洗掉,注意不要弄傷根部。

        修剪: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個干凈的剪刀,消過毒的最好,然后將爛根的部位全部剪掉,不要有任何的殘留,否則杜鵑花很容易再次爛根,修剪完之后將根部泡在多菌靈或是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然后將根部傷口自然陰干。

        上盆:處理好傷口之后,我們就可以上盆了,在上盆之前,我們先將土壤澆透,然后將杜鵑放在土壤中,上盆之后我們要將杜鵑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養護,近期不要施肥,等到有新的葉片生長出來之后,就可以正常養護了。

        杜鵑花有哪些常見病?

        1、根腐病。杜鵑花患根膊病后,生長衰弱,葉片萎蔫,干枯,根系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田塊,嚴重的軟腐,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變黑。此病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下最易發生。

        防治方法:在翻盆前對培10土嚴格消毒,并保持土境硫松、濕潤、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積水。如果發現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治療時,可用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或2%的硫酸亞鐵淋洗病株,再用清水沖洗后重新上盆。用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加1000倍水制成溶液噴灑盆土,可以治好。

        2、褐斑病。褐斑病是杜鵑花一種主要病害。病害初發時,葉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逐漸發展成不規則狀大斑點,病斑上產生許多黑色或灰褐色小點,使受害葉片變黃、脫落,影響當年開花及來年花蕾的發育。這種病常發生于梅雨季節濕度大的時候。

        防治方法:平時要注意讓植株通風透光,不使濕度過大,并增施有機肥及氮磷鉀混合肥,增強植株抗侵染及生長能力。如果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集中燒毀。病害發生初期,噴灑0.5%波爾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劑,并加4%面粉增加粘附力。葉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治療。

        3、缺鐵黃化病。缺鐵黃化病常發生在土壤偏堿的地區,病情輕時,只出現植株遲綠現象;嚴重時,葉組織可全部變黃,葉片邊緣枯焦。發病時,以植株頂梢的葉片上表現最為明顯,一般皆由內部缺鐵所造成。

        防治方法:改變土壤中缺鐵性質,降低土壤堿度。增施有機肥改造粘質土壤。對缺鐵植株可直接噴灑O.2%一0.3%硫酸亞鐵液。也可在植株周圍土壤上用筷子戳幾個深15厘米左有的孔,用1:30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慢慢注入,將孔注滿,以增加土壤酸性、減少堿性。

        杜鵑花能長多高?

        正常來說杜鵑花是可以長到2~5米的,當然具體能長多高和我們的養護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和品種也有一定的關系,在養護杜鵑花的時候,如果不想要它長得太高,我們還要給杜鵑花適當的打頂修剪,這樣高度就能控制在一米以內,觀賞性就會更高。

        杜鵑花喜歡在半陰的環境中生長,而且還要給它適當的通風,特別是在天氣悶熱的時候,如果不通風容易出現徒長,而且這種植物也不耐寒,所以在冬季我們要做好保暖工作,最適合杜鵑花生長的溫度在20度左右,如果溫度過高過低都容易讓杜鵑花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土壤也有要求,一般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長會更好,如果把它放到堿性的土壤中,它容易出現枯萎。

        注意:生長旺季杜鵑花對水分需求量大,根系分布淺,不耐旱。發現土壤干時要及時澆水,讓土壤濕潤些。冬季低溫生長慢,適當控水。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