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胃不好什么食物不能吃?胃不好的飲食有哪些禁忌?[圖]

        胃不好什么食物不能吃?胃不好的飲食有哪些禁忌?[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2 21:05 胃病養胃膳食

        腸胃不好的飲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飲食不當,會對健康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那么胃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胃不好的飲食禁忌有哪些?胃不好不能吃的食物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了解胃不好的飲食禁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吧。

        胃不好什么食物不能吃?胃不好的飲食有哪些禁忌?(1)

        1、胃不好的飲食禁忌

        1.油膩食物

        比如油炸食品,會增加發生泛酸和腸易激綜合癥的機會。因為高脂肪食物很難消化,人體就會自動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同樣,進食過量也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

        2.冷飲

        冷飲過量會讓胃內溫度過低,影響胃酸分泌和消化酶作用。因此,佐餐時最好喝些熱飲料,比如茶和熱檸檬水。而冷飲最好放在兩餐之間喝。

        3.巧克力

        巧克力含大量的可可堿,會讓食道括約肌放松,胃酸容易反流進食道。

        4.汽水和果汁

        這兩種飲料含有許多果糖。大概有30%的成年人不能很好地吸收果糖,從而導致胃腸不適。

        5.咖啡

        咖啡會刺激胃,使其分泌過多的胃酸,導致消化不良和泛酸。特別是有胃潰瘍和燒心癥狀的人要少喝咖啡。含咖啡因的飲料也要少喝。

        6.西蘭花

        西蘭花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特別多。這種纖維只有在大腸里才能被分解,并產生大量氣體。同時西蘭花還含有類似豆類中的產氣糖類。

        7.番茄

        番茄的酸性很高,可能刺激胃產生更多的胃酸。因此,吃太多番茄會導致泛酸、燒心等癥狀。用番茄做成的番茄醬也如此。

        8.乳制品

        有乳糖不耐的人,攝入乳制品后會引起胃部不適。可以選擇酸奶、硬奶酪,或含乳糖低的牛奶。

        9.薄荷

        薄荷會放松食道括約肌,增加泛酸的幾率。任何含薄荷的東西都要小心,比如薄荷茶、薄荷糖和薄荷口香糖。

        2、日常養胃的方法

        1、吃暖食

        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2、講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便后、飯前洗手;生吃瓜果要沖洗干凈,避免食物污染上致病菌;不吃變質、霉變食物等。

        3、勤保暖

        天氣轉涼,上班族一定不要貪涼,辦公室里要隨時備上外套,可以蓋住膝蓋和腹部,防止著涼。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胃病的人,更要多加注意。

        4、平心態

        小時候,心情郁悶時爸媽都不讓吃東西的,說這會對胃不好。現在才發現,父母懂得真多。專家指出,人的情緒和心態會影響到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因此要保持開朗、愉快心情,hold住胃部。

        5、多運動

        上班族可以抽空做一些輕運動,周末時可以到進行一些戶外運動,能調理壓抑的心情,釋放壓力。但是,一定不要飯后馬上進行運動,這會直接影響胃腸的血液供應,導致消化不良。一般飯后1個小時再進行運動為好。

        6、細嚼慢咽

        調查顯示,近40%的人曾因吃飯過快引發胃疼、胃脹等不適。另外,吃飯太快還有其他一些慢性、長期的隱患,比如唾液中的酶來不及起保護作用就會降低食物攝入的安全性;吃得太快會讓人找不準自己正確的食量,容易超出胃腸承受能力。

        7、多飲水

        眾所周知,早上起床刷牙后喝一杯溫開水,能有效清理腸道,防止便秘。除了早上的水如此重要之外,平時也要多喝水。很多研究顯示,人每天需要喝8杯水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大約2000ml。但也沒必要一次喝太多,可以把這些水分開喝。但是,要注意的是,晚上9點以后最好不要喝水,否則第二天會水腫哦。

        8、常摩腹

        人的大腸內有大量的細菌,如果不及時的清理就會制造有害物質。而摩腹卻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而中醫里也說到,人體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去舊生新、充實五臟。在古代就有“腹宜常摩,可去百病”之說。

        摩腹的具體手法:雙手交疊放在肚子上,以肚臍為中心畫圓,用掌心左三十下、右三十下,剛開始力道小點,后面可以稍微加大力道。長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腸胃功能,還能減卻小肚子的贅肉哦。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