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大眾資訊 > 何裕民教授歷時8年的中國醫學文化思考之作——《中國醫學再出發》華章綻放

        何裕民教授歷時8年的中國醫學文化思考之作——《中國醫學再出發》華章綻放

        大眾健康網 2023-07-06 11:41

        中國醫學曾一度被傳統學者認定為“失敗的遺產”,在西方標準的現代教育和科學理念映襯下,也使得中國醫學的這套理論帶有“非邏輯色彩”。不僅如此,中國醫學亦時常被西方媒體用作惡意抹黑中國形象的工具。但隨著世界環境與當下醫療觀念的更替,這份對于中醫“內外夾擊”的敵意與偏見,已逐漸發生改變。

        針對中國醫學應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如何進行創新性革新,如何保持永續生命力、如何去污名化重振中興等關注焦點,由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臨床腫瘤專家何裕民教授主創,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健諾思醫學研究院聯合策劃發行的《中國醫學再出發:復興時代與中醫藥學》,將面向全國中醫愛好者進行分享與闡述。

        全書從中醫文化的緣起形成出發,通過“碰撞與激變”、“根系與枝蔓”、“老樹與新枝”、“當下與未來”四個章節,探討中醫學在未來人類健康事業中的作用。并積極倡導中西醫學相互交融、參照互補、形成合力,為中國醫學贏得更光輝的未來。

        何裕民教授指出,中西方哲學視域的不同,決定了兩者投射在醫學領域診療思維的差異。片面地將西醫奉為金科玉律或對中醫進行毫無理據的貶損,都不再適應當下多元包容的發展趨勢。以新冠疫情為例,在兩年時間內致全球近6億人感染,約700萬人死亡。相較于西方地區,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區則更快的走出困境。 其中尤其以中國醫學為代表,將其與常規藥物相結合,在控制和治療階段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向外輸出,與津巴布韋簽署協議并開設中國傳統醫藥學門診。經此一疫后,國家也更加堅定了將保護人民健康和保證人民福祉作為基本國策,引導社會從人類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醫學、醫療和醫生的地位。

        醫學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大變革時代將重塑醫學的社會效用,以更好地發揮其救世立命的功效。中國已進入民族全面復興關鍵期,同時也面臨慢性病防范、快樂生活、老年化等挑戰。 何裕民教授表示,醫界同行應盡快明時勢之變,謀定而動,做出更有效的應對。需確立學科自信、學會包容,接受不同見解、確立學科的主體性、開放性、講究全方位推進,關注人民健康。

        有關中國醫學在當下如何更有效傳播,何裕民教授提出,將傳統學術現代化,我們不僅要講給圈內人士,更要講給圈外人士、境外人士聽——講好、講透、講到全世界。摒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清高”舊思路,充分利用社交新媒介,減少生澀的專業術語、降低入門門檻,這些才是延續中國醫學生命力的生存大道之所在。

        醫療本質是一項帶有“救世”意義的救助技術。何裕民教授認為,無論中西醫,能解決問題是其最主要的選用標準。只要有利于疾病控制、民眾健康狀態改善,就沒有必要加以排斥。我們要抵制的是打著國粹幌子敗壞中醫聲譽的行為,我們要警醒的是毫無革新發展的固步自封。我們要努力從被污名化的聲譽中自救,破除危機,到重新建立更具世界性、創新性的權威醫療方式。

        我們的中醫藥學依靠完整的理論基礎與臨床體系,歷代更迭發展,為中華民族繁衍做出巨大貢獻。當今條件下,中國醫學”再出發”實際是對中國醫學研究的系統深化,重振旗鼓大步向前走。 我們堅信,未來的醫學必然趨勢是中國醫學與西方醫學互相借鑒、取長補短,這也是我們所期盼中國醫學再出發的最終方向與目標。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