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大部分人經常容易感覺到自己的手腳成天都是冰涼的,不管穿多厚的襪子,多保暖的鞋子,腳都是冰涼的,俗話說得好“腳心涼,全身冷”,都說人發冷是從腳心涼過來的,那么冬天經常手腳冰涼是什么原因?冬天手腳冰涼應該怎么辦?
怕冷是由于體內甲狀腺素水平降低以及缺鐵所致。甲狀腺素是以碘和酪氨酸為主要原料經甲狀腺合成分泌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可增加機體熱量;同時甲狀腺素又能促使人體基礎代謝率提高,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從而產生體熱抵御寒冷。而女性的機體新陳代謝較低,使得甲狀腺素的合成顯著減少,造成機體御寒能力降低。
1、多吃富含鐵的食物
如果你以為,冷了就多吃辛辣的東西,甚至喝點小酒就能暖起來,那就錯了。李桂明表示,這樣只能起到臨時暖身的作用。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冬天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體內陽氣不足,但如果想要冬天能御寒,那么就要注意調理,例如冬天手腳冰涼怕冷、腰酸、性功能低下等多屬陽虛體質,要注意補陽,可食用具有補陽助火、溫腎助陽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蝦、鹿肉或者核桃仁、韭菜、鱔魚等,這些對于提高御寒能力幫助很大。
除此之外,飲食上多吃富含鐵的食物。由于體內缺鐵,各種營養成分不能充分氧化而產生熱量,是怕冷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動物肝臟、家禽、蛋黃、豆類、芹菜、菠菜、香菇、黑木耳等。同時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提高身體抗寒能力。
2、揉揉太溪穴
經常揉太溪穴除了對慢性腎病有好處外,對治療女性朋友手腳冰涼也非常有效。每天睡覺前按揉刺激這個穴位,堅持1周左右,即可有好的收獲。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
除了可以改善手腳冰涼,太溪穴還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
3、多運動改善血液循環
體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長期坐在辦公室里,缺乏運動的職場人員手腳容易冷。
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的。而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于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所以大家會感覺特別的冷。
所以不妨加強運動,跑步、打球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不好的情況。對于很多老人來說,大強度的運動可能不適合,建議老年人可以多選擇廣場舞、快走等運動項目。
4、注意防濕和全身保暖
要想腳不冷,保暖非常重要。所以大家回到家里不要急于脫掉身上的衣服。在家換拖鞋時,廣西中醫大學附屬瑞康醫院治未病中心黃彬主任建議大家穿一些全包圍的棉拖鞋,如果只穿前面有棉的拖鞋,腳后跟露在外面,整個腳還是會感覺冷。一旦腳暖了,整個人就會暖起來。
除了保暖,還有注意防濕。南方的寒冷與北方不同,屬于濕冷,濕氣比較重。有時腳出汗,會導致鞋子潮濕,家里應該多備兩雙拖鞋,換著穿,腳一定要保持干爽。同樣,一天只穿一雙鞋,或者常常穿一雙鞋,也容易造成鞋子濕,鞋子濕,腳就很難暖起來。
最理想的是,出門一雙鞋,單位一雙鞋,回家再換一雙鞋。此外,鞋、襪都不要穿得太緊,襪子也不要過厚過緊,不僅影響血液循環,還易導致腳出汗,從溫暖的室內走入寒冷的室外時,鞋內濕氣遇冷后,雙腳會感覺更冷,而相對寬松的襪子則能透氣。
5、泡泡熱水腳
除了日常生活的保暖,腳冷得比較厲害的人還可以通過足浴來暖腳,最簡單的是用熱水泡泡腳,促進血液流動,加速血液循環,趕走體內的寒氣。如果有條件,可以在水中加入桂枝、生姜、艾葉都是不錯的。
桂枝在中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溫經散寒的作用,泡腳時放入15-30克桂枝可以溫經通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改善手腳冰冷的癥狀。
現代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也可以用生姜(15-30克)泡腳。
女性則特別推薦用艾葉泡腳,因為艾葉能夠調理陰陽,疏通經絡。
中醫還認為,運動可以使陽氣生發,推動血壓循環。所以一早起來適當做做運動,一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
1、蔥頭燴羊肉
材料:羊肉(瘦)(200克)、大蔥(50克)、芹菜(25克)、酸黃瓜(25克)
烹調方式:1.將羊肉切成三厘米大的片,放入胡椒粉,精鹽拌勻,蔥頭,芹菜切絲,酸黃瓜切片.2.往煎盤注入油燒熱,下入肉片,炒去水分,放入辣醬油一烹,注入雞清湯適量,燜15分鐘左右,待汁收干起鍋.3.往另一個煎盤注入黃油燒熱,下入蔥頭絲,芹菜絲略炒,稍一變色時,下入面粉炒熟,下入番茄醬炒去水分,下入雞清湯,精鹽,味精,砂糖,蒜末,酸黃瓜片,香桃,調成汁,倒入肉片鍋內,再燜片刻,待汁濃肉熟即成.
功效: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御風寒之功效。
2、紅燒牛腩
材料:牛腩(腰窩)(600克)、紅蘿卜(50克)、油菜(50克)
烹調方式:1.牛腩洗凈,整塊放入小鍋中,加水以蓋過牛腩為準,用小火煮1.5小時;2.撈出瀝干,待冷后切3厘米段;3.留1碗原汁備用;4.炒鍋入油,將蔥、姜、蒜炒香,加入醬油、糖、酒、八角炒勻,放入牛腩及原汁同煮;5.待滾起,蓋上鍋蓋,改用小火繼續燉煮20分鐘,至牛腩軟爛為止;6.油菜整棵燙熟,由菜心下刀撕成片狀,排在盤邊點綴;7.牛脯夾出置于盤中,燉汁留鍋,入紅蘿卜球煮熟,加糖色、淀粉勾芡后淋在牛腩上即可。
功效: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3、水晶蝦
材料:對蝦(250克)、肉皮清凍(200克)、大蔥(5克)、姜(5克)、鹽(3克、)味精(2克)、料酒(8克)、香菜(10克)
烹調方式:1.將大蝦(對蝦)洗凈,擇去沙線,去皮,制成凈蝦肉;2.蔥、姜切末;3.香菜擇洗干凈;4.坐鍋點火倒水,水開后下入蝦肉,煮透撈出放入碗內;5.鍋再點火,倒入肉皮凍加熱,倒入蔥末、姜末、精鹽、料酒、味精,煮開后晾涼備用;6.將蝦放在碗內,加幾片香菜葉,再倒入肉皮凍湯,待皮凍凝固后扣在盤內,切塊即可。
功效:蝦營養豐富,且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冬季吃蝦,可以讓手腳不會這么冰冷。
4、金銀菜排骨湯
材料:豬排骨(大排)(400克)、白菜(250克)、芥菜干(50克)、杏仁(50克)、鹽(5克)
烹調方式:1.排骨洗凈,出水過冷河。杏仁放入滾水中煮5分鐘去衣洗凈;菜干浸軟切短;白菜洗凈。2.把適量清水高火6分鐘至滾,放入排骨、白菜、菜干、杏仁、果皮,中火40分鐘,下鹽調味。
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于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5、艾葉姜蛋
材料:雞蛋(150克)、姜(15克)、艾葉(9克)
烹調方式:1.把生姜、艾葉、雞蛋放入沙鍋內,加水煎。2.蛋熟后去殼取蛋,再放入鍋內煮片刻。去藥渣。
功效:生姜中的姜辣素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
6、三黑豬腑湯
材料:豬脬(800克)、補骨脂(30克)、黑豆(30克)、黑芝麻(15克)
烹調方式:補骨脂、黑豆、黑芝麻用冷水浸泡2小時,放入洗凈的豬膀胱內,扎緊口,置沙鍋內用文火燉熟。
功效:具有肢寒畏冷調理、壯腰健腎調理、夜尿多調理等功能
7、魚羊雙鮮
材料:羊前腿肉(900克)、鯽魚(300克)、青蒜(30克)、香菜(15克)、紅辣椒(15克)
烹調方式:1.羊肉切成2.5厘米四方塊,入滾水中燙煮10分鐘,撈出洗凈,瀝去水汁,以去膻味。2.大火燒熱炒鍋,倒油300克,爆香蔥、姜(切片)片、紅辣椒、八角茴香、桂皮,下入羊肉燒煮一會再下醬油、味精、胡椒、紅糖、酒、高湯改中火煮2小時,若湯汁過少,加適量的高湯汁,將蔥段、姜片、紅辣椒、八角茴香、桂皮,挑去棄去。3.鯽魚刮去魚鱗,掏除內臟后洗凈,入熱油鍋中以大火翻炒一會,即撈出瀝油汁,放入羊肉鍋中煮20分鐘。4.上桌前在湯面撒上蒜苗(切段),香菜(切段),其鮮美無比。
功效:肢寒畏冷調理、健脾開胃調理、冬季養生調理
8、大頭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圓白菜(50克)、羊肉(熟)(50克)、大蔥(5克)、姜(5克)、鹽(2克)、味精(2克)、香油(25克)
烹調方式:1.先將大頭菜洗凈,切成碎末;熟羊肉也切成碎末。2.炒鍋上火,下香油,放入大頭菜、羊肉炒菜,加入清水1000毫升和淘洗干凈的粳米,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煮至米爛開花時再加入蔥(切末)、姜(切末)、鹽、味精,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肢寒畏冷調理、胃炎調理、糖尿病調理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