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心功能衰竭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心功能衰竭要檢查什么?[圖]

        心功能衰竭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心功能衰竭要檢查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6 17:38 心臟心血管冠心病心絞痛

        通常人在進入到老年之后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是會出現衰退的情況的,所以很多老年人都存在有行動遲緩等狀況,而不少老年人還會出現心功能衰竭的癥狀,只是很多人對此都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心功能衰竭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心功能衰竭要檢查什么?

        心功能衰竭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心功能衰竭要檢查什么?(1)

        1、心功能衰竭的表現癥狀

        1.咳嗽、氣喘貌似氣管炎、哮喘病

        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現為頻繁干咳或胸悶氣喘,活動及勞累時尤甚。還有的在夜間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癥狀才逐漸緩解。這是由于左心衰導致肺瘀血及支氣管黏膜水腫、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氣受阻所致。

        由于老年人多有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支、肺氣腫等)病史,因而當心衰以呼吸道癥狀為突出表現時,常常被誤診為支氣管炎或哮喘發作。心源性咳喘與體位關系密切,臥位時癥狀重,坐(立)位時癥狀輕,并且常常在夜間發作。

        2.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貌似胃腸炎

        這種情況主要見于右心衰。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體循環的靜脈壓升高,導致內臟(胃腸道、肝、膽等)瘀血,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因胃腸平滑肌缺血性痙攣而導致腹疼、腹瀉。如果不詳細詢問病史及查體(右心衰一般有肝大、下肢浮腫、頸靜脈怒張等陽性體征),很容易被誤診為慢性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

        3.尿少、浮腫貌似腎臟疾病

        心功能衰竭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體循環瘀血,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不足,而導致24小時總尿量減少,夜尿相對增多。這是因為在夜間平臥休息狀態下,回心血量增加,腎好于白天的緣故。與腎臟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腫多從人體下垂部位(足踝、小腿)開始,而腎性水腫常常首先出現在面部。另外,心源性水腫病人尿常規多屬正常,且同時伴有心衰的其他癥狀和體征。

        4.情緒或精神異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腦病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癥狀表現突出,如頭暈、失眠、煩躁不安、幻覺、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等。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腦動脈硬化及腦供血不足。

        2、心功能衰竭如何檢查

        1.X線檢查

        可查見心影大小及外形,為心臟病的病因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根據心臟擴大的程度動態改變也可間接反映心臟功能狀態。若有肺淤血,主要表現為肺門血管影增強,上肺血管影增多與下肺紋理密度相仿,甚至多與下肺。由于肺動脈壓力增高可見右下肺動脈增寬,進一步出間質性肺水腫可使肺野模糊,KerleyB線是在肺野外側清晰可見的水平線狀影,肺小葉間隔內積液的表現,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現。

        2.超聲心動圖檢查

        比X線更準確地提供各心腔大小變化及心瓣膜結構及功能情況。還可以估計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其中超聲多普勒檢查是臨床上最實用的判斷舒張功能的方法。

        3.放射性核素檢查

        有助于判斷心室腔的大小。還可通過記錄放射活性-時間曲線計算左心室較大充盈速率反映心臟舒張功能。

        4.動脈血氣分析

        監測動脈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

        5.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和血生化檢查,如電解質、腎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應蛋白。

        6.心衰標志物

        診斷心衰的公認的客觀指標為B型利鈉肽(BNP)和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的濃度增高。

        7.心肌壞死標志物

        檢測心肌受損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高的標志物是心肌肌鈣蛋白T或I(CTnT或CTnI)。

        3、心臟疾病的常見誘因

        心臟疾病的常見誘因有先天性或者遺傳性的,也有后天獲得性的。

        部隊官兵入伍前,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體檢篩查,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已被阻擋在軍營門外。但是,我們的戰友當中也存在極少數的隱匿性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因為隱匿性先天性心臟病一般難以通過普通的體檢查出,通常也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容易被忽視。他們因為基因或遺傳或突變導致有發生惡性心律失常的基礎,雖然心臟結構上沒有表現異常,但在一些應急狀態下,可能發生病變,比如劇烈運動,或者深度睡眠等情況。這類隱匿性心臟病一旦被激發,后果也很嚴重。

        部隊官兵患心臟疾病大多屬于后天獲得性的。除常見的心肌炎、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缺少運動等原因外,影響后天性心臟病發生的因素還有很多,主要可通過兩大途徑:一類是通過神經影響;另一類是通過體液影響。

        可誘發神經影響心臟病變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情緒急劇變化和身體內外環境的急劇變化。情緒急劇變化是指大喜、大悲、大怒或者精神高度緊張,人體在這種情況下會使交感神經興奮,體內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增加,心跳加劇、血壓升高,引起心律失常,甚至有的人冠狀動脈發生較長時間痙攣,誘發心臟驟停;身體內外環境急劇變化,最常見的是身體內外溫度驟變,例如劇烈運動完后直接沖涼水澡,天氣很熱的情況下大量食用冷飲等。當身體內外環境變化時,心臟要通過植物神經,包括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進行適應性調節。如果突遇體內外環境驟變,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可能會短時間內調節不過來,產生植物神經紊亂,甚至造成心臟“罷工”。

        體液對心臟的影響主要體現為體內電解質紊亂,大量出汗、嘔吐、腹瀉等都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尤其是血中鈉、鉀離子的丟失,從而影響心律。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