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血壓偏低怎么才能補上?血壓偏低吃什么補?[圖]

        血壓偏低怎么才能補上?血壓偏低吃什么補?[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9 19:35 血壓低血壓高血壓食補

        血壓的高低往往反應著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血壓過高或者過低都意味著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需要好好調理。例如血壓過高就需要控制日常的膳食攝入,而血壓偏低則需要好好補一補。那么血壓偏低怎么才能補上?血壓偏低吃什么補?

        血壓偏低怎么才能補上?血壓偏低吃什么補?(1)

        1、生姜若干

        將生姜去皮后洗凈,生服。常吃生姜對治療低血壓有好處,健康人口嚼生姜1g,可使收縮壓平均身高1.5kPa,舒張壓升高1.9kPa。此外,可在菜湯、豆腐湯、肉湯、雞湯中多放些姜末,平時用姜末泡開水但茶飲等等對治療低血壓都有好處。

        2、參芪升壓湯

        材料: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升麻9克,瘦肉100克。

        做法:將瘦肉洗凈后切塊,以上三藥一起裝入紗布袋中,在放入砂鍋內,加水用文武火燉煮至肉爛熟,取出藥袋,加調料即可,喝湯吃肉。

        功效作用:可以補中益氣,適宜于血壓偏低的人群進補服食。

        3、淮杞狗肉

        材料:狗肉、淮山藥、枸杞各適量。

        做法:將狗肉洗凈后切成小塊,用開水燙透,然后放入油鍋中和蔥姜翻炒,燒透后加入料酒。倒入砂鍋中加入淮山、枸杞、食鹽,加水用文火燉爛后調味即可。

        功效:可以滋補肝腎、補中益氣,益精助陽,適用于年老體弱血壓偏低的人群進補服食。

        4、大棗黃芪粥

        用大棗10沒,黃芪15克,糯米50克,先將黃芪用水燉煮,去渣。用黃芪湯汁與大棗、糯米同煮熬粥,每晚服食一次,可改善血壓偏低的癥狀。

        5、人參煮羊肉

        材料:園參50克,枸杞子30克,肉蓯蓉15克,羊肉250克。

        做法:想將前三種材料銼成細末,用1500毫升的清水浸泡兩天,去渣取汁1000毫升,加入羊肉和蔥白一起燉煮至羊肉爛熟,稍加調味后即可服食。

        功效:可以治療因低血壓脾腎陽虛,所引起的頭暈目眩、體倦無力,腰膝酸軟等不適癥狀。

        6、歸圓仙酒

        材料:當歸身60克,龍眼肉250克,白酒1000克。

        做法:將白牛浸泡當歸身、龍眼肉,20-30天后即可飲用。每次飲20-30毫升,每日2次。

        功效:可益氣養血,健脾養心,適用于低血壓心脾氣血虧虛,表現有頭暈心悸、失眠多夢、唇甲舌淡的人群進補飲用。

        7、銀耳參棗羹

        材料:銀耳5克,高麗參5克,枸杞子2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銀耳洗凈,用水浸泡約30分鐘左右;大棗用清水沖洗干凈,二者與枸杞子、高麗參共入砂鍋中,加100毫升雞湯和適量水,用小火燉煮。早晚分2次服食,連用數日。

        功效:可以益氣養血,養心健脾,寧神安志。適用于低血壓心脾兩虛,身體虛弱,心神恍惚,容易健忘的人群進補服食。

        8、血壓低不能吃什么

        1、胡蘿卜

        血壓低的人群不宜吃胡蘿卜,因為胡蘿卜中含有一種叫“琥珀酸鉀鹽”的成分,這種成分容易導致血壓降低,尿中排鉀增加,食用后加重血壓低的癥狀。

        2、苦瓜

        苦瓜雖然有降血糖,降血壓,清熱的功效,但如果過量食用的話,則有可能傷“心”,如果是血壓過低,或血糖過低的人群是不適宜吃苦瓜的。

        3、荸薺

        血壓低的人群最好不要吃荸薺,荸薺有降低血壓的功效,肝陽上亢或炎熱致高血壓人群適宜食用,低血壓人群食用則容易加重病情。

        4、山楂

        山楂有降血壓,軟化血管,通血脈的功效,高血壓伴血管隱患患者可以食用,而血壓低的人群食用,容易加重病情,因此不宜吃山楂。

        5、番茄

        血壓低的患者要慎吃番茄,番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血壓低的人群吃番茄,會導致頭暈目眩,神疲乏力等癥狀更為嚴重。

        6、蜂王漿

        蜂王漿中含有類似乙酰膽堿的物質,而乙酰膽堿有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所以血壓低的患者是不適宜吃蜂王漿的。

        7、蓮子

        血壓過低的人不適宜吃蓮子,蓮子中含有生物堿,這種成分有明顯的將血壓作用,血壓低的人群食用后會導致病情加重。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