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如何通過指甲判斷男性腎虛?男性腎虛會出現哪些癥狀?[圖]

        如何通過指甲判斷男性腎虛?男性腎虛會出現哪些癥狀?[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6:25 腎虛指甲體寒腰痛

        腎臟對于男性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好比乳房之于女性一樣。而腎臟與人體的指甲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指甲是人體內離心臟最遠的地方,不論是腳指甲還是手指甲,通過對手指甲的觀察,可以判斷出男性是否腎虛。如何通過指甲判斷男人腎虛?男人腎虛會出現哪些癥狀?。

        如何通過指甲判斷男性腎虛?男性腎虛會出現哪些癥狀?(1)

        1、如何通過指甲判斷腎虛

        對于男人來說,腎虛可不是一個好兆頭,更麻煩的是,腎虛的前期癥狀不明顯。而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性新知中提到,80%的腎虛者在前期都會在指甲上發現白斑。在現代醫學里,指甲因為位處人體末端,有豐富的微細血管和神經末梢,是觀察很多疾病前兆的要地。

        在中醫學里腎代表了人體能量內存,而肝則代表著能量的輸出。中醫里認為肝其華在爪,而“肝腎同源”,指的就是只有豐富的儲備才會有源源的后備供給。

        指甲在人體的末端,甲面光華潤澤,半月痕以上的部分紅白隱隱顯示的就是氣血能夠充分地流到末梢,如果有烏黑淤滯,說明末梢經絡已經有堵塞狀況。

        指甲上發現一些白斑則可能意味著,氣血不足,不能維持正常的末梢微循環,內臟本身也從其表面的微循環開始“缺氣少血”了。而這就可以認為是腎虛的表現,因為氣血的供給減少了。我們尤其需要關注手足小指的情況,小指對應著腎,小指如果色澤蒼白,有白斑,甚至干枯就提示腎氣虧虛。而這是大家常忽視的,大多以為出虛汗,欲望低才算腎虛,而那時候已經嚴重了。

        指甲上的半月痕如果弧度大、光澤好,就表明此人的氣血比較豐盛,反映出腎所積聚的營養。但是過大也并非好事,說明養分堆得太多,易患心腦血管、高血壓、中風等疾病。

        我們尤其需要關注手足小指的情況,小指對應著腎,小指如果色澤蒼白,有白斑,甚至干枯就提示腎氣虧虛。而這是大家常忽視的,大多以為出虛汗,欲望低才算腎虛,而那時候已經嚴重了。

        溫馨提示:當你發現自己已經有了以上腎虛的癥狀時,那么在平時就要做一些補腎工作了。

        2、男性腎虛的表現

        夜尿增多

        對于正常的男人來講,是不常起夜的,但是如果你腎虛了,那么就很容易起夜了。半夜的時候,如果你起夜好幾次的話,那說明你可能腎有點兒虛了。若是你一個小時就差不多上一次廁所的話,那就是腎虛嚴重了。如果你想要根治的,必須溫扶先天腎陽之氣這一環節。增強腎氣的固攝氣化作用,才能讓其得陽而陰退。建議右歸丸。

        頭暈耳鳴

        如果你感覺到頭暈耳鳴的話,可能你會有很大的壓力,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眼睛發花,天旋地轉,惡心嘔吐等滋味,其實這種癥狀是與肝腎有關系的。這是因為身體里缺了一種東西后,使腦所養失去,就會出現頭暈,耳鳴。這個時候,就是腎虛了,你要好好養一下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找補益腎氣的,自然,頭暈耳鳴的癥狀就會消失了。

        畏寒體冷

        當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本不應該感覺到涼,可是如果天氣有變,例如刮風或者是下雨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格外的冷,這個時候,你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有可能你就是腎虛了。這個進修,你可能會腰膝酸痛,神疲倦怠,少氣懶言,口淡不渴等癥狀。這個時候,被腎虛最好的辦法,就是吃點兒狗肉,因為狗肉不僅可以壯5陽,而且益精哦。

        房事過度

        中醫有一個講法,那就是腎藏精,也就是說腎精可以生出腎陰和腎陽來,對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著極大的好處。而且這兩種腎陽和腎陰在人體里是平衡的。一旦你的這種平衡被打破的話,那你就有可能出現,例如,陽6萎,早6泄,滑精,精液病等病癥。這個時候,你也會伴有例如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腰酸背痛等腎虛的現象。這個沒事,只要你不要過度地自?慰或者是房事安排得當,癥狀就會自然消失的。

        腰痛

        腰痛,大家都知道,腎虛的時候,就會腰痛的。是的,沒錯。這個時候,一般情況下可能會有以下的情況,一種是內傷,一種是勞損。對于內傷來講,就是先天不足,或者是久病過虛的那種,或者是疲勞過度所致。輕者無法彎腰或起立,而重者則腰部根本無力。勞損則是指體力負擔過重造成的。例如,長期以一種姿勢勞動,就會造成腎虛。如果出現經常性的腰痛的話,要好好調理加休息。當然,也可以吃點兒六味地黃丸。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