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寶寶燙傷后怎樣恢復得快?寶寶燙傷怎么護理?[圖]

        寶寶燙傷后怎樣恢復得快?寶寶燙傷怎么護理?[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0:26 寶寶燙傷皮膚

        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 ,所以如果寶寶不小心燙傷的話很容易會導致皮膚被燙紅起泡,嚴重時還會導致皮膚留疤。在如果想要避免寶寶皮膚留疤,在寶寶燙傷后就要及時進行護理治療。那寶寶燙傷后要怎樣恢復的比較快呢?寶寶燙傷要怎么護理呢?

        寶寶燙傷后怎樣恢復得快?寶寶燙傷怎么護理?(1)

        1、保持創面干燥促進恢復

        寶寶皮膚燙傷要注意創面干燥,冷水沖洗后應避免再浸水。燙傷后一般不用抗生素,如創面1~2天后還是紅腫、疼痛加劇,則有感染之嫌,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家長不要向傷口吹氣或撫摸碰觸傷口來緩解不適,因為這樣做可能會污染傷口,并引起感染。

        2、保持創面清潔防感染

        寶寶燙傷后,不要在沖洗后的創面上自涂一些藥物和食品,如醬油、醋、香油、牙膏、小蘇打等,這些做法會污染創面,造成感染。也不要在創面上涂紫藥水或紅汞,其實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遮蓋創面,為診斷帶來麻煩,而且較大面積涂紅汞會引起汞中毒。輕微燙傷可在家中處理,涂上燙傷藥膏即可。

        3、正確處理水泡

        燙傷后出現水泡,家長切勿自行弄破,以免引起感染;一般小的水泡不用做處理,待其自動吸收愈合;而對一些較大的水泡和關節處比較會破的地方,應請醫生處理,用無菌注射器將水泡抽出,并做好消毒措施。如果傷口不嚴重,通常會在兩個禮拜之內愈合,若未感染通常不會留下疤痕。患兒約略兩天到醫院換藥一次即可。

        4、減少活動促進愈合4

        寶寶燙傷后,要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避免孩子搔抓傷口,預防感染。在這段為期兩、三個禮拜的恢復期,注意不要讓傷口沾到水。如果患處是在腳部,在就醫后一周,建議病人將腳抬高,減少走路,這樣比較不會痛。若傷口疼痛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一些止痛藥,或者是略微冰敷,在傷口處降低溫度,使疼痛的程度減輕。

        5、飲食調理

        寶寶燙傷后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宜,適當補充高蛋白食物,有助于傷口愈合,如雞蛋、牛奶、瘦肉等,可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促進病情康復。避免食用下列食物,以免延緩病情。

        1、酸辣不要吃,辣椒,蔥姜蒜,醋,吃會感到癢,不利于康復的。

        2、發物不能吃,比如雞蛋牛奶,魚、牛羊肉,蘑菇等。

        3、海鮮也不能吃。

        6、燙傷急救方法

        一、盡快給燙傷部位實施冷療,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傷。冷療是指用溫度較低的水對燙傷部位沖洗降溫,一是能減輕熱力導致的繼續損傷,二是能抑制血管的早期炎癥反應,減輕腫脹與疼痛,減少因腫脹而引起的繼發性缺血缺氧性損害。有自來水的地方可直接用自來水進行冷療,對無自來水的地方或不方便冷療的部位,如頭、面部等,可采用濕毛巾冷敷或用水盆間斷性地浸泡等方法進行冷療,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目的是降低燙傷區局部的溫度。對于燙傷面積比較大的小兒,可一邊對重要部位進行冷療,一邊向醫院轉移,以免因冷療帶來休克,危及患兒的生命。

        二、保護創面的完整性,使創面損傷不要加深。燙傷發生后表皮組織已壞死,但這層壞死的組織在損傷早期對深部組織具有保護作用,不要因驚慌失措及搬動引起表皮剝脫。沖洗去掉創面的污染后,可簡單用衣物或布單加以保護。

        三、不要相信土方、偏方,不要到沒有醫療資質的機構進行治療,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綜合處理,避免創面的進一步損傷,促進創面愈合,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與外形。對于早期未能及時到專業醫院治療、且已出現傷口不愈或感染的患者,更應盡早前往正規醫院,針對全身及局部進行處理,需要手術治療的必需盡早接受手術治療,以預防嚴重瘢痕增生及引起畸形的發生。對于瘢痕已愈合的小兒燒傷者,也需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因瘢痕攣縮、皮膚相對缺損,在小兒生長過程中導致骨、神經、肌腱畸形生長,失去修復的最佳時機。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