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哺乳期上火對寶寶有什么影響?哺乳期上火寶寶會怎樣?[圖]

        哺乳期上火對寶寶有什么影響?哺乳期上火寶寶會怎樣?[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4:51 哺乳期上火寶寶母乳

        哺乳期是女新的特殊時期,很多人在哺乳期的時候會特別小心護理寶寶和自己的身體,生怕自己生病,因為自己生病對奶水也會有影響,不少哺乳期的媽媽都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這時候要用特殊的方法降火,那哺乳期上火對寶寶有什么影響?哺乳期上火寶寶會怎樣?

        哺乳期上火對寶寶有什么影響?哺乳期上火寶寶會怎樣?(1)

        1、對寶寶有什么影響

        哺乳期媽媽上火,可能會導致寶寶也跟著上火,引發濕疹、口瘡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造成寶寶身體出現不適,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哺乳期媽媽上火,要給寶寶多喝水,若已經添加輔食,可以給寶寶多吃些水果和蔬菜。

        2、還能喂奶嗎

        哺乳期媽媽上火一般是可以給寶寶喂奶的,但若是媽媽上火癥狀比較嚴重,寶寶喝了媽媽的奶水也會引起上火,最好是讓媽媽先降火,等降火后再進行喂奶,期間可以讓寶寶喝配方奶粉、米糊等來代替,保證營養所需。

        3、怎樣才能不影響寶寶

        (1)飲食清淡

        哺乳期上火癥狀不嚴重一般是不建議媽媽吃藥,先從飲食入手,調整飲食,禁止食用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食用些綠豆湯或綠豆粥來清熱解煩,緩解癥狀,此外,媽媽要多喝水,多吃蔬果,如蘋果、香蕉、白菜、萵筍、芹菜等,對降火很有效果。

        (2)堅持熱敷乳房

        哺乳期媽媽上火,會導致局部乳腺導管不通暢,讓乳汁堆積難以排出,影響哺乳小寶寶,所以媽媽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毛巾敷乳房,然后用手由上至下輕輕的按摩,不僅可以幫助疏通乳腺管,預防奶結,還能催乳。

        (3)保證足夠睡眠時間

        導致哺乳期上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缺乏睡眠的關系,所以為更好的治療哺乳期上火的癥狀,媽媽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對緩解哺乳期上火的癥狀具有很大的幫助。

        (4)放松心情

        哺乳期媽媽上火,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放松心情,若媽媽情緒波動大,常常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則會制約奶水的分泌,所以家人要為哺乳期媽媽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隨時關注新媽媽的心理健康,這樣才能保證寶寶有充足的奶水,不影響發育。

        4、如何預防哺乳期上火

        1、注意飲食,宜飲食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如各種膨化食品,油條,油餅,辣椒,胡椒,生姜,狗肉等。

        2、平時注意護理,避免感冒,多喝水,多補充蔬果。

        3、飲食不宜過飽過雜,以免消化不良,食滯不化而郁熱。

        4、哺乳期媽媽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緊張。

        5、健康小貼士

        哺乳期媽媽上火,切忌不要私自服用藥物,藥物會通過乳汁攝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發育,若上火嚴重必須用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降火的食譜

        1、喝蓮子湯去心火

        病癥表現:分虛實兩種,虛火通常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而實火則表現為口腔潰瘍反復發作、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2、吃豬肝可去肺火

        病癥表現:干咳無痰或者是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煮至肝熟,吃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肝喝湯。

        3、喝綠豆粥去胃火

        病癥表現:分虛實兩種,虛火通常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而實火則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首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最后加入粳米、綠豆煮粥即可。

        4、喝梨水去肝火

        病癥表現: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5、吃豬腰去腎火

        病癥表現: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食療法: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一同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