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青春期 > 如何幫助男孩度過青春期?怎樣讓男孩更好度過青春期?[圖]

        如何幫助男孩度過青春期?怎樣讓男孩更好度過青春期?[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4 14:24 青春期青少年初中生

        很多男孩是比較好動的,而且對于一些事物抱有很強的好奇心,在青春期的時候,對于性方面,許多男孩都想要了解的,可是有可能從一些途徑了解到錯誤的知識,對身心發展都不好,那么如何幫助男孩度過青春期?怎樣讓男孩更好度過青春期?

        如何幫助男孩度過青春期?怎樣讓男孩更好度過青春期?(1)

        1、如何幫助男孩度過

        一、了解第二性征

        青春期最突出的變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現。從外貌外形上看,主要表現在面生胡須、喉結隆突、嗓音變粗、生長體毛等;從生理機能上看,表現為性功能開始起動,可出現勃起、遺精等現象,說明男青年發育已經走向成熟,具備了生育能力,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性機能的起動引起了心理上的重大變化,出現了性意識,比如性夢以及對異性的想往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

        二、正確對待遺精與手淫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寶玉從“太虛幻境”醒來,只覺一股潮濕黏液從下身流出,他羞紅了臉,奇怪怎么會有這種“兒女”之事。作為家長,您不應該讓您的孩子對性夢再有這種疑問。性夢中常常伴有遺精,屬正常的生理現象,約有80%的未婚男青年可以發生。遺精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除體內的緊張,造成一種生理上的平衡。它不是病態,不會大傷“元氣”。正常情況下,一般每月二三次左右,如果每周數次或幾乎每夜都發生,那就不正常了。有時候尿道口流出透明的液體,可拉成長絲,那是尿道分泌物,要和遺精區別開來,這也是正常現象。

        為預防頻繁遺精,您可以讓孩子寬衣睡覺,不要給他們蓋過厚的被子,不要讓他們接觸黃色淫穢書畫等。

        無論男女,到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驅動下,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性沖動,有的孩子則用手淫的方法進行宣泄,釋放性能量,緩解性緊張。這是一種不可回避的現實,家長應讓孩子正確對待。

        三、幫助孩子塑造健康的“自我”

        青春期是長身體、長知識、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家長應幫他們把握航向,使青春之舟沿健康航道航行。

        首先,心理健康。在青年人的自我意識迅速增強,從形象思維走向抽象思維的時候,家長要多向他們講授科學、先進、健康的新鮮事物。如果出現懷疑、忌妒、逆反等心理時,家長要冷靜分析,切莫粗暴對待。

        第二,情緒樂觀。青春期的情緒容易激動,起伏大,有明顯的兩極性,如狂喜、激憤、絕望等。家長應讓他們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本領,經常和他們談心,讓他們學會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克服情緒易起易伏的弱點。

        2、青春期如何面對性

        青少年進入身體的關鍵時期,身體各方面都已經發育,尤其是對于性更是向往,同房、高潮等關于性的問題經常會出現。那么青少年該怎樣面對自己的這些心理呢?

        有些青少年,走到異性跟前,就會臉紅心跳,連話也說不順口,有些青少年甚至不敢跑到異性面前去,弄得自己也苦惱。這種羞怯感,程度輕微的,僅有臉紅心跳等表現;程度嚴重的,會使情感主體的心理世界被它所主宰,以至凝結為心中的隱憂,成為一種“內擾流”,影響到情感對外部行為的支配,這正是性羞怯的一種表現。

        還有不少人談起性來總是欲遮又掩,甚至一提到性就臉紅。這種羞怯心是隨著性的成熟而變得十分敏感和強烈的。它首先表現在對自己身上性特征的羞澀上。從總體而論,在這方面女性比男性為甚。

        當少女臀部變得渾圓,全身肌膚變得光潤而豐滿,雙乳慢慢地隆起,嗓音變得尖細而甜潤時,她的美感迅速地發展起來。她們為自己身上所顯示出來的美而感到驚喜、激動;但另一方面又感到羞怯、靦腆青少年在修飾、打扮自己的過程中,同樣會表現出這種羞怯。

        修飾與打扮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把自己裝點得更美,但往往又美得那么拘謹,美得非常“警惕”,美得那么“心虛”。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她們既想讓自己變得更美,又怕別人看出這種明顯的愛美傾向,于是故意裝得隨隨便便毫不經心的樣子。

        性對人類的誘惑如無當加以節制,將導致兩性關系的極度混亂,最終將損害人的健康,破壞社會的秩序和組織。而青少年羞怯正如康德所指出的:是大自然的某種秘密,用來抑制放縱的欲望:它順乎自然的召喚,但永遠同善、德行和諧一致,即使在它太過分的時候也仍舊如此。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