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隨著月份的長大,到了六個月左右的時候牙齒也會逐漸長出來,對于父母來說,看到寶寶長牙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對于寶寶長牙的順序不是很了解,這樣不利于對寶寶的牙齒進行護理,所以最好知道密碼長牙的順序,那寶寶長牙的順序是什么時候呢?
有的寶寶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寶寶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范圍內,就是正常的。寶寶長牙順序如下:
1、中切牙:下頜6個月;上頜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7個月;上頜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12個月;上頜14個月。
4、犬牙:下頜16個月;上頜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0個月;上頜2歲。
有的寶寶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并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大多數寶寶都是按順序萌牙,但出牙也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長牙順序不對出現顛倒也不在少數,只要牙齒質量好,就沒有關系。
另外,出牙順序紊亂也可能是媽媽懷孕時缺鈣造成的。要注意寶寶鈣的補充與吸收,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如果進行母乳喂養,也要注意適當補充鈣為好。、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出牙時并非成對萌出的,擔心只出一顆牙是不是因為缺鈣?其實,寶寶只出一顆牙不代表缺鈣,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爸媽不用過慮。牙齒的萌出有先有后,牙齦有一個準備期,通常先是牙床變硬,然后牙齒才一點點地長出來。或許你現在只看到寶寶出了一顆牙,卻有三顆在同時準備萌出呢。
1、因為長牙時會癢,寶寶想去摳牙齦、喜歡咬東西。可以給寶寶使用磨牙器或磨牙餅干。
2、食欲下降,輕微腹瀉。
3、哭鬧不安,脾氣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
4、喜歡流口水。口腔內有點紅腫,有硬塊凸起。
5、輕微發燒:這是因為牙齒穿出口腔黏膜所引起的正常發炎反應。
1、從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就得注意牙齒衛生。雖然在寶寶1歲以前,你還不必給寶寶像模像樣地刷牙,但至少一天兩次用紗布或濕毛巾擦寶寶的牙齒和牙床。寶寶18個月大時,差不多就該開始學習自己刷牙了。
2、千萬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睡覺,除非奶瓶里裝的是水。因為無論是配方奶還是母乳,里面的糖分都會因此整晚留在寶寶的牙齒上,從而導致“奶瓶齲”(也就是蛀牙)。
3、如果到了1歲時,你的寶寶還沒有出牙的跡象,就需要帶他去咨詢醫生。
4、如果你的寶寶不僅有出牙的種種跡象,比如流很多口水、牙齦發腫等,而且他似乎還很疼,總是使勁大哭,那你就要帶他去看醫生了。因為寶寶出牙不應該這么痛苦。
5、要正確并有選擇地使用牙膠等磨牙工具,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寶寶沒有好處。
6、寶寶長牙不會引起發燒。有的寶寶會在長牙時發燒,如果媽媽發現寶寶長牙發燒,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后對癥治療。
1.口腔清潔
一些學者建議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潔和按摩牙齦,認為這將有助于建立一個健康的口腔生態環境且有助于牙齒萌出。專家公認清除菌斑應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而這一早期的清潔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來完成。即父母手指纏上濕潤的紗布輕輕按摩孩子的牙齦組織和清潔孩子的牙齒,每日一次。
其實只要父母感覺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選擇一個軟毛且適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濕潤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歲以后提倡開始刷牙去除菌斑,3歲左右時可以開始使用牙膏,建議使用兒童牙膏。因為這一年齡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潛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夠了。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時,小兒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這時可給小兒一個能咬的玩具,讓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有時,也可給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齒萌出,另外,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議使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孩子10個月。
3.口腔檢查
乳牙開始萌出時,也是第一次進行口腔檢查的時間,一般檢查最遲不要超過孩子12個月。因為齲齒(蛀牙)是由細菌導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變形鏈球菌。隨著牙齒的萌出,這些致病菌才開始在口腔內定植。除了開始進行口腔清潔,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喂養習慣。因此,第一次口腔檢查,保健人員會幫助你進行上述兩個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養習慣,其危害是極大的。
4.生理間隙
乳牙間大多存在生理間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時出現間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時無牙間隙,以后逐漸出現間隙。臨床可見隨著增齡變化,生理間隙變大。生理間隙有利于恒牙替換時排列整齊。因繼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間隙有利于恒牙替換時排列整齊。但生理間隙的存在,使食物殘渣易于存留生理間隙處,不易清潔,易導致齲齒,這也是生理間隙存在的不利之處,但更需我們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潔,避免齲齒的發生。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