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0—6月寶寶怎么早教?早教有什么好處?[圖]

        0—6月寶寶怎么早教?早教有什么好處?[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7:24 幼兒早教智慧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們覺得早教是正確的是對孩子有用的。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更能夠促進孩子的身心全面發展。那么0-6個月的寶寶怎么早教?早教有什么好處?我們來看一看。

        0—6月寶寶怎么早教?早教有什么好處?(1)

        一、0-6個月寶寶早教

        1、新生兒早教方法

        心靈發展特點:剛剛出生的小家伙似乎還不是十分習慣,以整天的睡眠來緩解初到人間的不適應;寶寶喜歡蜷曲著身體,被溫柔地擁抱。

        2、1個月寶寶早教方法

        早教游戲:豎抱觀景物、交談、抓握聽音、口嘴游戲、發聲應和、逗笑、被動操、嗅覺和味覺開發。

        3、2個月寶寶早教方法

        早教游戲:選畫、蹬踢彩球、側臥、俯臥抬頭、用勺喂食、觸體感受。

        4、3個月寶寶早教方法

        早教游戲:拍打吊球、用肘臥撐、單肢遙控、坐抱、翻身90度、元音答話、見人就笑、識別爸爸。

        5、4個月寶寶早教方法

        早教游戲:注視小物體、追滾球、表示情感、拉坐、蕩毛巾秋千、學坐、豐富觸覺、練習側翻身、學會舔食。

        6、5個月寶寶早教方法

        早教游戲:辨認物品、單手握物、手足戲球、學練180度翻身、藏貓貓、找媽媽。

        二、早教的定義

        廣義指從人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狹義主要指上述階段的早期學習。一些國家出現提前開始學習讀、寫、算,提前開始正式教育的探討和實驗。但另有人主張早期教育應重在發展智力。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對早期教育有重大影響。

        三、早教的重要性

        0-6歲早期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中國自古就有一句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早期教育到底有多重要?腦科學表明,嬰幼兒時期是生命發展的基礎階段與關鍵期,因此,聰明樹的早教專家認為,早教是為嬰幼兒的身體、大腦、智力、個性、人格、精神、心靈等方面打下根基。早期教育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四、0-6個月寶寶智能發展特點

        1、——6個月的寶寶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基本發展完全了,視覺也處在萌芽發展階段。這一時間段的寶寶不是僅依靠某個單一的感官來感知世界,而是綜合運用各種器官。所以,0——6個月的寶寶要在感官方面重點培養。

        寶寶的聽覺在懷孕5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基本發育完善了,所以,0——6歲的寶寶對聲音是最為敏感的。你會發現,當你和寶寶說話時,寶寶會有肢體上的表現,比如伸胳膊、踢腿,顯得非常興奮。由此可見,寶寶喜歡你這么做,也知道你在做什么。不要忘記,視覺可以補償聽覺的不足,所以,你在發出各種聲音時,一定不要讓寶寶看出聲的個體或者動作,這點要牢記。

        2、——6個月的寶寶對聲音很敏感,除了要多和他說話之外,還可以給他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每次15分鐘左右,音量稍小一些。記住,不要只給他聽CD,否則他會只對機械的聲音有反應。

        3、——6個月的寶寶是用語言來認識世界的,所以,家長們要盡可能多、盡可能早的和寶寶說話。

        五、六個月寶寶早教內容

        1、視覺發展關鍵期的訓練

        從出生到4歲時寶寶視覺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寶寶對物體顏色和形狀非常感興趣,是寶寶感性認識世界的開始。

        訓練方法:在寶寶周圍放置一些五顏六色的玩具,移動玩具刺激寶寶的視覺,帶寶寶到戶外欣賞大自然的花草樹木,以擴大他的視野。

        2、聽覺發展關鍵期的訓練

        寶寶出生1周后,就能辨別給他喂奶的媽媽的聲音。4周就具有對不同發音的辨別力。對聲音的敏感,是語言發展的準備,是語言發生的基礎。

        訓練方法:經常帶寶寶到戶外聆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如狗叫聲、喇叭聲、門鈴聲等,并向寶寶一一解釋。模仿動物的叫聲,鼓勵寶寶模仿。利用游戲的機會,讓寶寶辨別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

        3、動作發展關鍵期的訓練

        動腳Y,拍手,爬行……這些動作發展的關鍵期在2歲以前。只要有合適的條件和合理的外界刺激,寶寶的動作就能很順利的發展。

        訓練方法:滿月起,用手推著寶寶的腳丫,訓練他爬行。

        六、早教誤區

        1、教育對象的誤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對嬰幼兒的教育,更是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父母與養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與心理素質,很容易將早教導向更大的誤區。

        2、教育目的的誤解。我們在調研中發現,70.5%的家長以為早教就是提前學習英語、識字與數學。結果,我國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呈低齡化,厭學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學的調查表明,小學一小年級的厭學率兩年內上升了7個百分點。厭學者大都過早接受知識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輸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開發智力是應該的,但學知識還不是它的目標。

        3、教育內容的誤解。目的的失足必須導致學習內容的偏失。有些家長讓孩子很早就學寫識,讀英語,學畫畫,學鋼琴。但你看看周圍那些過年學習十八般武藝的孩子,長大了有幾個學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鋼琴就想離開。過于緊張的幼兒早期教育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還會阻礙孩子其他技能的發展。雖然還不能確切知道各種知識信息是怎樣進入兒童大腦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當兒童心情不愉快時,記憶的大門是不可能打開的。父母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用提示卡片來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這一小時里他就什么也沒有學到。

        4、教育方式的誤解。中國人長期習慣了灌輸式教育,80后父母們自己是被灌過來的,也無形中接受了這些模式,雖然他們反對灌輸,但又做不到不灌輸。對話,互動,這才是早教的本質。但我們接觸的博士父母也習慣于對孩子進行灌輸。并不說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