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某某人患抑郁想不開自殺的相關報道,其實很多人都有患抑郁癥的前兆,因為生活、工作、學習等的壓力過大,而且長時間的負面情緒堆積,很容易使人患上抑郁癥,尤其是對哪些承受力比較弱的青少年來說更容易患上抑郁癥,那么青少年患抑郁癥有哪些癥狀表現呢?該如何去預防青少年患上抑郁癥?
一、坦途無悅
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并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常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退學。
二、似病非病
患者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常常用手支著頭,說頭痛頭昏;有的用手捂著胸,說呼吸困難;有的說嗓子里好像有東西,影響吞咽。
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復發作,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么問題,吃了許多藥,“病”仍無好轉跡象。
三、不良暗示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潛意識層的,會導致生理障礙。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里或工作單位,就感覺頭暈、惡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
另一種是意識層的,專往負面去猜測。如患者自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認為某些做法是一種錯誤,甚至是罪過,給別人造成了麻煩;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辦等。
四、變換環境
可能在學校或單位發生過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沒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處環境的重重壓力,常常心煩意亂,郁郁寡歡,不能安心學習工作。
迫切要求父母為其想辦法,調換班級、學?;蚬ぷ鲉挝弧.斦娴牡搅艘粋€新的地方,患者的狀態并沒有隨之好轉,反而會另有理由和借口,還是認為環境不盡人意,反復要求改變。
五、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時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后,不單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
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結束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跟父母翻過去的舊賬(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離異再婚對自己的影響等),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六、自殺行為
重癥患者利用各種方式自殺。對自殺未果者,假如只搶救了生命,未對其進行抗抑郁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患者仍會重復自殺。因為這類自殺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學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上述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青少年患抑郁癥的一些表現癥狀,變換環境、反抗父母、自殺行為等等。一定要注意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變化。那么到底該怎么去預防青少年抑郁癥呢?
1、參加體育鍛煉
通過鍛煉不僅可以使骨骼、肌肉強壯發達,依能促進大腦和各內臟器官的發育。
2、吃好早餐
不吃早餐造成年人體血糖低下,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大腦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應,長期下去,會影響功課和大腦的發育,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比較容易抑郁。
3、飲水充足
水是人體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研究發現,飲水不足是大腦衰老加快的一個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飲用8杯水,以保證身體的需要。
4、不要帶病用腦
在身體欠佳或患各種急性病的時候,就應該休息。這時如仍堅持學習用腦,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腦的損傷。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青少年抑郁癥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總結:上文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幾種關于青少年患抑郁癥的六大表現,請家長朋友們對了解一下,一旦發現以上情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安慰。讓孩子積極面對,千萬別忽視,讓孩子最終走上絕路!
飲食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食療是可以防治一些疾病的,包括抑郁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抑郁癥食療偏方吧!
(1)豬肉苦瓜絲
材料:苦瓜300克,瘦豬肉150克,油、鹽適量。
做法:苦瓜切絲,加清水急火燒沸,棄苦味湯。瘦豬肉切片,油煸后,人苦瓜絲同炒,加調味食用。
(2)菖蒲燉豬心
材料:石菖蒲10克,豬心1個,鹽適量。
菖蒲燉豬心材料:石菖蒲10克,豬心1個,鹽適量
做法:洗凈后加水適量,放燉盅內隔水燉熟,加精鹽調味,飲湯食豬心。
(3)二味豬腦湯
材料:豬腦1個,淮山藥50克,枸杞15克,清水、食鹽、蔥、姜,適量。
做法:將以上三種食材洗凈后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食鹽、蔥、姜,煨熟即成。
(4)柴胡龍骨牡蠣湯
柴胡龍骨牡蠣湯是一劑出自于《傷寒論》的中藥,具有和解清熱、鎮靜安神之功效,對抑郁癥患者有較好療效。
藥物成分:柴胡12克,龍骨4.5克,黃芩4.5克,生姜4.5克,鉛丹4.5克,人參4.5克,桂枝4.5克,茯苓4.5克,半夏6克,大黃6克,牡蠣4.5克,大棗6枚。
用法:除大黃外,其他藥物一同放入鍋中,加入800毫升水,煮至水剩400毫升時,加入大黃,再煮一二沸后去除渣滓,取其汁液,每次溫服100毫升。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