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長牙比同齡的孩子要慢些,所以就會有些心急了,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那里出了什么問題,寶寶長牙慢并不一定就是生病了,大多數家長最先想到的是缺鈣造成的,那么,影響寶寶長牙的因素有哪些?下面來看看文章的解答。
1.遺傳因素
出牙的早晚跟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父母小時候出牙比較晚的,他們孩子出牙的時間也會相對比較晚一些。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在出牙的時間上也是會有所差別的,男孩子長牙的時間一般比女孩子會稍晚一些。
2.營養因素
健康的牙齒與蛋白質、鈣、磷、氟、維生素等營養素密切相關。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可造成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充足的鈣磷氟有助于寶寶牙齒的鈣化,充足的維生素不僅是孩子全身發育的所需,對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當寶寶飲食不均衡,體內缺少這些營養素時,也可造成寶寶出牙較晚。另外,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們的生長發育較慢,同樣出牙也會出得晚一些。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寶寶平時的均衡飲食,補充豐富的營養素,以保證寶寶乳牙的正常生長。
3.添加輔食的情況
在寶寶4個月之后,其實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寶寶太小,不敢給寶寶嘗試奶以外的食物,殊不知,這樣有可能會使得牙齦缺乏有效的刺激而最終影響到寶寶牙齒的萌出。
因此,當寶寶長到4個月之后,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應首選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米粉,后期可慢慢開始添加蔬菜、水果泥,如土豆泥、蘋果泥等。
當寶寶長到6-7個月大的時候,唾液中的淀粉酶功能已基本趨于完善,這時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吃一些磨牙餅干等淀粉類食物。剛開始時,寶寶可能只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等食物變成泥狀時再咽下去,慢慢地,寶寶就會學著用牙齦將食物磨碎,并慢慢學會咀嚼的東西,而這些動作能促進寶寶頜骨和牙床的發育,還有利于乳牙萌出。
4.疾病的因素
當寶寶患有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時,也可造成其遲遲不出牙。因此,如果寶寶超過1周歲還沒萌出第一顆牙齒時,也需要考慮是否為佝僂病或內分泌因素所致。但出牙晚是否是由疾病因素所致,需要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
總之,造成寶寶出牙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在見到寶寶遲遲不出牙時,不能憑感覺就認為是缺鈣而擅自給寶寶補鈣或吃魚肝油,而是建議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糾正,以真正達到改善出牙的目的。
目前,許多兒童家長都有一種錯誤觀念,認為乳牙將來會全部換掉,不補也沒有關系,換牙后就好了。因此,許多小朋友的童年是在一口壞牙的環境中度過的。乳牙雖然遲早會被替換,但是它會在小朋友的口腔中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最慢的乳牙甚至到11至12歲才會替換。而這段時期恰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所以乳牙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
嬰幼兒時期是生長最旺盛的階段,有了健康的乳牙才能保證孩子能嚼細食物,并充分地吸收。如果乳牙壞了,食物沒有經過適當的咀嚼就直接吞咽,會增加孩子腸胃的負擔,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如果乳牙因齲齒疼痛,無法正常咀嚼,容易使小朋友養成偏食的習慣,可能不喜歡吃肉或蔬菜等纖維多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咀嚼較費力,可能出現壞牙疼痛或塞牙等情況,將會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的發生。
此外,乳牙還有引導頜骨及恒牙生長的功能。有正常咀嚼功能的乳牙能刺激頜骨的生長。如果咀嚼功能低下或偏側咀嚼,頜骨的發育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乳牙因齲蝕或其他原因太早喪失,如果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鄰牙會發生移位,可能造成恒牙沒有萌出的空間,使得恒牙排列不整齊。乳牙如果齲壞太嚴重,甚至會影響到正在發育的恒牙,使得恒牙發育不全。
乳牙萌出期正是孩子開始學習發音和說話的關鍵時期,如果乳牙因齲缺損或缺失,將會導致孩子不正確的發音習慣,從而對以后的說話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有一個較容易被疏忽的問題就是美觀因素。小朋友會因為乳門牙變成灰黑甚至折斷,而變得不太開口說話或不喜歡笑,覺得自己的牙齒不好看,喪失自信心,常常給小朋友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提醒家長從小給孩子養成少吃甜食,保持口腔衛生的習慣。一旦發現有壞牙,應及時帶孩子到口腔科進行檢查、治療和口腔衛生保健指導,從而減少齲齒給孩子發育帶來的不良影響。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