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烹飪技巧 > 雞蛋銀耳湯怎么做?雞蛋銀耳湯有什么營養?[圖]

        雞蛋銀耳湯怎么做?雞蛋銀耳湯有什么營養?[圖]

        大眾健康網 2018-12-12 08:56 雞蛋銀耳喝湯

        生活中,很多人會注重養生,將各種健康的食材搭配,做出美味的菜肴,銀耳和雞蛋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美食,雞蛋銀耳湯是一道美味并且營養豐富的菜肴,具有很好的養生作用,那么雞蛋銀耳湯怎么做?雞蛋銀耳湯有什么營養?下面為大家介紹。

        雞蛋銀耳湯怎么做?雞蛋銀耳湯有什么營養?(1)

        1、雞蛋銀耳湯好處

        銀耳含有多種氨基酸和酸性異多糖等化合物,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灰分、鈣、磷、鐵等物質。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歷來與人參、鹿茸同俱聲譽,稱為“山珍”“菌中明珠”。

        功效:具有強精、補腎、潤肺、生津、止咳、降火(清熱)潤腸、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之功。適于老弱婦孺、病后體虛,對高血壓、血管硬化者尤為適宜。還可抑制惡性腫瘤,還可嫩膚美容。

        鑒別:根部變黑,外觀呈黑色或褐黃色,聞之有異味,觸之有粘于感即已變質,切不可食之,以免發生中毒反應。

        2、雞蛋銀耳湯營養價值

        銀耳有很好的滋陰作用,能益氣潤肺,增強人體免疫力,此外還有美容,潤膚的功效。雞蛋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它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促進發育,提高記憶力。

        3、雞蛋銀耳湯的做法

        食材

        銀耳適量,冰糖適量,紅棗10顆,雞蛋一個,鹽少許。

        步驟:

        1、銀耳提前泡發,撕成小朵;

        2、雞蛋打散,加入少許鹽攪勻待用;

        3、將銀耳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水,放入紅棗,水開后轉小火煮半小時;

        4、然后倒入蛋液攪散成蛋花出鍋即可。

        4、喝湯的誤區

        一、喝湯不吃渣

        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肉湯的鮮味往往超過了肉的鮮味,人們由此而誤認為肉的精華都跑到肉湯里去了,湯的營養比肉好。

        營養師解析:

        老火湯的鮮味,是因為經水煮后肉類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湯內,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質仍呈凝固狀態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2個小時以上的湯中,蛋白質含量也僅為肉中的5%左右,還有95%的營養成分留在“肉渣”中。

        因此,只喝湯不吃肉,只是滿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營養成分還是在肉渣里,如果吃肉不喝湯等于是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其實,經過長時間燒煮的湯,其“渣”口感雖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類、氨基酸更利于被人體消化吸收。

        因此,除了只能吃流質的人以外,應提倡將湯與“渣”一起吃下去。

        二、煲湯越久越好

        一些地區有煲“老火湯”的習慣,認為湯煲得越久越夠火候,營養也越好。所以,“老火湯”往往一煲就幾個小時。

        營養師解析:

        經過長時間的煲煮,許多營養素遭到破壞,煲的時間越長,蛋白質變性越厲害,維生素被破壞得越多。老火湯僅含有極少量的蛋白質溶出物、糖分和礦物質,只能說比白開水多一點點營養。煲老火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2小時以內為宜。

        有些食物煲湯的時間甚至需要更短。比如魚湯,魚肉比較細嫩,煲湯時間不宜過長,只要湯燒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口味不佳。

        有些人喜歡在湯里放人參等滋補藥材,由于參類含有人參皂甙,煮的過久就會分解,失去補益價值,所以這種情況下,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最后,如果湯里要放蔬菜,必須等湯煲好以后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三、人人都能喝濃湯

        “湯越靚,營養越高”,其實并非如此。

        營養師解析:

        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經水煮后,能釋放出肌肽、嘌呤堿和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總稱為“含氮浸出物”。很顯然,越美味的湯,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長期攝入過多的“嘌呤”可導致高尿酸血癥,后者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

        并非人人都能喝這些美味的老火湯,像痛風病人、糖尿病患者,因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經過肝臟的加工而變成尿酸經腎臟排出體外,因而過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腎臟的負擔。湯的鮮美還與湯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關,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