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健康養生 > 炒菜有哪些誤區?怎么炒菜能省油?[圖]

        炒菜有哪些誤區?怎么炒菜能省油?[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1 12:17 炒菜蔬菜

        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于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家都會有自己做飯炒菜的習慣,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炒菜比較有營養。其實自己炒菜是很容易陷入炒菜的誤區的,很多人炒菜的方法都是錯誤的,如果用錯誤的方式炒菜會導致營養的流失,所以大家在炒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炒菜有哪些誤區?怎么炒菜能省油?(1)

        1、炒菜有哪些誤區

        1、蔬菜先切后洗

        洗菜時,切開后的蔬菜與水的接觸面積會大大增加,易使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大量流失。正確的做法是先仔細清洗蔬菜,并盡量將水分控干后再切。需要提醒的是,切好的菜最好馬上烹調,放置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否則易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氧化。

        2、切完菜再用水焯

        蔬菜切太碎,容易流失原有的菜香,若再經過水焯,其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大量損失。所以,焯菜時應盡量讓蔬菜保持完整,用水量要多。此外,焯綠葉菜的時候,要加點鹽和油,不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壞葉綠素,還能保持蔬菜鮮亮的顏色。

        3、油冒煙了才放菜

        等到油鍋冒煙,這樣的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產生的致癌物不僅會增加癌癥風險。同時,蔬菜中的營養素也被破壞了。正確的做法是,在油尚未冒煙時,把食材下鍋。還有一種簡單的測試油溫的方法: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足夠熱,可以下鍋了。

        4、做菜先過油

        做地三鮮、干煸豆角等菜肴時,很多人喜歡先將食材在油里過一下,撈出來再炒,這樣做出來的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但這種烹調方法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破壞蔬菜本身的營養,同時還可能產生致癌物。建議大家少吃過油菜、煎炸菜,烹調蔬菜多用白灼、清炒、涼拌和清蒸等方式。

        5、炒素菜也加不少油

        無論是哪種油,脂肪含量都在98%以上。蔬菜的吸油性特別強,如果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葷菜沒區別,而且還會使菜的表面都被一層油脂包圍,其他的調味品也不易滲透到蔬菜的內部,影響了食物的味道,同時這樣做也不利于消化吸收。合理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過一湯匙,怕糊鍋可以用平底鍋炒菜,保證受熱均勻。

        6、炒菜放很多含鹽調料

        醬油中含鹽量為15%~20%,雞精中含鹽10%,豆瓣醬、蠔油也都含有不少鹽,如果用了這些調味品,就要減少用鹽的量,否則極易造成鈉超標。還有人喜歡炒菜放糖,然而甜味和咸味能互相抵消,易導致炒菜味道變淡,最終加入更多的鹽。

        正確做法是炒菜只放一點鹽或海鮮醬油,雞精味精也少用,可以多用蔥姜蒜或花椒等調味,這樣炒出的菜清淡可口,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

        2、怎么炒菜能省油

        1、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盤中,趁熱撒上少許白酒,稍涼后再撒上少許食鹽,放置幾天幾夜都酥脆如初。

        2、菜籽油有一股異味,可把油燒熱后投入適量生姜、蒜、蔥、丁香、陳皮同炸片刻,油即可變香。

        3、用菜油炸一次花生米就沒有怪味了,炒出的菜肴香味可口,并可做涼拌菜。

        4、炸完食物后的油留下一些殘渣并變得混濁,可將白蘿卜切成厚圓片,用筷子把蘿卜戳幾個洞,放入剩油中炸,殘渣會附著在蘿卜片上,取出清除殘渣,再反復放入鍋中炸,混濁的油可變清澈。

        5、當鍋內溫度達到最高時加入料酒,易使酒蒸發而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3、炒菜該注意什么

        1、首先,炒菜的油溫要掌握好。一般大家炒菜時,總會等到油冒煙時才下菜,其實,這有一定的誤區,油溫過高,容易造成食物的營養流失和損害,并且容易產生有害物質。所以,一般情況下,最好是看到油在翻滾時,稍微有青煙泛起,即可下菜炒食。所以,這一點,應引起大家注意。

        2、其次,綠葉菜類不宜反復炒食。綠葉菜類食物一般含有硝酸鹽含量較高,尤其是在儲存一段時間后,硝酸鹽含量急劇上升,如白菜、油菜、青菜等等,反復炒食不但無益反而對增加人體的致癌風險,所以,這點也很重要。

        3、再者,炒菜后油鍋要清潔后再次炒食。我們很多朋友或許見到過這種情況,在油鍋炒完一道菜后,緊接著就會加點油繼續炒食另外一道菜。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這樣會造成油渣致癌物質的積累,如丙烯酰胺。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時常提醒自己,避免這樣的錯誤習慣。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