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面有小孩子的可能就會比較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所以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有一些習慣都是爸爸媽媽幫助養成的,所以在遇到一些壞習慣的時候,父母就會比較著急,比如如果小孩子走路踮腳怎么辦呢?寶寶走路踮腳該怎么幫助糾正呢?
大部分孩子,隨著動作協調、腿部力量強健后,會自然改為正常走路;若孩子超過3歲,仍然走路踮腳,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免孩子腳底受力不均勻,壓力集中在腳尖,長大出現不正確步姿。
糾正方法:家長讓寶寶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也可讓寶寶在斜波上行走以及用后跟走路,鍛煉寶寶的小腿肌肉。每天讓孩子練習蹲,或是讓他站直后盡可能讓身體往前傾,這樣他腳背和小腿的角度會慢慢變小。較小的寶寶步態尚不穩定,應教會寶寶正確的步行軌跡:腳跟落地,平足,推送。
寶寶走路踮腳,常與過多依賴學步車有關。如學步車的高度不合適,使寶寶的步行重心往前沖,從而習慣踮腳尖走路。建議,最好不要給寶寶過度使用學步車;學步車只是家長需要騰出手來做某件事時,為了寶寶的安全,短暫使用。并且學步車調整的高度須適合寶寶的身高,不宜過高或過低。
部分寶寶走路踮腳是因腿部發育異常、跟腱過短,影響行走功能;家長可帶孩子到醫院,拍X光片檢查,觀察小孩的雙腿是否一樣長,肌力是否正常。輕度可以在專業機構,通過肌肉訓練矯正,如拉伸小腿肌肉,推拿和進行適當的小腿肌肉訓練。嚴重的請咨詢醫生。
另外,家長需要提高警惕的是,如果寶寶踮腳走路、走不穩、智力偏低應到小兒神經科檢查,是否輕度腦癱。
寶寶學走路階段,家長要為孩子選擇前掌比較容易彎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更好地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其次,中筒設計的鞋子,能穩定足踝,減少受傷的機會和改善踮腳尖走路的情況。
1、走直線矯正內八字
1-2歲的孩子,走內八字是一種習慣動作,用以維持身體平衡,當孩子逐步學會維持身體的重心,動作協調后,會自然改變為正常走路。不必過分擔憂,但家長要提醒孩子走路腳尖超前,或牽著他在劃有直線的路上行走,讓他沿著直線行走去取玩具,每次走100米,共練習4次。經常訓練,孩子就會改變過來。
2、運用矯正鞋
若孩子到3歲以上,寶寶的脛骨不是筆直的,到了腳踝處朝內旋,走路出現內八字,這種情況一定要盡早到醫院診治,通過穿特制的內八字矯形鞋進行步態矯正。這種鞋子根據孩子腳的內旋情況定制,鞋幫高,能固定住寶寶的踝關節,底部根據寶寶腳的病因制做成一定的坡度,隨著寶寶步態的變化,一般半年換一雙鞋。要在醫生的監督下進行,穿一陣子要到醫院復診。另外,反穿鞋,或夜間支具矯正也有一定效果。
3、手術矯正
孩子若超過8歲,走路內八字厲害,容易自行絆倒,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以切骨術來矯正內八字現象,外觀上及步行上都可以獲得改善。
4、適當補鈣
另外孩子,走外八字,也可能是缺鈣,骨軟引起的輕度羅圈腿,家長不妨帶孩子去醫院化驗一下血鈣并拍張骨片,讓醫生診斷是否有缺鈣或佝僂病;及時供給孩子充足的含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多去戶外活動。
5、注意事項
寶寶在學走路期間,由于小兒足部骨骼軟,腳踝部力量弱,家長應避免給孩子穿又硬又重的皮鞋,以免孩子有一種“帶不動”鞋的感覺,久而久之,便扭曲了步態。提醒媽媽們,學步期,穿布鞋是最佳選擇。
6、按節奏走
走路內八字的寶寶走路節奏也不會很整齊,所以在教寶寶走路的時候,要把握寶寶的走路節奏。可以由大人數著口令讓孩子按照口令踏步。或者家長在前面按照節奏走路,寶寶在后面亦步亦趨地跟著。每天固定聯系幾次,每次大約半個小時,寶寶就能形成很好的步態。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