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寶寶發燒需要注意什么?怎樣處理寶寶發燒[圖]

        寶寶發燒需要注意什么?怎樣處理寶寶發燒[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20:07 發燒幼兒退燒

        嬰幼兒由于自己的身體原因,總是很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襲,感冒發燒,其實,寶寶身體發熱算是一種感冒癥狀,爸爸媽媽們也不要立刻過于緊張,因為,發熱也是會區分情況的,寶寶發熱要對癥下藥,那么,寶寶發燒需要注意什么?怎樣處理寶寶發燒。

        寶寶發燒需要注意什么?怎樣處理寶寶發燒(1)

        1、怎樣處理寶寶發燒

        家長們對寶寶發熱很恐懼,事實上,發熱只是一種癥狀,是由于某一種或者幾種疾病在人體的體現。由于我們碰到的最多的發熱,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很多人都把發熱認為是一種上呼吸道疾病,其實這是不對的。那么,如何判斷發熱是由那類疾病引起的?寶寶發熱后,家長應該怎么處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采訪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急診科孫大慶副主任醫師。

        發熱分為四個階段

        一般來說,發熱指體溫超過平時的基礎體溫。多數正常人的體溫在36-37之間,一般認為低于37.4算是體溫異常,但不算發熱,這樣真正的發熱指的是高于37.4,根據不同的體溫,發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低熱,小于38;中度發熱,38~39;高熱,39~41;超高熱,大于41。

        哪些病可以引起發熱呢?發熱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感染因素,按不同的感染部位可分為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等;按病原分可分為細菌、病毒、支/衣原體、真菌以及其他。在非感染因素外,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發熱,如機體產熱過多、散熱障礙、體溫調節障礙、慢性疾病等。

        38.5以下物理降溫

        之前我們說過,發熱只是一種癥狀,當寶寶出現發熱癥狀時,應該如何控制寶寶的體溫呢?

        專家表示,家長們可以先觀察寶寶的狀況,如果寶寶體溫(本文提出的所有體溫均為腋下體溫)不超過38.5攝氏度,且寶寶精神狀態良好,可以不用過度關注,只要讓寶寶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飲食,適時進行一些物理降溫即可;如果體溫介于38.5攝氏度到39.5攝氏度之間,可以通過服用一些退燒藥來減緩寶寶的發熱癥狀,如果寶寶發燒體溫持續在39.5攝氏度以上,且無法通過藥物控制,那就必須把寶寶送往醫院接受更進一步的治療。

        情況不同處理方式不同

        發熱伴有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一般可以認為寶寶換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只要做好控制寶寶體溫即可。

        如果發熱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特別在夏秋季節,多見于細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瀉。這時,家長除了需要給寶寶進行降溫外,還需要注意給寶寶進行補液,可以通過在市場上口服補液鹽、加鹽菜湯、稀粥或者糖鹽水來給寶寶補充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防止寶寶脫水。

        發熱伴有驚厥或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常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各種腦膜炎、腦炎、腦膿腫。如果寶寶發生驚厥或者昏迷,一定要先將患兒側臥,防止嘔吐物吸入,解開衣領、褲帶,將紗布包裹的壓舌板放入口腔上下磨牙之間,防止舌咬傷。

        如果發熱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癥狀,應考慮泌尿系統感染、腎結核等。這時應當先給寶寶退燒,大量飲水,并且沖洗尿道口,觀察寶寶尿道口有無紅腫、如果在沖洗過后寶寶癥狀減輕,則可以繼續注意觀察,否則立刻將寶寶送往醫院就診。

        高溫不退伴有皮疹時,可能寶寶患有幼兒急疹、麻疹、猩紅熱、水痘、流腦等疾病;發熱伴有局部感染,發熱時要仔細檢查各個部位,多見于局部感染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化膿性淋巴結炎等。家長應當仔細了解寶寶病情,并前往醫院就診。

        注意記錄病程方便確診

        此外,在寶寶發熱的過程中,家長們應當時刻注意觀察寶寶的具體情況,包括其最高溫度,大概多長時間體溫反復一次,是否存在伴發癥狀,在發燒的不同階段,這些癥狀的輕重程度以及變化情況,以方便在需要就醫時,能夠詳細的告訴醫生寶寶的真實情況,以方便醫生能夠更好的確診。

        2、怎樣預防寶寶感冒

        ●暖為上策

        真正的冬季,父母都不會讓寶寶凍著,但往往是春秋兩季,掌握不好穿衣尺度,穿多了怕熱、穿少了怕涼。有的父母就認為,從小讓寶寶皮實點兒,不用太管他,反而抵抗力會好,其實這是不對的,寶寶感冒多發的原因往往都是受寒著涼開始的,所以,在穿衣問題上,還是暖為上策。

        睡覺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寶寶頭朝向門、窗等風口,以免受風寒。洗澡的時候,情況卻恰恰相反,不建議用過熱的水,因為熱水洗澡后,寶寶要承受的溫差大,反而會更容易感冒,水溫越接近寶寶的體溫就利于寶寶適應洗澡后的環境溫度。

        ●溫室健康花

        春秋季節,家里沒有暖氣,要設法用電暖氣、空調等讓寶寶的臥室暖和起來。盡量保持室溫相對恒定,室內溫度變化大,更易增加寶寶患感冒的機會。

        ●姜汁可樂

        將新鮮的生姜洗凈,去皮,切成小細絲,把煮鍋洗凈,放入一瓶可口可樂,同生姜絲一起煮開。一般給成年人喝的姜和可樂的比例為1:100,寶寶可酌情調試。涼溫后,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每次給寶寶喝1小碗。每周喝兩到三次。

        可以根據寶寶的大小,來決定給他喝的量,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嘗試喝幾茶勺,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喝1小茶杯底或碗底,兩歲以上的寶寶則可以喝半碗以上。

        根據寶寶的口味,決定姜絲和糖的比例,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承受辣味兒,所以可以放少一點姜絲,多一些糖。

        可口可樂本身就是由兩種可以預防感冒的中藥做成的,姜絲可以幫助寶寶御寒,可樂本身的甜味比直接服中藥更能讓寶寶接受。

        ●早餐親自做

        無論生活多么緊張、工作多么繁忙,要想讓寶寶遠離感冒,一定要讓寶寶吃好早餐。很多父母認為早上的飯不用像中午和晚上那樣隆重,越簡單越好。這種觀點真是大錯特錯!因為只有吃好早餐,寶寶體內產生足夠的熱量才可能增加御寒能力。

        還在哺乳中的寶寶要特別注意,如果媽媽奶水不足,寶寶表現出吃得意猶未盡時,一定要給寶寶加一些奶粉等,不要讓寶寶餓著。

        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早餐也是蛋黃等高營養、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最好添加時間。

        可以自己獨立吃飯的寶寶,則更要注意早餐的營養搭配,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有時候并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營養和口味所需,特別為寶寶制訂食譜也許會費點時間,但換來的是明顯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可以幫助寶寶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的食物有;菠菜、蘋果、香蕉、番茄;肉類如鱈魚、牛肉;五谷類如綠豆、糙米、紅豆;以及雞蛋、起司等食物。這些食物富含刺激免疫系統能力、增加免疫力的維生素,如天然胡蘿卜素、維生素A、C、E、B6、B12及鐵、鋅、硒、葉酸等。

        ●三點一線

        家、游戲場(或者是家門口的小花園)、幼兒園(早教機構或者親子班、學前班),盡量把寶寶要去的環境控制在3個以內,偶爾的外出就餐是可以的,或者跟著全家去郊游,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空氣流通差的室內,或者是過分靠近小動物的地方,有垃圾等不潔物品的地方更是要極力避免。

        一旦寶寶必須要去人多的地方,比如生病了去醫院,最好是打車而不是乘公交車,最好兩位家長陪同,這樣就可以一個去排隊,一個去交費,大大減少寶寶在病菌感染源復雜的醫院停留的時間,而且最好選擇去專門給兒童看病的醫院,而不是情況更加復雜的成年人醫院。

        ●居家隔離

        有時候,寶寶只是流了清鼻涕,最好也要特別重視起來。寶寶身體非常敏感,有了不舒服就立即會有所表現,特別小的寶寶也許還不能用語言明確地表達哪里不舒服,但細心的父母卻可以通過寶寶平時的表現來判斷他是否有不舒服,比如是否經常哭鬧、是否坐立不安,表情是否焦急,是否經常搔抓等。

        寶寶有不舒服,即使癥狀不太明顯,最好也要居家隔離,取消外出游玩或探親訪友的計劃,讓寶寶安靜地多休息,多喝溫水排毒。

        家里有了感冒的病人,一定要與寶寶隔離開來,單獨使用碗筷、單獨消毒,特別不能面對面坐著,也不可同床睡覺。每天開窗通風至少兩個小時,適當時可噴灑消毒水,或是用消毒性洗劑擦地。

        ●適當“逃學”

        很多父母對寶寶期望很高,從小就給寶寶安排很多課程,弄得寶寶也有精神壓力。思想或精神上的負擔,也會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寶寶的免疫力,所以,千萬不要太逼迫寶寶去學習,一切都要靠興趣。

        有時候,很小的寶寶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就通過無原因的哭鬧等讓父母摸不著頭腦的方式表現出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細心觀察,讓寶寶每時每刻保持開心、樂觀,真正做到把學習當成游戲,游戲就是學習才是最好。

        當寶寶有輕微不舒服的癥狀時,也最好與小朋友們隔離。當班級里有小朋友感冒時,最好把寶寶接回家來,隔離呵護,避免交叉感染。方法:

        ●冬泳

        嗨,先被別我們的小標題所嚇倒哦!

        我們可不是建議您把寶寶扔進冰窟里去進行“冬泳”,我們所建議的不過是,在溫度合適的室內游泳館,讓寶寶在冬天也堅持鍛煉!

        游泳時的水溫和室內溫度同樣重要,需要父母先親自去考察一下,然后再帶寶寶去。每周堅持一次冬泳,也可以大大減少寶寶患感冒的次數呢!

        ●戶外玩個夠

        在北方,冬季寒冷,很多父母就怕寶寶著涼,大大減少寶寶的戶外活動時間,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在寶寶健康的狀態下,做好保暖措施,帶著寶寶去戶外運動是提升寶寶呼吸道適應環境功能的最好時機。

        冬季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以幫助寶寶預防感冒。實際調查結果也表明,常堅持戶外活動的寶寶患感冒的機會顯著少于戶外活動少的寶寶。

        一般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在無風天出來活動兩到三次,每次10分鐘左右。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每天活動1小時左右,兩歲以上的寶寶每天保證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戶外活動時間可以大大降低感冒的發生率。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