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糖尿病患者喝酒的危險?糖尿病患者喝酒會引發什么疾病?[圖]

        糖尿病患者喝酒的危險?糖尿病患者喝酒會引發什么疾病?[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09:24 糖尿病喝酒降糖酒精

        基本的大部分男性都有喝酒的習慣,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喝酒容易上癮,有的人可能一喝就是幾十年,吃飯的時候絕對少不了酒,但是不少人到了中老年就容易出現一些疾病,很多疾病都是不能喝酒的,那糖尿病患者喝酒的危險?糖尿病患者喝酒會引發什么疾病?

        糖尿病患者喝酒的危險?糖尿病患者喝酒會引發什么疾病?(1)

        1、糖尿病患者喝酒的危險

        (1)導致血糖升高

        喝酒會打亂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飲食和用藥,導致血糖波動和失控,當患者在飲酒的同時吃很多食物時,食物的熱量,加上酒精本身的熱量,就會導致體內攝入總熱量過多,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2)導致低血糖

        飲酒后,因酒精吸收和代謝較快,不能較長時間的維持血糖濃度,并且酒精本身也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強胰島素作用,加上患者可能會因為飲酒而減少飲食,因此容易導致低血糖。

        (3)造成營養不良

        酒精能產熱,但是本身所含營養素少,喝酒后熱量增加了,就會相應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營養素缺乏,長期過量飲酒還會造成腸道營養物質吸收障礙,造成相應的營養元素缺乏。

        (4)發生血脂紊亂

        過量飲酒可能導致血脂紊亂,主要改變為血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升高,且持續時間長,空腹飲酒者尤為嚴重。

        (5)損害胰腺

        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而酒精會刺激胰腺,使分泌的消化酶和胰腺液成分發生改變,從而導致胰內蛋白質過分濃縮,使蛋白質不斷堆積,堵塞胰腺導管,造成鈣質淤積,形成胰腺結石。

        (6)加重肝臟負擔

        喝酒會加重糖尿病患者肝臟負擔,肝臟功能正常的人,肝臟解毒能力強,可以把大部分有毒物質加以轉化后排出體外,糖尿病患者肝臟解毒功能差,喝酒就會加重肝臟負擔,還會發生高血脂癥喝代謝紊亂。

        (7)嚴重會危及生命

        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或處于創傷,感染,大手術等應激狀態,或病情重,血糖波動大,有嚴重慢性并發癥時,飲酒可導致病情急劇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糖尿病人并發胰腺炎,高脂血癥,神經系統疾病,心臟病和腎衰竭時,應絕對禁止飲酒。此外,服用降糖藥或使用胰島素時容易引發低血糖反應,嚴重時也可以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2、糖尿病與飲酒的關系

        酒精攝入與糖尿病風險之間存在“U”字型相關關系。與非飲酒者相比,中等度飲酒者糖尿病風險下降33%-56%;但與中等度飲酒者相比,重度飲酒者糖尿病風險增加43%,可能與重度飲酒導致肥胖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有關。美國健康專業人員研究是一項對全美46,892名40-75歲無糖尿病病史的男性醫務工作者為期十二年的隨訪觀察觀察。

        飲酒對于糖尿病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即使每天酒精攝入量較低,高頻率飲酒對2型糖尿病發生具有最大保護作用,并且這種作用與酒精飲料種類無關。

        那么為什么隨機、大量飲酒可能具有相反作用呢?因為這種情況會引發低血糖,酒精對胰腺微循環產生影響是經氧化亞氮和迷走神經介導,激活胰腺血流再分配,血流從外分泌轉向內分泌(產生胰島素)部分,從而使后期胰島素分泌增加,因此導致低血糖。

        但是,由于目前尚無充足證據推薦飲酒來降低疾病風險,所以糖尿病治療專家建議患者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而飲酒,而且最好是要先咨詢相關醫生。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難能之理宜停,難處之人宜厚,難為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生命在于運動,生命在于休息。保持樂觀情緒,遵循生活規律。白天按時運動,身體就會康寧。晚上按時休息,精神就會安逸。

        3、糖尿病飲食的誤區

        誤區1:飲食控制就是饑餓療法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認為得了糖尿病,應該采取‘饑餓療法’,尤其要少吃主食。”其實,這是對飲食控制的一種誤解。糖尿病飲食治療是因人而異地控制飲食總熱量,維持合理的飲食結構,而不是單純地饑餓或不吃主食。

        如果糖尿病患者一天所吃的主食少于150克,就會產生以下不良后果:首先,人體在饑餓時,體內的生糖激素水平將很快升高,這不僅會使血糖水平升高,而且會自動分解體內的脂肪與蛋白質,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而這些代謝產物需要肝臟的分解和腎臟的排泄,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害;其次,長期采取“饑餓療法”還會引起多種營養素的缺乏,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誤區2:“無糖食品”可以多吃

        所謂的“無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而已,其本身仍由含有淀粉的食物制作而成,如果不加節制地大量食用,仍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而不易控制。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真正的“無糖食品”。因此,對于“無糖食品”,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誤區3: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有些糖尿病患者聽說膳食纖維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而粗糧又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因此就只吃粗糧,不吃細糧。”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由于粗糧富含膳食纖維,能減緩機體對葡萄糖的吸收,攝入同量的粗糧和細糧,餐后轉化成血糖的程度是有差異的。因此,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的糖尿病患者,用粗糧代替細糧是可取的。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吃太多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有可能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并影響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反而對身體不利。

        誤區4:植物油多吃無妨

        其實,植物油同樣也是脂肪,熱量也很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很容易超過每日規定的總熱量。而且,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可能會與癌癥相關。因此,正常人每天植物油的攝入量應在25克以下,糖友及患有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患者應限制在20克以下。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