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怎么樣區別頭痛的程度?頭痛的評分標準是什么?[圖]

        怎么樣區別頭痛的程度?頭痛的評分標準是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7 21:42 頭痛風寒感冒頭暈

        很多人都會有偶爾頭痛的癥狀,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一般比較敏感的人受風寒之后可能會有頭痛癥狀,還有的人是因為習慣性的偏頭痛,但是頭痛癥狀其實是有分級的,不同級別的感受可能是不一樣的。那么,一般頭痛程度分級主要是怎么分的呢?

        怎么樣區別頭痛的程度?頭痛的評分標準是什么?(1)

        1、一般分級

        頭痛是一種癥狀,引起頭痛的病因各種各樣,頭痛的性質也各不相同,它的發作形式、持續時間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對頭痛程度的描述中,根據每一個人對疼痛忍受性的不同,在他本人對頭痛的描述中往往不能很正確地說清楚頭痛的程度。有人專門為此制定了一個頭痛的評分標準:

        ①1分:輕度頭痛,不伴惡心、嘔吐,不影響日常生活,用一般的止痛藥即有效;

        ②2分:中度頭痛,伴惡心、嘔吐,可影響日常生活,需用麥角胺類藥物或更強的止痛藥方能奏效;

        ③3分:重度頭痛、頭痛劇烈,伴惡心、嘔吐,頭痛的發作使患者難以忍受,并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頭痛單位指數(HUI)=合計頭痛評分/觀察總天數

        2、程度分級

        由于頭痛程度通常受病變存在部位、顱內外痛覺敏感組織受侵害狀況、每個人對疼痛所產生的個體反應的差異等許多因素影響,所以頭痛程度并不一定能正確反映疾病的輕重,也可以說頭痛的嚴重程度不一定和引起頭痛原發病的嚴重程度相一致。但是,了解各種頭痛程度的強弱,對進一步了解引起頭痛的原因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按程度的強弱頭痛可以分三種:

        ①劇烈頭痛,多見于三叉神經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蛛網膜下腔出血、顳動脈炎等;

        ②中等程度頭痛,常見于腦腫瘤、慢性炎癥引起的頭痛等;

        ③輕度或輕度到中度頭痛,有眼源性、鼻源性、齒源性、腦外傷后頭痛等。

        頭痛的程度與引起頭痛的疾病的嚴重性并不一定呈平行關系。因為有許多功能性的頭痛,如神經癥引起的頭痛可以在患者自己感覺中表現得十分劇烈,而一些十分嚴重的疾病如腦腫瘤在開始時往往沒有頭痛或只有輕微的頭痛,等到頭痛十分劇烈時往往表示腫瘤已比較大,引起顱內壓升高比較明顯了。因此,不能因為僅有輕微頭痛而不把它當成一回事。但是,對頭痛的過分關注有時也不一定必要,有一些功能性頭痛患者常常因為頭痛而到處求醫,做各種各樣的檢查,做了腦電圖不放心,做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T)以后還是不放心,再做磁共振成像(MRI)仍覺不放心。其實,這類患者應當接受心理治療。

        3、經常頭痛怎么回事

        (1)壓抑憤怒情緒

        總是憋火可導致背痛,美國《身心醫學》雜志刊登的研究發現,壓抑憤怒情緒的人脊柱部位肌肉緊張,下巴發緊或呼吸變淺,可以找個私人空間釋放憤怒,緩解肌肉緊張感。

        (2)電話使用不當

        經常把手機夾在肩膀和耳朵之間會導致頸部和肩膀疼痛,并誘發胳膊的麻刺感,而發短信過多則會導致手指肌腱炎。打電話時,應盡量戴著耳機,發短信時,要盡量用手指肚。

        (3)煩惱念念不忘

        大腦處理情感和疼痛的區域相同,所以焦慮或壓力過大時也會感到疼痛。專家建議,每天中午抽出10分鐘“焦慮時間”,寫下自己擔憂的一切,思考如何解決,可將注意力從“犯愁”過渡到“行動”。

        (4)不夠重視睡眠

        人體在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可緩解疼痛,《睡眠》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失眠者患慢性疼痛的幾率是其他人的3倍。專家推薦了“3—2—1”快速入睡技巧:首先傾聽三種聲音(如空調聲,呼吸聲等),接下來想象著看三種東西(如藍天、草地),之后試著感覺三種東西(如柔軟的被子、衣服等)。接下來分別聽、看和感受兩種東西,最后直至一種東西,重復幾次,慢慢地便會睡著。

        (5)上班坐姿欠佳

        手腕總擱在鍵盤上、椅子沒有背部支撐、雙腳難以接觸地面都會導致肌肉疼痛。可按照下面的方法調整辦公區域:在電腦顯示器上貼便條,提醒自己經常放松肩部。其次,顯示器應低于視線水平線,這樣可預防頸部肌肉緊張。再次,手腕和肘部應該有支撐的東西,而且手臂彎曲時,鍵盤和身體應該保持一臂遠。最后,膝蓋90度彎曲,腳不能觸地時要墊上東西。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