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健康養生 > 人體缺水身體會出現哪些征兆?早起如何喝水才健康?[圖]

        人體缺水身體會出現哪些征兆?早起如何喝水才健康?[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3:20 缺水飯前消化茶水

        成年人體內的水分含量約占體重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每個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供體內的各大器官運行消耗,還有汗液和尿液的排出,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得多喝水,那么當人體缺水時,身體會出現哪些征兆?早起如何喝水才健康?

        人體缺水身體會出現哪些征兆?早起如何喝水才健康?(1)

        1、人體缺水的征兆

        1、口渴是處于脫水狀態的身體警告,但也會有體內嚴重干燥但嘴不干的情況。因此,不能僅憑口腔的干燥程度來判斷體內是否干燥。人若缺水可感到疲倦,煩躁、焦慮,消化不良,記憶力降低,出現便秘,腰部贅肉增加,有體臭,不能熟睡,耐性不足,注意力下降,關節緊繃,無汗,頭痛頭沉,經常發熱、臉紅等14個身體信號。若出現任一癥狀,就要補水了。

        2、別渴了才喝水 日常就要多補水

        3、人體隨著流汗而導致水分及電解質大量流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及電解質。人體所需水分大部分還得靠飲水來補充,補水的同時也需適量補充電解質,醫學專家表示,口渴了才喝水是不科學,人口渴時就說明體內已輕微失水。

        4、飯前飯后不要大量飲水,過量攝取水分會影響消化,此外,飯前或飯后也不要馬上喝水,最好飯前或飯后0.5~1小時內喝水。其實人體在睡眠期間也會丟失水分及電解質,白天應補充足夠的水分,睡覺前也要飲用約1/4杯水。

        2、早起喝水有講究

        1、很多人早起會喝一杯水。尤其夏天,夜間流失水分多,早晨起來口渴難耐。那么,早晨喝什么樣的水最合適?早晨最好喝溫開水,而且應該是新燒開之后涼涼的溫開水,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原因一,這個溫度接近人體溫度,感受會非常舒服;其次新燒開水涼涼到40攝氏度左右時,水中水分子的活力最強,穿透力最強,故而最易被人體吸收。但早晨喝涼白開不是很好的選擇。燒開的水徹底涼涼了,水分子就易失去活性,一部分“抱在一起”,有的“睡著”了,有的“歇菜”了。此時再去飲用,喝下去的不是“活水”而是“死水”,不好被人體吸收,不符合人體在清晨迅速補水的要求。

        除了溫開水,還有很多人在早起時喜歡喝點“帶味道”的水。蜂蜜水、淡茶水、檸檬水和淡鹽水都是常見的選擇。喝蜂蜜水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部分老人,在早晨喝蜂蜜水可能更加合適。蜂蜜水的好處在于通便潤腸和暖胃。但是沖蜂蜜水一定要用溫水,不可以用涼水和開水,而且一杯溫水只要放入一小勺的蜂蜜就可以了。一旦用開水,蜂蜜中的一些營養物質就有可能被破壞。如果用涼水沖,對人的胃腸沒有好處。

        很多老人,尤其對喜歡喝茶的老人來說,早晨喝一杯淡茶水似乎也很享受。喝淡茶水沒有什么不妥,但是一定要注意“淡”。如果是喝濃茶,在空腹的情況下,老人有可能出現心率的波動。對茶堿敏感者,會產生心動過速甚至心律不齊。對于老年朋友而言,大量的茶堿進入人體導致鈣質流失,會加重骨質疏松等疾病的進程。

        與蜂蜜水、淡茶水相比,檸檬水在早晨喝沒有太多條件限制,只要不加入太多糖就可以。于康強調,早晨喝淡鹽水不太好。因為早晨血黏稠度最高,血壓最不穩定,最容易出現各種心臟意外。此時任何含鹽的東西被攝入體內都有可能加重血液的黏稠度,讓血壓升高。淡鹽水固然有抑菌和補充電解質的作用,但那是在有口腔炎癥、腹瀉的情況下才適宜飲用。

        2、白開水倒出后應在4小時內飲用

        白開水在空氣中暴露4小時以上就不屬于最適宜飲用的水了。因為4個小時是水分子活力得以有效保存的最長時限。超過4個小時,水分子的活力開始明顯降低。

        喝水不當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的流失,這并非危言聳聽。這三種水中,礦物質水如果喝得過多,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的流失。所謂礦物質水,基本可以被視作在純凈水的基礎上人為地加入一些元素,這些元素被加了多少很難掌握。假設其中加了相當多的鎂元素,那么人在飲用后容易因為鎂元素的過多而造成鈣的流失。

        人每天通過腎臟排水有1500毫升左右,通過皮膚排水有500毫升左右,通過肺臟排水350毫升左右,通過糞便排水150毫升左右,所以總消耗量為2500毫升左右。而人每天的身體代謝會產生水300毫升左右,通過食物攝入水700到1000毫升左右,因此需要人們飲用的水在1200到1500毫升左右,也就是一般水杯的6到8杯。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