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是中醫(yī)中的說法,指的是脾胃的陽氣虛弱,導致身體出現很多不適癥狀,中醫(yī)中講究陰陽協(xié)調,陽氣失衡,人體的內臟會出現功能紊亂的現象,會有一些不良的癥狀表現,那么脾胃虛寒有什么表現?吃什么可以緩解脾胃虛寒?一起來看看吧!
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好吃生冷、勞累過度或久病憂思而傷脾等所致。癥狀表現為:天氣變冷或受涼和食用生冷食物時感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熱敷可減輕癥狀。隱隱胃痛,持續(xù)不斷,冷時伴有疼痛,熱敷或按摩可緩解,空腹時疼痛,補充食物可緩解,但勞累、食冷或受涼后疼痛加重,還會伴有嘔吐,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脈虛弱的癥狀。
脾陽虛衰,陰寒內盛的表現,多由脾氣虛癥發(fā)展而來,或過食生冷,或腎陽虛。臨床表現為腹脹無胃口,腹?jié)M時減,腹痛時熱敷和按摩可減輕疼痛,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冰冷,或肢體乏力,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稀,小腹有墜感,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脾胃虛寒證,以脾失健運和寒象表現為辨證要點。腹脹納少,乃脾陽不足,運化失健;腹痛喜溫喜按,是陽虛陰盛,寒從中生,寒凝氣滯;陰寒之氣內盛,故水濕不化,見口泛清水,大便溏泄,更甚者完谷不化,小便不利。婦女帶下清息腰腹酸沉,屬寒濕下注。治療宜溫中健脾,方用理中湯。
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因此,一般是年輕上班族和一些飲食生活不健康及身心勞累的人群易患此病。
脾胃虛寒,需溫中健脾,和胃止痛,恢復脾胃健康。可參考方藥:黃芪建中湯。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小建中湯溫脾散寒,和中緩急止痛。泛吐清水較重者,可加干姜,吳茱萸,半夏,茯苓等溫胃化飲;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脾虛濕盛者,可合二陳湯;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等腎陽虛證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腎氣丸,右歸丸之類助腎陽以溫脾和胃。雖同為脾胃虛寒癥,但表現不一且程度不同,適用方藥也有所側重,故需聽從醫(yī)師囑咐,方能事半功倍。
脾胃虛寒者都因飲食不當、壓力過大、疲勞等原因而致,除了服用藥方外,更重要是從生活方面改善,適當的食療,使人體恢復更好。宜食用性溫味甘辛,具有健脾補氣、溫暖腸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鏈魚、草魚、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紅糖等。脾胃虛寒者可參考以下食療:
1、生姜粥
鮮生姜10克,糯米100克,白糖10克。將生姜洗凈,切成薄片,與洗凈的糯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稠,調入白糖即成。早晚分食。有溫中散寒、暖胃止吐的功效。
2、胡椒豬肚湯
豬肚用生粉、鹽擦洗內外,洗凈。將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與蜜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調味后,飲湯吃豬肚、蜜棗。有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的功效。
3、紅棗秈米粥
大紅棗7枚、秈米50克,共同于清水中以文火久燉至熟爛,加入紅糖10克,熱食。
還有茴香狗肉湯、茴香菜包子、干姜蜂蜜糯米飲、姜汁牛乳飲、肚絲湯等,均能起到溫中健脾、驅寒健胃的效用。
此外,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鴨蛋、蛤蜊、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瓠子、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卜、薄荷、蕹菜、蕺菜、地耳、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豆腐、馬蘭頭、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zhèn)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脾胃虛寒疼痛加劇。特別是夏天的時候要管住自己的嘴,莫貪一時的涼,盲目加冰,要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而定。
1、保證規(guī)律的飲食
保證飲食規(guī)律是調理脾胃的關鍵,脾胃不好的人群尤其要注意一天三餐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飲食最好葷素均衡搭配,素食為主,養(yǎng)成常吃綠色蔬果的習慣,多補充膳食纖維,以方便滿足消化需要,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食物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如辛辣油炸食物,冰冷和過燙的食物。少喝酒,睡前不進食,保證腸胃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2、進行適當正確運動
適當的體育運動能夠幫助增強人體脾胃功能,加強腸道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腸胃本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食物消化和營養(yǎng)成分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飯后不要立即進行劇烈的運動,以慢跑,走不為主,平時上下樓盡量走樓梯,外出以步代車;如果是有便秘問題的人群,一天保證運動兩個小時以上,并保證了運動強度的情況下,堅持一周左右,便可以有效解決便秘問題。
3、保持良好的情緒
生活中隨時注意控制情緒變化,保持輕松良好的情緒對于調理脾胃是很重要的。情緒太過于大起大落,也會對食欲,消化,吸收產生影響,造成食欲下降,腹部脹氣,消化不良等常見問題,保持良好的情緒就等于保持了良好的食欲。
4、隨時注意冷暖調節(jié)
脾胃不好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到冬天,有胃寒脾虛的人群,可以在肚臍中貼暖寶寶,或者穿厚實衣物保暖,同時應該少吃生冷食物,每天早上起來喝上一杯生姜水起到暖胃作用。
5、按摩方法調理脾胃
由于吃的太多,脾胃虛弱導致消化不良,肚子脹氣等情況出現的話,可以試試按摩胃部的方法來調理脾胃,具體做法是:用手按住胃部進行逆時針方向旋轉,一次按摩十分鐘即可;飯前飯后沿著后背兩側向下按摩或者平趴在床上,請人幫忙進行按摩,按摩的方式就是從背部開始到臀部不停的朝一個方向化圈圈,一次按摩半個小時即可。
6、藥物調理脾胃
脾胃經常有不適感的人群有時候可能會選擇一些調理型藥物來服用,在服藥時需要注意,最好在飯后服藥,飯后胃部囤積了食物,就等于胃部出現了一層保護膜,可以防止胃壁受藥物刺激。
7、刮食指調理脾胃
人的食指穴位和脾胃是有關聯的,脾胃不好,經常出現便秘或者腹瀉的人群,經常刮刮食指對于脾胃調理是有作用的。
8、梳發(fā)際調理脾胃
體質不好,易感冒失眠人群,梳頭時要著重注意梳理頭部鄭重的督脈和膀胱經區(qū)域,即從前額正中沿著頭部中線向頭后枕部梳理頭發(fā)。多梳此部位有通經絡,調氣血,振奮陽氣的作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