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健康養生 > 秋季養肺方法是什么?秋季養肺吃什么食物好?[圖]

        秋季養肺方法是什么?秋季養肺吃什么食物好?[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2 17:03 潤肺呼吸補水

        秋季的時候,天氣比較干燥,肺部會受到影響,在秋季需要做好養肺的工作,秋季養生,養肺是不可少的,通過一些飲食的方法可以幫助潤肺養肺,還要注意一些生活習慣,那么秋季養肺方法是什么?秋季養肺吃什么食物好?下面為大家介紹。

        秋季養肺方法是什么?秋季養肺吃什么食物好?(1)

        1、秋季養肺方法

        1、多喝水,以確保體內津液充足之需,及保持肺臟的濕潤度。

        2、多吃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對滋養肺部有益。

        3、忌傷感悲憂,宜多看些喜劇片讓笑口常開。中醫認為常笑宣肺,還可鍛煉人的肺活量。

        2、秋季養肺食物

        1、銀耳

        又稱白木耳,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癥。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要注意的是感冒初起口干者忌用,或風寒感冒,如感冒怕冷、咳嗽、痰多清稀如水者,忌服。

        2、牛奶

        出了名的富鈣食品,其所含的鈣質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人體日常生活中獲取鈣營養的上佳選擇。

        洋蔥、谷物和許多植物的果肉:含有槲皮素,這種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營養素是植物界分布最廣的黃酮類化合物,被證實具有抗病毒、抗腫瘤、保護心血管等許多藥理學作用。

        3、梨子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干燥,繼而出現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癥狀,可多食梨。

        想要用梨子養生前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亦可;若有長期腹瀉的人,不宜多吃水梨,因水梨性寒,多食腹瀉加劇。

        4、鴨肉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適于滋補。但與其他肉類相比,鴨肉性涼,具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要高出20%左右,經常食用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鴨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其中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

        5、百合

        百合是養肺佳品。百合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因為百合鮮品含黏液質,能夠潤燥清熱,對于治療肺燥和肺熱咳嗽等癥狀非常有療效。以百合為原料而制作的各種飲食,對清肺熱都有一定的療效。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于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6、菜花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百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發季節,潔白的菜花無疑是一種適時的保健蔬菜。

        3、御寒保暖的方法

        1.頭部保暖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陽氣最容易從頭部走散掉,如同熱水瓶塞蓋子一樣。如不注意頭部保暖,很容易引發鼻炎、頭痛、感冒、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病,甚至更嚴重的是易誘發腦血管疾患。因此,老人冬天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時。

        2.身體保暖

        到了冬天,老人要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及時增加衣服,注意身體保暖,勿讓寒氣侵入體內。宜用松緊帶做內褲腰帶,穿脫都比較方便,切忌緊裹身體;棉衣內膽宜選用分量輕、蓬松、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晴綸棉等材料;服裝的衣領、袖口要采用封閉型結構,減少透氣性,增加保暖性。這樣才能使老人不易患感冒和防止舊病復發,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3.背部保暖

        祖國醫學稱,“背為陽中之陽”,為“陽脈之海”,是督脈循行之主干,總督人體陽氣。老人如背部保暖不好,則風寒之邪通過背部經脈而侵入人體,損傷陽氣,使陰陽平衡受到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引起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所以,冬天老人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強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4.腳部保暖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對頭而言屬陰,陽氣偏少。腳一旦受涼,便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縮,血液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隱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機大量繁殖,使人發生感冒或使哮喘、氣管炎、胃腸病、關節炎、腰腿痛、痛經等舊病復發。因此,冬天老年人要保持鞋襪溫暖干燥,經常洗曬。老年人應穿布底、平底防滑棉靴,不要穿高跟或塑料底鞋,以免摔倒。平時要多走動,促進血流暢通。臨睡前用溫熱水燙腳后按摩腳心10分鐘,按摩涌泉穴(腳掌心),以增加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益于健身益壽。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