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上班族 > 夏季雷雨天氣如何防雷擊?夏季防雷事項有哪些?[圖]

        夏季雷雨天氣如何防雷擊?夏季防雷事項有哪些?[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20:42 下雨打雷夏季

        夏天正是雷雨季節,這個時候會經常出現雷雨的天氣,雷雨天氣對人體來說,存在一些危險,被雷電擊中的事件發生過不少,夏季打雷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雷的事情,那么夏季雷雨天氣如何防雷擊?夏季防雷事項有哪些?下面為大家介紹。

        夏季雷雨天氣如何防雷擊?夏季防雷事項有哪些?(1)

        1、防雷電的十條須知

        1.出門前,了解天氣預報。夏季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前,務必了解天氣預報情況。

        2.密切關注雷暴動向。春夏氣溫升高,暖空氣上升形成積雨云,因而最容易發生雷暴現象。持續高溫形成的塔狀積雨云,通常是雷暴的第一信號。

        3.聽到雷聲應躲避。閃電可襲擊雨區以外的10英里范圍,與聽到打雷聲的范圍相當。以防萬一,一聽到轟隆隆的雷聲,就應立即尋找安全避所。不要使用手機、MP3等電子產品,特別是不要發短信。

        4.提前規劃安全措施。在室外,一旦看到閃電或聽到雷聲,就應快速尋找安全的躲避處。聽到第一聲雷后,應迅速進入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內,或進入密閉的車輛,聽到最后一聲雷后,等待30分鐘,再返回室外。

        5.水域、高地和空曠地最危險。一旦有雷暴雨跡象,一定要遠離水域、高地和空曠地。另外還應避免接觸所有金屬物件,包括電線、籬笆、機械、發動機及電工工具等。

        6.身處室外,盡量下蹲。雷電發生時,如果距安全處較遠,那么身體應盡量下蹲,與地面越近越好。雙腳并攏,雙手捂住耳朵,避免雷聲傷害聽力。與其他人至少保持4.5米的距離。如身處野外,最好的防護場所就是洞穴、溝渠、峽谷或高大樹叢下面的林間空地。

        7.室內也應防雷電。雷電發生時,即使在室內,也不見得安全。應避免接觸水、遠離門窗、不要使用電話、不要用耳機聽音樂。為了保護家電,最好拔掉插頭。

        8.雷擊受傷應盡快實施急救。雷擊受傷者身體不帶電,可安全接觸,必須盡快送醫院急救。如果第一時間急救處置適當,一些雷擊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發現受傷者不省人事或沒有呼吸,應立即實施心臟復蘇按壓,并撥打急救電話。

        9.暴雨中開車,應減速。打雷時,正騎摩托車、電單車、單車等趕路,最好先下車等待雷電過去,切忌狂奔。汽車內是避雷的理想地方,但開車時,應該格外謹慎減速慢行,如果有可能,最好將車開到安全地帶,等暴雨結束后繼續上路。

        10.沒有船艙的船只更危險。劃船時,一旦有暴雨苗頭,應盡快靠岸,尋找安全場所。

        2、雷雨天對身體的影響

        雷雨天氣伴隨著氣溫下降,濕度上升,讓人感覺空氣有點粘稠,風濕和類風濕患者往往會舊病復發,平時脾胃不好的人還容易胃部受涼。而且潮濕的天氣也會使人情緒低落、心煩氣躁,還會影響睡眠質量。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暴雨天氣,保持身心健康呢?

        首先我們一定不要認為夏天氣溫高就不用擔心受涼,恰恰相反對于身體抵抗力差的人群(兒童、老人、孕婦等)或者本身就患有慢性腸胃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突如其來的暴雨可以使氣溫驟降十度左右。這種天氣忽冷忽熱,搖擺不定,和考試等待成績的心情一般讓人忐忑不安,大家記得及時增減衣物,生冷食物西瓜、冰淇淋之類的還是等氣溫升高的時候解暑吃吧。

        其次,暴雨天氣大家基本都在室內活動,因為濕度大,溫度介乎20-30度之間,正適合細菌滋生。如果長時間待在室內請做好通風換氣,尤其是對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和風濕病患者更是如此。

        還需謹記的是,在雷雨傾盆而下的時刻,平坦空蕩之地,例如足球和籃球場,曠野,海邊沙灘,都是非常危險的地方。此時,行走的人,挺拔的樹,相對于四周的環境,突兀而高,而雷電最喜歡向一個環境的相對高處傾瀉電流。

        所以雷雨天氣,不僅僅是站在樹下很危險,在雨中漫步也很危險。

        若雷雨時,你正在曠野中跋涉,一時無處可逃,最好走到該處最低的地方去,山洞,低洼處均可,若一時找不到低洼處,雷電響時,蹲下,撲倒,讓自己瞬間變矮,雙手捂耳,也是一個好辦法。

        如你正在車中,雷雨響時,就讓車速減緩,或停下,切不可在風中狂奔,這樣也容易被雷電“鎖定”的哦。

        最后呢就是提醒大家,不管是烈日當空還是暴雨傾盆,大家一定要調試好自己的情緒,莫受密布的陰雨影響哦,黯淡的心情不僅影響工作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有時間不妨多和朋友家人互動交流,工作生活中切勿過度疲勞。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