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美容 > 美容誤區 > 用藥浴美容該注意什么事?藥浴美容有什么注意事項?[圖]

        用藥浴美容該注意什么事?藥浴美容有什么注意事項?[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16:38 藥浴足療美容

        雖說大部分人生病吃藥基本上都是西藥,但還是有很多病中醫比西醫好,中醫療效很快,而且能根治。很多人越來越重視中醫,中醫不僅能治病救人,還有不少美容秘訣。很多人應該都聽過藥浴,有些疾病就可以通過藥浴治療,當然藥浴除了能治療疾病外還能美容護膚。那我們用藥浴美容時要注意那些事呢?

        用藥浴美容該注意什么事?藥浴美容有什么注意事項?(1)

        1、藥浴注意的事宜

        (1)飯前、飯后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藥浴。飯前藥浴,由于腸胃空虛,洗浴時出汗過多,易造成虛脫。飯后立即藥浴,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血液趨向體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惡心嘔吐。

        (2)全身藥浴后應慢慢從浴盆中起身,以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造成一過性腦部缺血,眩暈。

        (3)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于汗出過多,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如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床上,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液與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4)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以免興奮,影響睡眠。

        (5)藥浴溫度應適度,以免燙傷皮膚。

        (6)藥浴時,室溫不應低于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7)外用藥浴不可內服??梢灾貜褪褂?,用時可加溫,一劑藥可使用數次,一般冬季一劑藥可使用5~7日,夏季可用2~3日。

        所以說,藥浴是有美容功效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藥浴。小編提示藥浴的種類有很多,在藥浴中加入不同種類的中藥,可起到不同的養生效果,因此,藥浴值得一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皮膚比較敏感,或者最近體質比較差,生病了,就要慎重選擇藥浴了。

        2、藥浴的美容機理

        藥浴即是用藥物洗澡,其中包括直接用藥水浸泡洗澡,或用煮藥物之熱氣熏蒸。藥浴是古老而又能體現中醫特色的強身治病又美容的方法。它是籍浴水對局部的刺激作用和藥力作用,使腠理疏通,氣血通暢,從而達到美顏悅色的目的。

        現代研究認為,面部皮膚老化的主要原因是角質細胞、真皮、皮下組織缺水,從而出現角化、脫皮、皺紋等。而中醫的藥浴療法選用人參、當歸、白芷、川芎、細辛等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藥,在洗浴過程中,即可以治療面部損容性疾病,又可以補充皮膚的水分,利用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清除已死亡的表皮細胞,改善頭面部血液循環,增強皮膚彈性,防止皮膚過早松弛和產生皺紋,還能使皮膚細膩光滑。

        3、藥浴美容

        1、菊花?。?

        取菊花適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泡洗20分鐘左右,再用水沖凈。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腦之功。

        2、金銀花浴:

        取金銀花適量,煎水,濾汁后兌入浴水,洗泡20分鐘左右,再沖洗干凈,浴后涼爽舒暢,治痱效果理想。

        3、香醋浴:

        在浴水中加入少許醋,按常規洗浴,浴后渾身舒適,且頭發柔軟光澤,易梳理。

        4、人丹?。?

        一盆水,大人加入一包人丹,小兒加入半包,充分攪拌后使其溶解,而后按常規洗浴,浴后皮膚沁涼,神志舒暢,有助消暑祛熱提神。

        5、風油精?。?

        在浴水中加入十幾滴風油精,用此水洗浴后,會渾身涼爽舒適,精神抖擻,還有防止生痱子的效果。

        6、十滴水?。?

        將十滴水3~5支加入浴水里,洗浴后,雙目清明,體表涼爽舒適。尤其是小兒初生痱子,洗浴幾次即可痊愈。

        7、翠衣?。?

        取翠衣(西瓜皮)若干,去皮后搗汁,涂抹身上,5~6分鐘后用溫水洗凈;或直接用瓜皮搓擦十來分鐘,再用水沖凈。此法不僅可防痱子,常洗可使皮膚細嫩。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美容藥浴,制作方法簡單,美容護膚的效果也很好。因此,你在夏季給肌膚降溫時,就可以來試一試美容藥浴了。藥浴的種類有很多,總有一款適合你,你可以認真挑選一下。選擇好用的護膚幫手,你的肌膚會得到更多保養。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