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孩子肚子疼怎么辦?孩子肚子疼怎么回事?[圖]

        孩子肚子疼怎么辦?孩子肚子疼怎么回事?[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7:17 孩子肚子疼拉肚子

        感冒發燒肚子疼是孩子經常會生的病,由于孩子發育不完全,抵抗力不高生了病就會比較嚴重。家長父母護理的再周全也會有疏漏的地方。就比如孩子肚子疼。孩子肚子疼就會腹瀉,難受哭鬧。那么孩子肚子疼怎么辦?孩子肚子疼是怎么回事?我們來看一看。

        孩子肚子疼怎么辦?孩子肚子疼怎么回事?(1)

        一、小兒肚疼處理方法

        1、 小兒肚疼可以熱敷

        可將熱毛巾或以洋甘菊茶、歐耆草茶或檸檬薄荷茶制成的濕敷布敷在肚子上(請參閱附錄1.4“腹部敷布”)。另外也可以用滇荊芥草、洋甘 菊或10%荷蘭芹子油以1∶2的比例稀釋后涂抹于肚子上,并以順時針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同樣也需注意保暖,可給寶寶穿能蓋住腹部的羊毛內衣褲、較暖的尿 布,或用暖暖包,同時也要注意膝蓋部位的保暖。

        2、按摩減輕寶寶腹痛

        腹痛給寶寶帶來的痛苦非常大,但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大多不屬于疾病,施以合理的按摩方法,再注意生活調理,腹痛就會消失。

        兩手掌輕柔地沿寶寶肚皮右側撫摸至左臀部,撫摸到肚臍處時,應減輕力度緩緩進行。

        手掌搓熱,蓋在寶寶的肚臍上,輕撫按摩。

        手背稍微彎曲,按順時針方向從寶寶肚臍右下方,圍繞肚臍按摩至左下方,對整個腹部進行按摩。

        3、 應讓患兒臥床休息

        孩子腹痛時可在他腹部放熱水袋,但須注意水溫不要太高,以防燙傷。 如果嬰幼兒大便又急又快,可讓孩子把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他坐廁解便,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后可用溫水洗凈孩子臀部,并用5%鞣酸軟膏涂于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手紙涂上凡士林,托住脫垂的肛門,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孩子如果嘔吐頻繁,可短期禁食,醫生可能給孩子靜脈補液。家長則可喂孩子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就可盡早進食。這時,可以喂孩子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面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所以暫時不要喂給孩子喝。

        二、小兒肚疼是原因

        1、小兒肚疼可能是闌尾炎

        一般表現是右下腹疼痛,3歲以下的孩子有肚子疼,并且有明顯的肚子漲,伴有嘔吐,全腹都有壓痛,不讓摸,可能發燒38度多。2、3歲的孩子更應該重視,因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為腹膜炎。10歲以上的孩子患闌尾炎開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說是胃疼),幾個小時之后轉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惡心、嘔吐,右下腹有很明顯的壓痛點,不讓摸。疼后可能伴有低燒,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燒到39度。

        2、 小兒肚疼可能是病毒可愛冒

        這個冬天不太冷,但卻一直干燥,反正我周圍的人,感冒發燒的似乎都輪了一遍,年前身體好好的,過年的時候一定會感冒,小容小韜自然也未能幸免。但兩人在感冒痊愈后,小容曾經有過腹痛,當時伴有咳嗽等,但不太嚴重,生活什么都沒變,突然腹痛的話,可能就是感冒所致了。

        很多病毒可愛冒是腸胃型的,首先腸胃不舒服,然后波及到身體不舒服,到最后感冒發燒的表面癥狀才會浮現出來,所以,當時給小容用了幾味抗病毒的感冒藥后,癥狀立刻緩解,不到兩天就沒事了。避免這樣的腹痛只要防感冒就可以了,室內加濕,身體保暖,吃好睡好,增強抵抗力,同時遠離易感人群。

        三、拉肚子吃什么好

        1、拉肚子可以吃水果

        拉肚子可以吃些水果輔助治療,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拉肚子可以吃蘋果、石榴等;拉肚子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把蘋果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鐘,待溫后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蘋果時,不宜加蔗糖調味,因為蔗糖可能會加重腹瀉。

        2、拉肚子可以吃高良姜陳皮粥

        原料:高粱姜25克,陳皮5克。

        做法:將姜切片與陳皮煮米粥吃。

        功效:祛寒止痛,主治寒冷腹痛。

        四、預防寶寶拉肚子

        1、幫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喂食過多、過少、不規律,都可導致消化系統紊亂而出現腹瀉,同時切勿暴飲暴食。

        2、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別是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

        3、盡量不使用,改用碗勺喂奶。因為奶瓶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特別是橡膠奶嘴,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導致拉肚子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