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乎所有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使用紙尿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尿不濕,其可以防止孩子尿在身上和床上,還可以防止尿濕褲子,免去了不少父母的麻煩,但是尿不濕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很容易出現尿布疹,紅屁股等,所以正確使用紙尿褲十分重要。
紙尿褲致尿布疹,這樣應對不用慌
“尿布疹是新生兒及嬰兒常見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嬰兒尿布更換不及時或者尿布未清洗干凈。”徐雯說,寶寶長時間接觸不潔紙尿褲和尿布后,皮膚出現局部紅腫,有時伴有紅斑或丘疹,如果治療不及時甚至還會出現糜爛滲液或表皮脫落引起局部皮膚感染,帶來不適和痛苦,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她分析說,尿布疹的發生發展與局部混合感染密切相關,細菌與霉菌共同作用是使皮膚病損加劇的主因。尿布疹中醫稱之為“臀紅”,屬熱證、實證。寶寶如果飲食失節,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熱內蘊,加上皮膚嬌嫩,更易感風濕邪發病。不過,寶寶發生尿布疹時,爸爸媽媽也不用慌,日常做好以下幾點,可助寶寶盡早擺脫其困擾:
1.不用尿布或紙尿褲,盡量暴露臀部,或穿柔軟的褲子,保持局部干爽。
2.每次寶寶大小便后均用溫濕毛巾輕輕抹拭臀部,再撲上爽身粉或滑石粉,保持衛生和干燥,以避免加重局部癥狀。
3.皮損部位可用氧化鋅軟膏外擦。中醫中藥治療小兒尿布疹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據小兒難以服用中藥的特點,可采用中藥外洗的方法,以加強局部的清熱解毒、辛涼止癢作用,促進局部皮損的愈合。
基本用藥:銀花、蒲公英、野菊花、夏枯草、毛射香、苦參、地膚子、百部各6g,薄荷、甘草各3g。以水500ml煎至200ml外洗臀部,每日一次。
4.理療:以紅外線照射,將臀部暴露在紅外線燈下,每天2次,每次數分鐘。使用紅外線治療時,要注意保持距離在35cm左右,照射過程中要有專人看護,避免燙傷。
5.乳母的飲食可直接影響小兒的整體狀況,患尿布疹時乳母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高蛋白飲食,少吃海鮮、鴨、鵝及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
半歲前夜用紙尿褲白天用尿布
7個月以上訓練定時排尿排便
徐雯建議,1~6月的幼兒在夜間可考慮使用紙尿褲,白天如果有人照看,盡量使用通氣性、吸濕性強的棉質尿布,但寶寶一尿尿就要及時更換。更換紙尿褲或尿布時先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臀部,撲上爽身粉后再穿上紙尿褲或尿布,以確保局部干爽。
而寶寶長到7個月以上,爸爸媽媽則應逐漸訓練他定時排尿排便,盡早戒掉尿布或尿褲。
“臨床中,我們常見到一些小兒2~3歲還穿紙尿褲,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徐雯解釋說,無論是棉質尿布或紙尿褲都不利于寶寶的屁股皮膚的干燥和透氣,在環境溫度增高時,尿布或紙尿褲包裹時間長,濕氣和熱氣未及時透出,會使局部溫度升高,或局部組織受到壓迫,不利于血液循環。另外,嬰幼兒受到尿糞的刺激,使皮膚局部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產生熱痱和尿布疹。
“而在選擇紙尿褲時,除了注重其外觀和柔軟度外,更應注意品質。”徐雯提醒家長購買時要注意看包裝上是否注明產品的執行標準、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別選用沒有生產企業名稱、地址、執行標準的產品。
1、吸收速度要快。寶寶的皮膚有褶皺,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吸收完畢,那么殘留物就有可能留在寶寶的皮膚里,再不及時清洗就有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
2、吸收的量要多。具體原因同第一條,寶寶如果一次排泄量過多,即使吸收速度快也會有殘留,所以吸收量也要考慮在內。
3、表層干爽不回滲。如果父母比較粗心,可能會忘記給寶寶換紙尿褲,所以好的紙尿褲應該保證鎖住水分,保證不回滲,時刻保持寶寶肌膚的干爽。
4、透氣性要好。寶寶生尿疹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紙尿褲不透氣,真菌喜歡無氧的環境,透氣性差的紙尿褲會滋生真菌。
5、設計合身。寶寶活動時腰部的活動范圍會比較大,紙尿褲的設計如果不合理,太緊會傷害到寶寶,太松會使紙尿褲脫落。
1、尿不濕使用不當易現“紅屁股”
如果用傳統的尿布,寶寶尿完或拉完后,感到不舒服就會哭鬧。但用上吸水性強的尿不濕,寶寶就沒有這種不舒服感,這也給父母一個假象:用上尿不濕后就萬事大吉了。無論技術再先進,尿不濕都不可能做到100%的干燥。
2、約30%用尿不濕的寶寶會出濕疹
一方面因為寶寶對尿不濕有一個適應過程,另一方面,尿不濕捂著寶寶的屁股一段時間之后,釋放出來的水汽會使它變得潮濕。同時,每次大小便后,家長都要用溫水為寶寶洗屁股,清洗后,一定要等寶寶的屁股完全干燥后,再用新的尿不濕。尤其是平時愛出濕疹的寶寶,也容易對尿不濕敏感,父母更應格外留意。如果寶寶“紅屁股”的情況比較嚴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濕疹膏。
3、一歲后最好不用尿不濕
孩子1歲前使用尿不濕,的確讓家長省了不少心。但如果1歲后再繼續使用,就會弊大于利。除了容易形成習慣性尿床外,孩子會走路之后,尿不濕還會影響孩子的走路姿勢,甚至腿部發育。尿不濕最好不要超齡使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