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大眾資訊 > 腹瀉、大便帶血、粘液便?昆明東大肛腸醫院:警惕潰瘍性結腸炎

        腹瀉、大便帶血、粘液便?昆明東大肛腸醫院:警惕潰瘍性結腸炎

        大眾健康網 2022-05-05 10:19

        出現大便次數多、糖稀、腹瀉、甚至大便帶血和黏液!這是怎么回事?昆明東大肛腸醫院肛腸科黃主任提醒:長期出現上述癥狀,你需警惕惹上了潰瘍性結腸炎。

        什么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慢性疾病,本病治愈率低,易復發。其發病原因是腸道粘膜炎癥,主要部位集中在結腸和直腸。最常發生于青壯年期,發病高峰年齡為20~49歲。

        雖然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原因尚無明確定論,但與情緒壓力、飲食習慣密不可分。現在隨著人們工作節奏加快、飲食模式的多元化,該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患上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癥狀

        主要癥狀有(持續4-6周以上):

        ★腹瀉:大便次數增多,輕癥患者3-5次,重癥可有5次以上;

        ★黏液便或膿血便:排出含有血、膿和黏液的糞便;

        ★腹痛:腹部絞痛,多發生在排便前,排便后疼痛緩解;

        ★ 其它癥狀:腹脹、食欲減退、惡性、嘔吐等。

        潰瘍性結腸炎易發生癌變

        黃主任還特別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易發生癌變,而且病程越長患癌幾率越大,患者需格外重視。

        有實驗證明,在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群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6倍。而另一項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發病10年后發生癌變的概率是2%,之后每年癌變風險會增長0.5%~1%,到了潰瘍性結腸炎發病20年、30年后,發生癌變的概率分別達到8%、18%。

        “維持治療+定期結腸鏡檢查”可降低癌變風險

        黃主任解釋,潰瘍性結腸炎之所以易癌變,是因為這種疾病的發病機制不明確,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腸道感染,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出現排便異常和飲食障礙,嚴重的就可能誘發結直腸癌。

        在治療方面,潰瘍性結腸炎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發作期需要對癥治療,緩解期所做的是維持性治療。特別是處于緩解期的患者,不能因癥狀緩解而擅自減藥或停藥,只有患者做好維持治療才能控制病情,從而降低癌變的風險。

        而且要想抑制炎癥、降低癌變風險,除了藥物來維持治療外,還必須及時做好定期的結腸鏡檢查。由于結腸癌的臨床表現較隱匿,即便有癥狀,也是出現腹瀉、腹痛、黏液便血等,它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并不能區別開來,所以只能通過及時的結腸鏡檢查,使醫生盡早發現潰瘍性結腸炎向結腸癌轉變的一些狀態,如不典型增生及結腸癌早期出現的細微病變等。

        黃主任提醒患者,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作期過后,病情得到控制時,進入維持治療前,需要做一次結腸鏡檢查。發病10年以上的患者,要開始規律的結腸鏡檢查,特別是廣泛性結腸炎患者,每2~3年要檢查一次,隨著病程的延長,超過15年的患者,1~2年就需要檢查一次。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