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人都愛吃粥,更好的消化,吃起來十分美味,不過不同的人熬出的粥濃稠程度不同,粥的口感也會有所差別,熬粥的時候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讓粥吃起來更營養美味,那么熬粥的秘訣是什么?怎么熬粥讓粥美味又營養?下面為大家介紹。
1.浸泡
煮粥前先用冷水將米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熬粥一是節省時間;二是口感更綿軟。
2.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事實上,熬粥是大有講究的,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擱一塊熬煮片刻。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或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煮。
3.開水下鍋
大家都知道煲湯是冷水下鍋,便理所應當地認為熬粥也是冷水下鍋。其實,真正的行家都是用開水煮粥,原因是什么呢?除了省時,開水下鍋的最大好處是煮粥不會糊底。
4.火候
熬粥、煲湯,火候都是關鍵。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5.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以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么還要攪拌呢?主要是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小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至粥呈粘稠狀為止。
6.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小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油,你會發現不僅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特別綿滑。
7.工具
煮粥時在鍋的上面放一個筷子、湯勺,這樣粥就不會溢出來啦。
8.比例
稀粥,表面看不到米粒,米湯保持粘稠并不過于稀瀉。(米和水的比例約為1:12)
適中的粥,可以看到米粒,吃到嘴里每口都有米湯和米粒的狀態。(米和水的比例約為1:8)
適中的粥,可以看到米粒,吃到嘴里每口都有米湯和米粒的狀態。(米和水的比例約為1:8)
1.冬瓜粥
原料:新鮮連皮冬瓜80—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冬瓜刮去瓤后洗凈,切成小塊同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內煮粥。每日早晚兩次,常服有效。
2.什錦烏龍粥
原料:生薏苡仁30克,冬瓜仁100克,紅小豆20克,干荷葉、烏龍茶適量。
做法:將前3種原料淘洗干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煮至豆熟。然后放入用粗紗布包好的干荷葉、烏龍茶,再煮7—8分鐘,取出紗布包,即可食用。
3.荷葉粥
原料:鮮荷葉1張,大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荷葉洗凈切成3厘米的方塊,入鍋加適量水,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煎煮10—15分鐘,去渣留汁。然后,將大米洗凈入鍋,倒入荷葉汁,加入冰糖和適量水,熬煮成粥即成。本品可作主食,每日1次,宜常食。
4.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25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少許。
做法:赤小豆、大米淘凈入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成粥。每日1次。
5.栗子紅棗小米粥
原料:板栗200g,棗干100g,小米100g,水1000g。
做法:栗子捏碎、小米洗凈,紅棗用溫水泡發后洗凈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里,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熬1小時即可。
1、喝粥的最佳時間
粥膳在一天三餐中均可食用,但最佳的時間是早晨。因為早晨脾困頓、呆滯,胃津不濡潤,常會出現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的情況。此時若服食清淡粥膳,能生津利腸、濡潤胃氣、啟動脾運、利于消化。晚上喝粥能調劑胃口。
2、五谷雜糧粥適當吃
如過量食用五谷雜糧粥膳,會出現腹脹的情況;糯米類會引起消化不良;而豆類一次食用過多,也會引起消化不良。
3、海鮮粥用胡椒粉去腥
在用魚、蝦等水產品制作粥膳時,難免會產生腥味,這時如果在粥中加入胡椒粉,不僅可以去掉腥味,還能使粥更加鮮美。
4、不宜食用太燙的粥
常喝太燙的粥,會刺激食管,不僅會損傷食管黏膜,還會引起食管發炎,造成黏膜壞死,時間長了,可能還會誘發食道癌。
5、孕婦不宜食用薏米粥
薏米雖然營養豐富,但并不適合孕婦特別是孕早期食用。因為薏米中的薏仁油有收縮子宮的作用,故孕婦應慎食。
6、生魚粥不宜常吃
生魚粥就是把生魚肉切成薄片,配以熱粥服食,這種吃法常見于南方。生魚粥多用生魚片,這些生魚肉中可能潛伏著對人體有害的寄生蟲,食用后,寄生蟲會進入人體,由腸內逆流而上至膽管,寄生在肝膽部位,會引發膽囊發炎或導致肝硬化。
7、胃腸病患者忌食稀粥
胃腸病患者胃腸功能較差,不宜經常食用稀粥。因為稀粥中水分較多,進入胃腸后,容易稀釋消化液、唾液和胃液,從而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而且,稀粥中所含能量太少,不能滿足人體機能和臟腑的修復工作。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