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我們生命運轉所必需的元素,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營養與代謝物質的疏輸送,并且,將氧氣帶入到我們的身體里,血液出現問題,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常見的血液問題就是高血脂,那么,高血脂的判斷標準是什么?怎樣有效預防高血脂。
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嗎?
血液黏稠是老百姓對血脂增高的俗稱,但臨床上并沒有血液黏稠這個診斷。與其類似的概念是血液黏滯度,是一個反映血液流變學的指標,主要與血液中紅細胞、血小板數量和變形能力有關。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血脂高?
○腿肚經常抽筋:腿肚經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這是膽固醇積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現。
○看東西一陣陣模糊:這是血液變粘稠,流速減慢,使視神經或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所致。
○面部出現黑斑:短時間內在面部、手部出現較多黑斑(斑塊較老年斑略大,顏色較深)。記憶力及反應力明顯減退。
○常出現頭昏腦脹:常出現頭昏腦脹或與人講話間隙容易睡著。早晨起床后感覺頭腦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極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眼瞼黃疣:眼瞼黃疣是中老年婦女血脂增高的信號,主要表現在眼瞼上出現淡黃色的小皮疹,剛開始時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嚴重時布滿整個眼瞼。
瘦人不易得高血脂?高血脂都是吃出來的?
體檢化驗單上,血脂指標包括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前三項指標升高,都是異常,可以被稱為“高血脂”。浙醫二院國際保健中心副主任朱瑩醫生指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兩個指標與吃有關,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與吃關系不大,而是與人體的整體代謝功能有關。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因為代謝率下降,身體無法燃燒大量脂類,所以也會出現脂類代謝異常,導致高血脂癥。那些內分泌紊亂,月經不調的年輕女性,也會血脂異常。所以,高血脂也并不完全是吃出來的,也與基因和個體差異有關。
“很多人認為,瘦子和年輕人不會患高血脂,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梁燕玲說。從血脂檢查的重點對象來說,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者;有冠心病或血管硬化性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中有早發冠心病(男性55歲前,女性65歲前發病)或其他血管硬化性疾病者;有皮膚黃色瘤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癥者等都是高危人群,而這些因素與胖瘦和年齡關系不大。所以,別以為身體消瘦就不會得高脂血癥。
榴蓮、椰子、鱷梨等這些水果,和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牛油、豬油一樣,也會增加血液中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的含量,導致血管栓塞。計算一下脂肪含量就會發現,這三種水果的“含油量”高得嚇人。
榴蓮,每100克含5.3克脂肪,相當于吃了一茶匙的食油。
椰子,以1大片1厘米厚椰肉計算,大概含15克脂肪。但椰子水卻不含膽固醇,每240毫升只含0.5克脂肪。只是糖分偏高,糖尿病病人最好少喝。
鱷梨,每100克(約半個)含15克脂肪,同樣高得驚人。
控制飲食就無需藥物治療?吃保健品能調脂?
血脂異常的患者需要調整飲食結構、減少油脂攝入、增加體力活動、戒煙戒酒等,以達到降脂目的。需要說明的是,降脂藥往往不僅有降脂作用,還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的重要作用,而斑塊破裂是導致很多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元兇,正確使用藥物可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減少心腦血管發生問題的幾率。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建華提醒,高脂血癥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治療。
另外,保健品不同于藥品,沒有明確的降脂作用。臺灣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科主任李權芳提醒,一些保健品如深海魚油,會含一些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可輔助降低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而調節血脂。但魚油只具輔助效果,無法充當藥品,高血脂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吃藥。一些銷售人員會在電視上放個燒杯,倒點粉進去,油被吸附住了,就宣稱該產品可吸收血脂。但人體不等于燒杯,該物質被吸收后不一定會保持原有成分,即使在血管內吸收油脂也不一定能排出。
很多患者發現自己血脂偏高后并沒有充分重視,而且不及時到醫院治療,隨便買來調脂藥和保健品吃。殊不知,高血脂是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患者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和檢查結果選擇調脂藥,并遵醫囑服用。隨便用藥不但不能起到治療作用,反而會影響后續治療。
只要身體沒癥狀,血脂高也沒關系?
只要化驗單的指標值在正常范圍就沒事?
只要身體沒癥狀,血脂高也沒關系嗎?當人體血液的脂肪和膽固醇過多時,這些小小的血脂顆粒將慢慢在血管壁沉積下來,這個時期通常沒什么癥狀。但是,當血管壁逐漸增厚(即多余的血脂像粥一樣粘在血管壁,越粘越多),阻塞血管,將引發各種致命性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血脂在正常范圍就OK嗎?與一般人群相比,已經患上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經發生過心梗、中風的患者,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并不代表治療達標,血脂目標值應該要低于血脂化驗單上所列出的參考值。
比如化驗單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在2.08mmol/L-3.12mmol/L之間,但患者若已出現斑塊,就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2.59mmol/L以下;若患者出現血管狹窄、不穩定斑塊或伴有代謝綜合征,血脂控制還要更嚴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需降到2.01mmol/L以下甚至更低。所以,患有基礎病的人群在拿到血脂檢測結果時,應詳細和醫生說明自己的病情,以判斷自己的血脂是否正常。
降脂治療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血漿膽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降低2%。降脂治療應根據是否患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癥,以及有無心血管危險因素,結合血脂水平進行全面評價。另外,無論是否進行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飲食控制和改善生活方式。
○普通人群的血脂達標水平是:膽固醇水平小于20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于130毫克/分升,甘油三酯小于150毫克/分升;
○高危病人,即穩定型冠心病和冠心病病人,膽固醇水平應小于16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于100毫克/分升;
○極高危病人,即急性冠脈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膽固醇水平應小于12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于80毫克/分升。
脂降得越低越好?
高血脂對血管潛移默化的危害必須引起重視,但血脂也絕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國外有研究發現,血脂過低時,腫瘤的發生率會有所增加。因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健康。
“目前在血脂管理上,存在三大認識誤區:一味強調降脂,以為血脂越低越好;血脂稍微升高就趕緊進行降脂治療;認為高脂血癥患者應‘零脂’飲食,油、肉、蛋一概不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科教授楊天倫提出,降血脂切莫一味求低,血脂降得過低同樣危害健康。
楊天倫指出,高血脂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但血脂同時也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的必需物質。有研究顯示,低膽固醇攝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群的心臟病死亡人數,是高膽固醇攝入水平(大于300毫克)的2倍。還有研究顯示,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人,膽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爾/升時,其發生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危險性與膽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爾/升相當。
針對部分高血脂患者過度忌口,以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出現營養不良、記憶力下降的現象,楊天倫指出,患者在飲食上對膽固醇的攝入要“量出為入”。有危險因素(如吸煙,患有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膽固醇控制要做到“進口”小于“出口”;無危險因素的患者,要做到“進口”與“出口”動態平衡,通過運動消耗等方式,實現“酒肉穿腸過,脂不血中留”。
血脂正常后就可以停藥?
“血脂都正常了,是不是不用吃藥了?這可是個很大的誤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副院長吉訓明教授表示,有血脂高的患者拿到體檢結果,發現血脂相關的各項指標已低于正常范圍,但大夫依然囑咐不能停用降脂藥,于是很不理解。
他解釋,因為現在正常的血脂是服藥后降下來的,而膽固醇、甘油三酯不斷地代謝生成,沒有藥物控制完全可能再升高。因此在將血脂控制在目標值后,患者還要繼續長時間用藥,但用藥劑量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降脂幅度、肌酶譜、肝功能的狀況酌量減少,動態調整,但絕對不能私自停藥。
最后強調下,血脂異常有時表現出一些癥狀,比如頭暈、頭痛、手腳麻木等,但更多的情況是因為體檢或住院治療其他疾病才發現的。因此,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查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應每年均進行血脂檢查。
1.高血脂飲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日常飲食中的主食中可適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麥等成分,少食單糖、蔗糖和甜食。
2.高血脂飲食:常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注意增加深SE或綠SE蔬菜比例,大蒜和洋蔥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香菇和木耳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3.高血脂飲食:常吃乃類、豆類及其制品。
乃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高血脂患者乃類應以低脂或TUO脂類為宜。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常食豆類及其制品還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4.高血脂飲食:補充蛋白質。
經常吃適量魚、禽、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常吃水產品,尤其是海魚,可攝入優質的蛋白質;應禁食肥肉、動物內臟、人造黃油、乃油、點心等。
5.高血脂飲食:保證能量攝入,并適量增加運動。
防止超重和肥胖,吃清淡少鹽的膳食,常喝茶。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