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發生猝死的人數比例在逐年提升,這主要也是于人們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不太合理的原因造成的,人們一般都是覺得猝死發生的時候是很突然的,但是事實上,猝死發生之前是有征兆的,那么,猝死發生的前兆是怎樣的?那些征兆表明身體有發生猝死的可能。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后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現的癥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癥狀,近期癥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同樣說明以前尚屬穩定的斑塊目前出現了小的破損,并且隨時都會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并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2.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現心慌是房顫作祟,如果房顫伴發心臟傳導疾病,也很容易進展為室顫。室顫發作后,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起搏細胞功能會隨年齡增長逐漸變差。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這部分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于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4.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于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后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因此,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后應非常警惕,盡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5.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較大,常出現疲勞,屬于正常情況。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于感冒1~2周后,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癥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臥床靜養。心肌病多是遺傳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覺,出現癥狀時多已發生心肌結構的不可逆改變,如心臟擴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發猝死。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胸悶時,應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發生。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這種情況下,患者若及時就診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腦卒中起病緩慢,早期只有輕微癥狀,患者并不在意。一旦進展,可能引發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數倍。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做到早期識別,往往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要發現猝死的上述前兆,我們需要時刻對身體不適保持警惕,發生情況時要快速反應,及時就醫。▲
一、少食肉:
大量食用各類肉及其制品,會加重某些疾病或誘發某些疾病,應當葷素搭配。
二、曬太陽:
平常接受陽光的適當照射,有助于身體貯存大量的維生素D,有益于牙齒和骨骼的健康。
三、雨中行:
冒著霏霏細雨或逛街或散步,綿綿細雨可洗滌塵埃、凈化空氣、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有益肺部及大腦的保健。
四、常唱歌:
經常唱歌,有益健康長壽,因為唱歌有益大腦的邏輯思維,并使聲帶、肺部、氣管、胸肌等都能得到良好的鍛煉。
五、飯后習:
飯后稍休息或臥床片刻,再去散步或做其他事情,這種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胃腸保養和肝臟功能的養護。
六、挺起胸:
抬頭挺胸不僅令人有氣質,看上去年輕而精力充沛,而且抬頭有助減輕腰骨疼,挺胸會減少脊椎的負荷。
七、靜坐思:
忙中偷閑,靜下心來,每日靜坐冥思1-2次,每次30分鐘左右,掃除雜念,放松身心,有助解除神經性頭痛,降低血壓。
八、天倫樂:
業余時間,夫妻互訴衷腸,父子談古論今,爺孫游戲取樂等,共享天倫之樂,實為健康之舉。
九、步當車:
以步當車可以防止骨骼退化,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還有利于新陳代謝,有利于減肥。
十、行善事:
助人為樂,幫人之困,濟人之危,可以使你心情舒暢,獲得一種難名狀的心理滿足,這有助于強化人的免疫系統,有利于健康長壽。科學家研究發現,那些樂于助人的老人死亡率比那些不愿意幫助人的老人低60%。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